概述
開通褒斜道石刻 東漢明帝永平六年(公元63年)的摩崖石刻。為現存東漢石刻的最早一種,是備有篆字筆法的隸書,無波磔,字形大小錯落有致,別具天趣,古意盎然。清楊守敬評其:“按其字型,長短廣狹,參差不齊,天然古秀若石紋然,百代而下,無從摩擬,此之謂神品。”推崇備至。----《古代碑帖鑑賞》 費聲騫
圖書信息
上海書畫出版社(編者)
出版社:上海書畫出版社; 第1版 (2006年1月1日) 平裝:66頁 正文語種:簡體中文 開本:0開 ISBN:7806358994 條形碼:9787806358993 產品尺寸及重量: 29.2 x 20.6 x 0.6 cm ; 399 g ASIN:B00119C386內容簡介
漢代是中國圖書法史的鼎盛時期,漢承秦制,朝廷官方文書以篆書為主,民間及下層官吏以隸書通用。因隸書比篆書省易,且書寫快速使用方便,富於旺盛的生命力,促使上層統治者在詔書、金石刻辭及官方檔案中廣泛地使用,推動了文字的發展,致使隸書成為漢代的主要書體。
《開通褒斜道刻石》,又稱《大開通》,全名《漢鄐君開通褒斜道刻石》。東漢永平六年(六三)刻,隸書十六行,行五字至十一字不等。石在陝西褒城(今勉縣)北石門溪谷道中,為現存東漢摩崖刻石中之最早者。宋時石為南鄭令臨淄晏袤所發現,刻釋文於其旁,後被苔蘚所掩,六百餘年不為人知,直至清時才被發現,複流傳於世。此刻石用筆以圓筆為主,參以篆意,與同處褒城稍後的《石門頌》、《楊淮表記》刻石用筆相似,然取勢不同,此刻石呈外緊內松,氣勢飽滿,結體奇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