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育齋(1886~1949),原名載生,廣東大埔縣湖寮鎮莒村人。他從小受到音樂薰陶,少年時習二胡、三弦,成年後專攻古箏。
育齋收集整理民間保存的樂譜並進行教習和傳播,結合客家人的愛好、特點修改編著成《中州古調》及《漢皋舊譜》,成為深受客家人喜愛的民間音樂。
民國19年(1930)春,育齋為長見識和推廣古箏音樂南行廣州,先創辦“潮梅音樂社”,後又創辦“廣州音樂社”,輻射更廣,社員更多,吸納了不少優秀音樂人才入社,經常交流演奏。在穗期間,他做了兩件大事,一是編著《彈箏八法》。它闡明一套基本法則,形成自己獨特演奏風格,後來成為客家箏派的風格。它由淺入深,揭示了古箏演奏規律,注意處理各種關係,講求曲中求直,快中有慢,慢中有快,時起時伏,昂抑相濟,若斷若續。另外,他還對古箏進行改進。原客家古箏長2尺8寸,有15根銅弦,放在膝上彈奏,喻為“美人膝上發嬌音”。他在廣州登台獨奏時才發現箏外形小,顯得小氣,且音量不大,視聽效果不理想,於是進行改革,將銅弦改鋼弦,增長箏柱,擴大箏面,取得成功,使古箏演奏時藝術效果更佳。二是創辦“逸響社”。1932年,他為使古箏藝術南北交融,隻身到上海,取古詩“彈箏奮逸響,心聲妙入神”之意創辦了“逸響社”。上海有10多個民樂社團,其成員常在一起演奏,廣泛交流,切磋技藝。育齋在博採眾長、南北相容基礎上,重新編著《中州古調》及《漢皋舊譜》,主要有《玉連環》、《絆馬索》、《落地金錢》、《雙飛燕》、《杜宇魂》、《百家春》、《春串》等總計60首樂曲。他還收集流傳於各地的著名古曲集結成《詞曲拾遺》和《小曲匯存》。這2本音樂編著已成為客家箏派演奏的主要曲目。為弘揚古箏藝術,他的足跡遍及潮州、漢口、新加坡等地,成為客家箏派的一代宗師。
民國24年,育齋因貧病交加回到故鄉,仍收徒授藝。他中年喪妻,繼而喪子,體弱多病,但對古箏藝術的追求卻情有獨鍾、矢志不渝。在穗期間,一友人推薦他當某縣縣長,他風趣地說:“縣長比貓毛還多,可是發展客家音樂的有幾人?”他婉拒友人善意,潛心研藝授徒。他的徒弟有農民、醫生、理髮師等。鄉中一屠牛者,在其調教下成為一名古箏師。
中國音樂學院教授、北京古箏研究會會長曹正評價育齋箏譜說:“大埔何育齋所傳箏譜,誠抄本中最佳善者,確是不可多得之珍貴資料。”中國藝術研究院音樂研究所研究員李純一說:“近代的主要箏派以河南、山東、浙江、潮州和客家較突出,其中客家箏派當以廣東大埔何育齋為代表,因而從事客家箏藝的大多出其門下。”曾在星海音樂學院執教的羅九香、中央人民廣播電台的何松(育齋之孫)便是其高足,星海音樂學院副院長、教授饒寧新和梅州藝校的古箏教師楊始德等已是他的第二代傳人了。
何育齋於1949年辭世,享年63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