自在之行:佛法正道論

自在之行:佛法正道論

二、居家學佛之道 十七、禪淨雙修論 二十八、佛教楹聯

圖書信息

作 者:陳兵 著 叢 書 名:

出 版 社:華夏出版社ISBN:9787508055367 出版時間:2009-10-01 版 次:1 頁 數:359 裝 幀:平裝 開 本:16開 所屬分類:圖書 > 宗教 > 佛教

內容簡介

自在之行:佛法正道論》是學習佛教知識的最通俗讀本,了解佛教文化的首選入門書。採用答問的形式,對佛教的源流、佛學的基本內容和學佛態度都作了詳細的表述,涉及了佛教方方面面的知識。讀完本書對佛教就會有全面透徹的了解。

作者簡介

陳兵,1945年生於甘肅武山,先後畢業於蘭州大學中文系、中國社科院研究生院宗教系。是“文革”後中國社科院研究生院第一屆道教專業研究生,師從前國家圖書館館長任繼愈先生。現任四川大學宗教學研究所教授、博士生導師、四川大學佛教文化研究中心主任,四川省文史館員,兼任中國佛教文化研究所特約研究員、河北禪學研究所副所長,閩南佛學院、西藏大學客座教授。主要著作有《佛教禪學與東方文明》、《生與死》,《佛陀的智慧》、《新編佛教詞典》、《二十世紀中國佛教》(合著)、《中國道教史》(合著)、《佛教心理學》、《佛法真實論》、《佛法在世間》、《問道》等,指導佛教專業的博士後、博士、碩士生七十多人。

目錄

上篇 現代人學佛之道
一、大乘根本加行論
堅固淨信/發菩提心,得正知見/懺障積福
二、居家學佛之道
多障難亦多殊勝/人天乘善法為基,解脫道與大乘道/居士林的意義及其建設
三、論出家學佛
出家修道之旨趣,出家應具備的條件/出家之正業/出家後的再出家,僧寶與皈依僧,漢傳佛教關於出家的錯誤觀念
四、與青年朋友談學佛
佛教與青年/“了生”為主旨,菩提心、智慧、方便為首要,大乘漸道為本/解決矛盾擺脫困惑
五、佛教人生觀
正視人生缺陷,把握人生根本問題/珍視人生,創造應有的人生價值
六、煩惱的辨認及對治轉化
煩惱之辨認,煩惱的過患與特點/調伏煩惱的技術,以般若智慧斷、轉煩惱
七、染污末那及其轉依恆執內自我的染污末那/末那識的相應心所及所依的根/末那識之必有,末那識為“染淨依”,染污末那的轉依
八、阿賴耶識與修行
阿賴耶識的攝藏功能,阿賴耶識的行相、所了境及相應心所/阿賴耶識為染淨之本,阿賴耶識的真妄,阿賴耶識之必有,阿賴耶識在修行中的套用/阿賴耶識與開悟、見道
中篇 禪淨密相要
九、觀音圓通法門釋
一門深入與觀音圓通/耳根為何“圓通超余者”、“方便易成就”,耳根圓通的修
證次第/圓通之果與自性觀音
十、大勢至圓通章釋義
門門皆趨性海/意根圓通與大勢至菩薩,念佛三昧/以如子憶母之心念佛,念佛見
佛,以念佛心人無生忍
十一、四祖禪述略
依(《楞伽》“諸佛心第一”,依《文殊般若》一行三昧,“直任運”的頓悟法門,
觀身空寂與守一不移,自性淨土與接人機用
十二、(《壇經》禪法解讀
前行——依止善知識、傳香、懺悔、發心、皈依、得正見,在生活中修行,正行——言下見性,以無念、無相、無住調心,入三三昧,“隨方解縛”的教學法
十三、虛雲和尚的禪學思想
宗、教圓融/三學並重,戒行為基,漸修頓悟,切實的參禪法要,在動用中勤
修萬行,久經磨鍊/禪淨融通
十四、生活禪淺識
生活化與化生活,禪要——“生”與“活”
十五、淨土法門實似論
似淺實深/似顯實密,似消極實積極,似易實難似難實易
十六、太虛大師的淨土思想
淨土非一,皆唯心造,西方淨土與念佛往生/兜率淨土,人間淨土的建設
十七、禪淨雙修論
永明四料簡與由禪入淨的必要性/禪淨之融通與雙修/融禪淨於一爐之念佛
十八、大手印導論
傳承、典籍及種類/大手印之見,大手印之修、行、果
十九、大圓心髓略識
部居與傳承,大圓心髓見,大圓心髓前行/大圓心髓正行/大圓心髓之果
下篇 附錄;回憶、訪談、詩偈、楹聯
二十、南天眼目痛長瞑一緬懷法海上師
二十一、憶訪黃念老
二十二、難忘的參訪永恆的懷念
二十三、懷念賈題韜老居士
二十四、師友雜憶
京華四大高僧,圓徹法師/清定上師/隆蓮法師,龍山法師
二十五、永懷母親
二十六、參透佛心回報社會——陳兵教授訪談錄
二十七、詩偈選
感懷/讀經/念佛/題觀音像/思鄉曲(歌詞)/蝸廬/普陀山紀游(五首)/寄懷圓徹法師/賀趙州柏林寺普光明殿落成呈淨慧法師/題虛雲老和尚畫像/悼念妙湛大和尚,再上廬山/神聖的青藏高原(歌詞),永樂北藏影印志賀/六十自述,賀明海法師榮膺柏林禪寺方丈,賀(《太虛大師全書》出版/題《生與死》贈史文/春節感懷/口頭禪,大理行,我是一隻老犬/蓮花生大師贊/忽然,普賢法界,游白塔禪院/題月琴,題達摩面壁圖
二十八、佛教楹聯
大雄寶殿/釋迦牟尼佛/盧舍那佛/彌陀殿/觀音殿/大勢至菩薩/法堂/佛
學院/台州佛教文化館,贈何澤霖居士/柏林寺萬佛樓/悼念茗山法師/賀《菩
提道》創刊/賀綿陽佛學研修中心成立,其他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