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稱
何君尊楗閣刻石即何君閣道碑!
歷史
在史料的記載中,有稱《何君閣道碑》的,有稱《何君尊楗閣刻石》的,但從實來看,確係摩崖石刻,現在也就有人稱《何君閣道摩崖石刻》,還有稱《何君閣道銘的。既是有了實物,何以還稱為碑,一方面是習慣成自然,改不了。二是體現一種對歷史的尊重態度,也說明古代的學者們,最多就是見到了拓片,是沒有見過實物的,要不然何以處處稱碑呢。由於《何君閣道碑》底面平整,結體規範,布局謹嚴,字數較少,又加有邊線,未見過實物,僅憑拓片,確也容易判斷為碑,後之志書,轉相訛誤。
既然成習慣,還是按照大多數人的說法,稱碑合適
發現
《何君閣道碑》的發現是很偶然的。
著名的“何君閣道碑”是在 2004年3月14日,由民建國小的老師劉大錦、牟建在滎經縣烈士鄉馮家村游泳時發現。
字跡清晰完整,最大字徑寬9厘米,高約13厘米。書法風格極具早隸典型特徵。結體寬博、橫平豎直,波磔不顯,古樸率直,中鋒用筆,以篆作隸,變圓為方,削繁就簡。其章法錯落參差,灑脫大度,反映了由篆及隸的演變過程。
價值
《何君尊楗閣刻石》最早見於宋代洪适《隸釋》:“蜀郡太守何君閣道碑,字法方勁,古意有餘,如瞻冠章,甫而衣縫掖者,使人起敬不暇。雖敗筆成冢,未易窺其藩籬也。”宋代晏袤評《開通褒斜道刻石》:書法奇勁,古意有餘,與《蜀郡太守何君閣道碑》體勢相若,今《何君碑》不傳。”《字源》證此碑在雅州。
《墨寶》記:“此碑出於紹興辛未年(公元1151年)在滎經縣,以適邛笮之路也。”
從實際情況看,確實是如此。滎經古稱嚴道,為南絲綢之路上的重要關隘
。但在史料的記載和學者的論著中,南絲綢之路滎經段的走向為嚴道古城-花灘-大相嶺-漢源清溪。據孫光西老人講,清朝的光緒年間,在這條道上的鹿背頂處還建有"和鈞閣",並立碑記述了關於《何君閣道碑》的事,此閣在民國時期被毀。《何君閣道碑》的發現,則與此論相左,於是乎就都以南絲綢之路滎經段的走向為嚴道古城-花灘-三合-九把鎖-瀘定化林坪為定論。這就引發了相嶺古道與九把鎖古道之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