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中敏(1897年5月7日 - 1991年12月13日)
正文
戲曲史家、敦煌學家。原名訥,曾用筆名二北、半塘。江蘇省揚州市人。1920年畢業於北京大學,參加過五四運動。歷任四川大學、江蘇揚州師範學院教授。畢生從事戲曲史、戲曲理論和唐代音樂文藝的研究。主要著述有《唐戲弄》、《教坊記箋訂》、《敦煌曲初探》、《敦煌歌辭集總編》。這些論著對唐代戲劇、音樂作了有益的研究。任中敏早年師從著名戲曲學家吳梅,致力北宋詞學和金元散曲及其音樂理論的研究,著有《作詞十法疏證》、《散曲概論》、《曲諧》等,另輯有元、明、清歷代散曲作家集30餘種,編纂戲曲理論叢書《新曲苑》。在《新曲苑》中主要收錄了散見的曲話、曲論、曲韻、曲譜等方面的資料,為匯集和研究古典戲曲史料及其理論著作作出了一定的貢獻。
任中敏在戲曲方面的主要成就,是對戲曲起源的探討和研究,其代表作《唐戲弄》(1958)是繼王國維《宋元戲曲史》以後,專門研討唐至五代的唐戲發展演進過程的著作。全書8章65節,除首章“總說”概述戲曲發展歷史外,還就辨體、劇錄、伎藝、腳色、演員、設備等方面,詳細論述唐戲已粗具戲曲表演藝術的初期形態,並追索和考證唐戲的腳本、戲台、音樂、化裝、服飾、道具等特徵,從而提出“我國演故事之戲劇,固早始於漢,而盛於唐”,以及周有“戲禮”,漢迄隋有“戲象”,唐有“戲弄”,宋以後有“戲曲”的主張,並認為不得單獨割斷“宋元之戲劇與唐戲劇間,必然之啟承淵源”。他的著述還有《古劇衡源》、《傀儡戲探源》等專題論文,和採錄西周以來歷代俳優藝人的優語《優語集》。
任中敏研究敦煌遺書達20多年,先後出版《敦煌曲初探》、《敦煌曲校錄》。近年來又輯佚鉤沉,蒐集敦煌歌辭1160餘首,整編為《敦煌歌辭集總編》。此書以唐代歌辭包括曲子、曲辭,論證宋詞源於曲,提出“曲、詞、曲”的主張,是對宋詞和金元散曲研究的新見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