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生平
余維璜出生在一個貧苦的農民家庭里。父親餘光碧,是一個勤奮的農民.然而卻不能經過勤勞換來一家的溫飽,一雙粗壯的手,也不能開墾出自己的土地,因此打了一輩子的長工,躬耕在別人的壟畝,這就是時代給他的回報。
余維璜有兄弟四人,維璜、維高、維親、維池。作為長子的余維璜.當然會首先幫助父親承擔著沉重的生活壓力.那時的艱苦,是現代人難以想像到的。為了生計,在年幼時,就領著弟弟們挑腳運炭,―條無情的扁擔.就壓在了他們兄弟的稚嫩的肩上,風裡來,雨里去,夏頂烈日,冬冒寒風,披星戴月,一雙稚嫩的雙腳,踏在崎嶇泥濘的山路上,就只是為著那能充飢的幾合米。但是艱苦卓絕的磨練,也鍛鍊出了他堅強的性格。在磨練中他成長為一個敦實的少年,雖然不能說是英俊,卻是一個困難壓不垮的漢子了。
為了能填飽食量日益增大的肚子,只有冒著生命危險.進了炭棚.到井下去採煤。那種要錢還要別人命的棚主,只想自已多賺錢,根本不顧炭古佬的死活,安全防護的開支能省就省。吃了早飯去下井,就不知道還有沒有下一餐使吃。這種經歷,鍛鍊出了他不怕死的性格。
余維璜在年青的時候,雖然是吃糠咽菜,卻成長得身強體健,而且也好動活潑。生活的磨難,使他產生了憤世嫉俗的仇恨。因此,他立志要反抗這不公道的世界。為了反抗,他拜上栗市的武術師朱成三為師,又拜了瀏陽謝家洲的著名拳師楊系勇、蔡家沖的鄭席來等師。經過艱苦磨練,白天下井,晚上“烤燈盞火”練功,終於練成了遠近聞名的武林高手。他自己學得高超的武藝後,為了擴大反抗勢力,就收徒傳藝,先後收了邱先亭、邱正會、李春璜、李壽聖、吳宗元等幾十個弟子。
徒弟邱先亭,就住在鄰近的灰沖灣,邱先亭有個妹妹是一個聰明美麗的姑娘,愛上了這個矯健而又有正義感的哥哥的師傅。但是她卻是被艱苦摧殘了的苦命姑娘,她與余維璜結婚不久,沒有留下愛情的結晶.就痛苦地離去了他的愛人,睡在冰冷的地下去了。
余維璜經過喪偶的痛苦,無後為大的傳統觀念,使他還是娶了醴陵王仙的王家寡婦張氏。張氏帶來了前夫的一子一女,仁慈的余維璜把他們當作自己的親生兒女一樣撫養著,生活的壓力,使他不敢再生子女.怕不能把他們養大成人,這就是他品格的高貴之處。
外來的侵略,加重了民族的災難。打破的的國門,也吹進了一股新風氣,促使了沉睡的東方巨人甦醒。終於在1906年12月4日,爆發了萍瀏醴起義,打響了民主共和革命的第一槍,敲響了數千年的封建帝制的喪鐘,從此中國出現了新時代的曙光,成為中國歷史上劃時代的事件,對世界歷史也產生了巨大的影響。
起義前,余維璜在同盟會員蔡紹南等的影響下就接受了民主革命的先進思想,積極投入起義的籌備工作。1906年夏天,余維璜與廖叔寶、陳人初、沈益古,龍人傑等人一道,組織成武教師會,與龔春台、肖克昌、李經奇、瞿光文等領導的天地會聯繫,在蕉園會議上合併成立“六龍山洪江會”積極準備武裝起義。
1906年7月,在六龍山洪江會的總機關“忠孝仁義堂”上栗彈子坑的慧歷寺召開的會議上,重點是討論武裝起義的具體事務,會議的第一項決定就是,任命余維璜、鄧坤在高家台開辦軍火作坊,秘密製造火藥及其它軍械、軍器,為起義準備武器彈藥。
1906年12月8日,萍瀏醴起突然爆發後,余維璜首先就在家鄉舉事。高山利有一個惡霸周賢正,一貫橫行鄉里,並且與洪江會眾為敵,雙方明爭暗鬥很激烈,不惜手段迫害洪江會會眾,他揚言到官府去密告洪江會造反,請求官府來鎮壓。洪江會會眾也曾多次要暗殺他。起義爆發後,余維璜就立即率領起義戰士,去捉拿周賢正,被他聞風逃脫。起義戰士氣憤不過,余維璜命徒弟李壽璜就將油澆在周家,余維璜親自點火,把周家的房屋家產燒成了灰燼。
在以後的起義戰鬥中,余維璜參加英勇作戰,但是武裝起義還是被鎮壓下去。不同的成敗觀對起義有不同的評價,簡單的成敗觀者,是把起義軍目標,定在推翻清王朝的人,他們說起義是失敗了;但意義很大,從此揭開民主革命戰爭的序幕,這也僅僅是簡單的成敗觀的勝利,民主共和革命還是沒有勝利,孫中山先生在臨終前,不是哀嘆過:"革命尚未成功,同志仍須努力嗎!”
