伊春榛蘑

(1)土壤地貌情況:伊春行政區劃面積3.3萬平方公里,山地面積占80%,平均海拔為400米左右,最高山峰為平頂山,海拔1429米。 (4)人文歷史情況:伊春榛蘑采自於小興安嶺原始森林,是伊春特有的山珍之一,也是極少數不能人工培育的食用菌之一。 (1)外在感官特徵:伊春榛蘑呈傘形,淡土黃色,老後棕褐色。

地域範圍

伊春榛蘑產於黑龍江省伊春市。伊春市位於黑龍江省東北部,小興安嶺縱貫全境,東與蘿北縣、鶴崗市、湯原縣相鄰,南與依蘭縣、通河縣接壤,西接慶安縣、綏稜縣,北通遜克縣;北部嘉蔭縣與俄羅斯隔江相望,界江長246公里。榛蘑地理標誌保護的區域範圍為東經127°42′-130°14′,北緯46°28′-49°21′。包括鐵力市、嘉蔭縣、伊春區、友好區、上甘嶺區、五營區、紅星區、新青區、湯旺河區、烏伊嶺區、烏馬河區、翠巒區、帶嶺區、南岔區、美溪區、西林區、金山屯區、鐵力局、雙豐局、桃山局、朗鄉局21個縣(市)、區、局。

產地環境

(1)土壤地貌情況:伊春行政區劃面積3.3萬平方公里,山地面積占80%,平均海拔為400米左右,最高山峰為平頂山,海拔1429米。伊春市整個地勢西低東高,南低北高,南北長325公里,東西寬145公里,呈狹長地形,地貌特徵為“八山半水半草一分田”。伊春現有林地近300萬公頃,森林覆被率為80.6%,是全國重要的國有林區。全市耕地土壤主要是黑土、草甸土和白漿土,林地土壤主要是山地暗棕壤和棕色針葉林土,土地自然肥力高,有機質含量高,表層腐殖質含量高。
(2)水文情況:伊春市境內溝谷密布,水系發達,總蓄水量102億立方米,其中地表水資源為78億立方米,地下水資源為24億立方米。全市境內共有大小河流676條,分屬黑龍江和松花江兩大水系。由於全市地處林區,耕地面積較少,所以畝均占有水量偏高。
(3)氣候情況:伊春屬寒溫帶大陸性季風氣候,冬季寒冷漫長,春秋季節分明,夏季短暫。年積溫1990-2550℃,年降雨量550-650毫米,全市日照時數平均為2390.8小時,年無霜期90-125天,適合菌類作物的生長。
(4)人文歷史情況:伊春榛蘑采自於小興安嶺原始森林,是伊春特有的山珍之一,也是極少數不能人工培育的食用菌之一。一般多生在淺山區的榛柴崗上,故而得名“榛蘑”。榛蘑對高血脂、高血壓、動脈硬化,有明顯療效,長期食用具有明顯抗癌作用,增強肌體免疫力,是一種延年益壽、延緩衰老的理想食品,被一些已開發國家列為一類食品。伊春榛蘑採摘歷史較早,有人煙時就開始採摘,味鮮美,榛蘑燉小雞是伊春人招待貴客的傳統菜餚。

品質特徵

(1)外在感官特徵:伊春榛蘑呈傘形,淡土黃色,老後棕褐色。蓋頂中部有平伏或直立的小鱗片,老熟後近光滑,蓋的邊緣有放射狀排列的條紋。撕開菌蓋可見蘑肉白色。菌柄細長,圓柱形,基部稍粗,柄多彎,高5-13厘米,有縱條紋,內部鬆軟至空心。
(2)內在品質指標:伊春榛蘑粗蛋白含量大於16%,粗脂肪含量大於2%,粗纖維含量大於8%.總糖含量大於28%,鈣含量大於500mg/kg,鐵含量大於400mg/kg,含有人體必須的多種胺基酸和維生素,營養成份是一般蔬菜的十幾倍。

生產要求

伊春榛蘑7-8月生長在針闊葉樹的乾基部、代根、倒木及埋在土中的枝條上,8-9月開始人工採摘,採摘後加工流程如下:
①粗選:要求把蘑菇中碎沫及雜質清除乾淨。
②精選:要求去除產品中的缺陷部分,把蘑菇根去淨,無蟲蛀、無霉爛、無異味、無雜質。
③分級:按不同等級分出級別。
④烘乾:用酒精噴灑烘乾設施消毒滅菌,把同一等級的榛蘑依次烘乾,升溫曲線從0℃開始逐步提高到60℃,達到60℃頂點溫度後持平,保溫時間不超過2小時。

執行標準

伊春榛蘑應嚴格按照(NY5095-2006)標準執行。銷售的榛蘑,應按照《中華人民共和國農產品質量安全法》的相關規定進行包裝;標誌使用人應在其產品或其包裝上統一使用農產品地理標誌(伊春榛蘑名稱和公共標識圖案組合標註型式);運輸、貯藏應符合《中華人民共和國農產品質量安全法》的相關規定。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