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松演奏客家箏曲

何松演奏客家箏曲

其中客家箏派當以廣東大埔何育齋為代表,因而現代從事客家箏藝的大多出其門下。 ·查看全部

圖書信息
作 者: 陳瀟兒,何松,陳安華
叢 書 名:出 版 社: 人民音樂出版社ISBN:9787103034231 出版時間:2008-05-01版 次:1頁 數:239裝 幀:平裝
何松演奏客家箏曲何松演奏客家箏曲
開 本:16開所屬分類:圖書 > 藝術 > 音樂

內容簡介

據文獻記載,早在戰國時期箏就已經成為秦國的主要樂器,以至古代有『秦箏』之通稱。自漢以還,箏的流行地區日廣,不僅遍及中原各地,後來隨著歷史的推移,還傳入東南、西南和蒙古等邊地,並且幾乎為社會各階層所普遍喜愛,上至宮廷,下至民間,到處都能看見它的蹤影。由於各個流行地區社會歷史和文化背景的不同,自然而然地在箏的演奏技藝上產生眾多風格各異的地區流派。近代的主要箏派以河南、山東、浙江、潮州和客家等較為突出。其中客家箏派當以廣東大埔何育齋為代表,因而現代從事客家箏藝的大多出其門下。
·查看全部>>

作者簡介

何松,原名積善,筆名寒松。一九二二年生於廣東省大埔縣莒村。原在新華通訊社和中央人民廣播電台工作。一九八五年離休。少年時期,曾在家鄉跟隨祖父何育齋學彈箏,從此為個人業拿愛好。離休後,以箏自娛。後加入北京古箏研究會,曾應邀參加一九八六年十月在江蘇省楊州市舉行的中國古箏藝術交流會,一九九一年七月在遼寧省朝陽市舉行的中國古箏傳統箏曲交流研討會,一九九三年中秋在廣東省澄海市舉行的古箏潮樂藝術節。並撰寫《憶祖父何育齋與客家音樂》、《我所知道的廣東客家彈箏八法》、《談談流傳在廣東客家地方的中州古調和漢皋舊譜》等。同時愛好詩詞,在報刊發表多篇作品,部分被編入《中國抗戰詩詞精選》、《世紀詩詞大典》等。結集出版了個人詩集《萬川集》。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