當萍瀏醴起義失利後,周賢正又捲土重來,實行報復。首先就向余維璜勒索賠償,並向官府控告余維璜等洪江會起義者。在官府清鄉屠殺時,官軍派兵駐守高山村,兵丁們向宗族勒索錢財,逼供給養.索取人馬的吃住,勒族追捕。並將余維璜抄查,將門也封閉了,余氏家族被迫,只好用五十個銀元懸賞捉拿余維璜。
余維璜有家不能歸,只好遠逃到醴陵王仙村的岳父家,還以教武術為業,總想東山再起,有次徒弟與人發生鬥毆,打敗了對手,對手氣極,便將余維璜是起義者的事,報告官府。
醴陵知具得到告密後,為能邀功請賞而欣喜若狂,立即派出兵丁來將余維璜抓捕,經審訊後便轉押送萍鄉具判處。在萍鄉,官府對余維璜進行了嚴刑拷打,他被打得遍體鱗傷,尤其是在兩膝以下,肉全部被打爛了,連骨頭都暴露了出來,曾經昏倒死去幾回,但是仍堅貞不招供。余維璜的堅貞,就是大牢里獄卒也被感動了。原來是幫中沒有暴露的弟兄,在獄中充當刑房書吏的余來誠、易無竹,想方設法為他辯護,開脫罪責。因此,余維璜沒有被處死,只被判處了終身禁錮,得以大難不死。
1911年,武昌起義爆發,辛亥革命成功,清王朝覆滅了。余維璜當然就被釋放出獄了。但是長期的監牢摧殘,使余維璜身心都受到了嚴重的傷害。更主要的是,余維璜從獄中出來後,他所看到的曾為之不惜犧牲而奮鬥,所建立的新政權使他大失望了。滿清王朝雖然被準翻了,但是並沒有實現他和弟兄們的理想。身體的衰弱,理想的破滅,真的是使他心灰意冷。回到他的那個劫後殘餘的家,他傷心透了,對社會活動失去了興致。為了養家餬口,還是再過以前的日子。除了到瀏陽院沖的造上煤礦當礦師外,就是在家裡養豬、放牛、耕地種菜,只想過一生平靜的生活。
有時為了活動筋骨,就繼續練習武術。他那超群的武藝,又引來了不少弟子拜師學藝。192年共產黨成成立後.黨代表在萍鄉安源礦開展革命活動。余維璜再—次看到了光明的前景。
1926年,共產黨領導的農民運動,在湘學無邊界地區如火開展起來.余維璜的革命熱情再一次被喚醒了。他積極地投身熱的革命高潮中去,參加在高山村組織農會,把高山—帶的農民運動搞得有聲有色。在第二次國內革命戰爭的年代裡,他被推選為瀏十區第四鄉蘇維埃的土地委員,領導高山一帶的農民分田地,鬥地主惡霸。在共產黨的教育下,在土地革命的鬥爭中,他成了個立場堅定的共產黨主義戰士。他有一個好朋友魏功明,在參加革命後,經受不了革命殘酷鬥爭的考驗,終於叛變的革命投入了敵人的陣營,成了可恥的叛徒。余維璜旗幟鮮明,大義凜然,不徇私情,親手將叛徒魏功明處決了,保證了革命隊伍的純潔。
1930年以後,國民黨反動派開始對蘇區進行大規模圍剿,憑藉優勢的兵力和武器,步步緊逼革命根據地。余維璜和他的徒弟,也是他的同志邱正會、瞿為春等,參加了紅軍,拿起了武器,上山打游擊。活動在深山密林之中,與國民黨的軍隊作鬥爭在小洞―帶堅持游擊戰爭達三年之久。
敵人對紅軍的游擊戰術無計可施,便採用卑鄙無恥的手段,對余維璜的家屬進行迫害。國民黨的義勇隊頭目余維鳳,便將余細璜的妻子張氏和兒子余啟仁關押起來,企圖進行謀害,以此來要挾余維璜投降。余維璜在幾十年的鬥爭中,深知敵人的軟弱,表面上張牙舞爪,其實是不堪一擊。他派人連夜出山來營救妻兒,將一封警告信投給余維鳳等:“如有狗膽敢傷害革命家屬的一根毫毛,定將劊子手的全家斬盡殺絕,決不留情”。余維鳳與余維璜同村同宗,深知余維璜的剛直不阿的性格,說到做到的脾氣,嚇下得面如土色,立即將余維珊的妻兒釋放,再也不敢節外生枝來招惹。
1932年,國民黨調集大批武裝,全力發起向小洞根據地進攻。在戰鬥中,余維璜的腿部不幸中彈受傷,敵人憑藉人多勢眾,緊逼過來,希望活捉余維璜。余維璜匆忙中急不擇路,帶著重傷,從個高崖上縱身跳下去,再次將腿跳成骨折重傷。在逃脫了敵人的魔掌後,又因為常露宿野外,蚊子叮咬,而染上了瘧疾。由於敵人對根據地的封鎖,紅軍鬥爭環境嚴酷,缺吃少穿,缺醫少藥,余維璜病故在山林中,終年才五十歲。
追認烈士
小洞根據地的戰友們,還是用沒收來的最好的棺木,就地掩埋了戰友的屍體,拿起槍繼續烈士的未竟遺志,終於實現了烈士的遺願,建立了新中國。建立新中國後,再度追認余維璜為革命烈士。
1956年,當地政府和烈士的遺屬們,將余維璜烈士的遺骨從小洞移回故鄉,葬在他家側面的小山上,讓後人有瞻仰,教育後人們,要永遠牢記烈士用流血犧牲,所換來的新中國的功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