仿古青銅器

仿古青銅器

仿古青銅器( fǎng gǔ qīng tóng qì),是現代人根據古青銅器或古青銅器的圖片仿造出來的銅器。由於現代的設備與條件的允許,現代仿古青銅器的製作工藝與古青銅製作是不可同日而語的,特別是各種打磨、焊接手段。

名詞解釋

天子駕六仿品 天子駕六仿品

發展史

被發掘出土的青銅器都已變成了銹跡滿身,正是這種綠色的銅銹,使現代人變得更加喜歡。這時人們就有擁有一些青銅器作為裝飾的需求了,這也就刺激了仿古青銅器的產生。

獸面紋方鼎 獸面紋方鼎

仿古青銅器開始風靡全國是從1993年那件倒賣國家文物案件開始的。1993年的一天,成都機場在例行安檢中,查獲一批製作精美的青銅器。幾乎與此同時,上海海關在出境人員的行李中,再次發現大量青銅器。經專家逐步鑑定,這批青銅器極有可能是商周時期的青銅珍品,其中與洛陽博物館所藏完全相同的“獸面紋方鼎”,更是國家一級文物。鑒於案情重大,公安機關立即組織人力,對這兩件涉嫌文物盜掘、走私的重要案件進行偵破。經過認真排查、詢問,兩地專案人員的目光,都不約而同指向了河南洛陽的一個小山村——煙澗村。最後偵破結果是那些被扣文物都是些仿品。

製作工藝

製作流程

仿古青銅器製作簡單流程:

1、青銅器模型的雕刻,一般用石蠟;

2、模子的製作,用石膏;

3、石蠟件的製作,石蠟在模子裡“倒”出新的石蠟件;

4、石膏體的製作,將石膏與沙子混合把石蠟件包住;

5、炕乾,將包有石蠟件的石膏體用火熔化掉裡面的石蠟;

6、注銅,將熔化的銅注入熔化掉石蠟件的石膏體裡。

這時砸開石膏體一件青銅器就出在眼前了。

不過一件仿古青銅器成品製作,還需要很多工藝手段,比如模子製作需要矽橡膠;石膏體也需一定比例的砂子與石膏混合;以及後面的打磨,焊接,做銹等工序。

特殊工藝

仿古青銅器,外觀的漂亮與否,很大程度取決於做銹工藝的好壞。

仿古青銅器做銹一般有三種方法,

一、粘銹法

就是將真實的銅銹,用利器取下,與膠水混合加少量泥土,然後粘到青銅器表面,最後將青銅器買泥土裡數月。一般用這種方式做出來的銹非常有古味,和出土的青銅器很相似,非常漂亮。

二、化學腐蝕法

將青銅器,放到配好的化學藥劑裡面腐蝕,有的還需要放到加熱煮沸,再用顏料處理。

三、電鍍法

將青銅器埋入裝有各種混合物的池中,利用電解的原理,使青銅器表面鍍上銹。這種銹跡比較均一。

夏商與西周的青銅器的作用特點種類

一.萌生期(公元前21世紀~公元前16世紀)

夏代青銅器最初發現的地點在河南偃師二里頭,發現青銅器數量和種類已不少,主要是青銅容器、兵器、樂器、工具和飾件。

青銅容器有明顯的仿陶器特徵,器壁勻薄,由簡單的幾何紋裝飾。榮其中有酒器和食器,其組合的雛形表明青銅禮器制度開始出現。青銅兵器和工具已經脫離了石器的影響而初具規範。陶范法是這一時期青銅器的主要鑄造方法,青銅飾件和一些兵器已有綠松石鑲嵌的紋飾。這一切都表明當時的青銅器正處於萌芽生長的階段。

二、育成期(公元前16世紀~公元前13世紀)

育成期包括商代早期和中期,這一時期,青銅器在黃河、長江的中游地區都有發現。青銅容器、兵器的種類和數量有明顯的增長。青銅禮器的使用已有一定的組合關係。青銅器的造型逐步擺脫了陶器的影響,開始形成自身的形制規範。獸面紋、龍紋、鳥紋等青銅器的主要裝飾題材已廣泛運用,並開始向成熟的裝飾工藝發展。青銅器鑄造中,分鑄技術已被嫻熟運用,大型青銅容器的鑄造也比較普遍。青銅器上文字,在這一時期較晚的時候也有發現。此時的青銅工藝,正處在向鼎盛期發展的哺育成長時期。

三、鼎盛期(公元前13世紀~公元前11世紀)

青銅藝術在商代晚期達到了燦爛輝煌的鼎盛時期,並一直延伸到西周早期。青銅器的種類與器形在這一時期已基本齊全,造型成熟,大器、方器多見,且比較多的運用動物形象作為紋飾。器物組合關係明確,禮器中重酒的體制在商代晚期臻於完善,到西周早期則開始向重食的體制轉變。青銅器紋飾空前發達,器物往往滿飾花紋,平雕與浮雕相結合,使青銅器紋飾富有層次感,立體感強烈。銘文在相當數量的青銅器上出現,商代晚期已使用者的氏族徽記為主,稍晚也出現了記事體銘文。到西周早期,青銅器普遍鑄有銘文,出現長達數百字的記事銘文。

四、轉變期(公元前11世紀末~公元前7世紀上半葉)

從西周中期開始,中國青銅藝術出現一個比較大的轉變。這一轉變是由民族文化、意識形態和社會習俗所致。西周中晚期,青銅工藝開始由鼎盛期的豪華精麗向端莊厚重轉變,器形的簡潔實用和紋飾的樸實簡約相得益彰。食器在這一時期有較大的發展,出現了一些新的器形,酒器逐步消失,列鼎和編鐘制度確立。花紋由具象轉變為抽象,由獸面紋、龍紋等變形產生的曲波紋、獸體變形紋等成為紋飾的主體。長篇記事銘文屢見不鮮,內容豐富,字型規範。

春秋早期,由於王權的衰落和舊有禮制束縛的影響,青銅器的器形於紋飾多是前一階段的延續,幾乎沒有什麼創意,出現了程式化的傾向。

五、更新期(公元前7世紀~公元前221年)

春秋中期以後,舊禮制的衰落消除了對青銅工藝的束縛,諸侯國的經濟發展促進了青銅鑄造業的振興,青銅藝術的更新面貌逐漸顯露。舊的器形在式樣上有較大的改觀,新的器形開始出現,器形的設計由於注重與實用的結合,式樣更富於變化。以龍紋為主的青銅器紋飾細密繁縟,以人類活動為題材的紋飾,開始以類似繪畫的形勢裝飾與青銅器上。鑲嵌、錯金銀、鎏金、彩繪等表面裝飾新工藝,使青銅器出現了全新的藝術風貌。長篇記事體銘文逐漸減少,物勒工銘的銘文內容開始出現,銘文中鳥蟲書等藝術化字型流行。失蠟法、印模法等新的鑄造工藝,使造型奇巧的青銅器鑄造成為可能,並大大提高了鑄造工藝的效率。諸侯國的青銅器因地域文化的差異而呈現出不同的風貌。

戰國中期以後,儘管青銅器的形勢依然豐富多彩,但隨著鐵器使用的盛行及其他工藝的發展,青銅鑄造業逐漸退出歷史舞台。戰國晚期的青銅器明顯的反映出這種趨勢 。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