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校介紹
仲愷農業工程學院是一所以農學、工學和管理學學科為優勢,農學、工學、理學、經濟學、管理學、文學、藝術學和法學等多學科協調發展的省屬本科大學。學校坐落在歷史文化名城——廣州,校園集雲山之神秀,匯珠水之靈氣,是讀書治學的理想園地。
學校前身為仲愷農工學校,是第一次國共合作時期,近代民主革命先驅何香凝先生等提議、國民黨中央為紀念廖仲愷先生愛護農工的意願而決定創辦的。學校於1927年招生,何香凝先生首任校長15年。1984年,經教育部、農牧漁業部批准,學校升格為本科院校,定名"仲愷農業技術學院",國家副主席王震同志題寫校名。2008年3月,經教育部批准,更名"仲愷農業工程學院"。
為爭取社會各界支持辦學,促進學校發展,1987年4月,根據國家副主席王震提議,經中共廣東省委同意,成立了學校董事會,王震任名譽董事長,廣東省省長葉選平任董事長。1997年,廣東省省長盧瑞華任第二屆董事會董事長。2008年,廣東省省長黃華華任第三屆董事會董事長。董事會成員由國家領導人、省部級領導以及港澳知名人士擔任。
學校的建設和發展備受各級領導和社會各界的高度重視與關心。黨和國家領導人葉劍英、鄧小平、楊尚昆、王震先後為校園內的廖仲愷何香凝紀念館、廖仲愷銅像、何香凝漢白玉塑像和廖仲愷紀念碑題字。國家主席楊尚昆,全國人大常委會副委員長廖承志、何魯麗、周鐵農,全國政協副主席廖暉、霍英東、馬萬祺等多次親臨學校視察指導工作。廣東省省委、省政府及省教育廳一貫關心、支持學校建設,有力地推動著學校健康快速發展。海內外各界人士深懷對廖仲愷、何香凝及其開創事業的崇敬和景仰,不斷給予精神和物質上的大力支持,霍英東、馬萬祺、何厚鏵、崔世安、曾憲梓、何鴻燊、楊釗、劉宇新等一批港澳社會名流為學校捐款興建實驗樓、圖書館、體育館、教學樓等,添置教學科研和醫療衛生設備,設立獎教獎學金,為學校辦出特色、辦出水平不遺餘力。
目前,學校有白雲校區、海珠校區和鍾村實習農場。學校具有高級專業技術職務專任教師423人,具有碩士學位以上專任教師的648人;現有十百千萬人才工程第二層次人選1人,973首席科學家1人,廣東省教學名師2人,廣東省高校"千百十工程"省級培養對象12人,廣東省高校優秀青年教師10人,珠江科技新星4人,省級科技創新團隊1個,校級科技創新團隊14個。學校圖書館藏書155萬冊,電子圖書320萬冊,各種類型數字資源庫18個。建有完善的現代電子圖書系統和計算機網路服務體系。
學校於2006年獲得碩士學位授予權,2009年1月被教育部評為本科教學工作水平評估優秀學校。學校現設有18個二級學院,2個教學部和華南地區最大的雅思考點;擁有博士後科研工作站1個、一級學科碩士學位授權點4個、二級學科碩士學位授權點20個、農業碩士、風景園林碩士和獸醫碩士3個類別碩士專業學位授權點(其中農業碩士有15個農業碩士專業學位培養領域)、54個本科專業(其中16個名牌、特色專業,含2個國家級特色專業、4個省級特色專業)。學校面向全國17個省市招生,現有全日制本科生、研究生19000餘人。
學校擁有各級各類重點學科8個,省級精品課程13門,省級科研平台18個。近五年,學校承擔各級各類科研課題1292項,其中國家級73項,省部級452項;獲省級以上科技成果獎30項,其中國家科學技術進步二等獎2項。獲授權專利127項,其中發明專利37項,學校共出版學術著作132部,發表學術論文近5000篇,其中被SCI、EI、ISTP三大檢索系統收錄348篇。
八十多年來,學校為經濟社會發展培養了一批批優秀人才,其中包括基層農業技術幹部、專家、學者以及省部級領導幹部,他們中的傑出代表有中國工程院院士曾溢滔、原農業部部長陳耀邦等。
學校先後與英國利物浦大學、諾丁漢大學,美國夏威夷大學、威斯康星大學,澳洲昆士蘭大學,加拿大不列顛哥倫比亞大學,日本創價大學,台灣靜宜大學等建立了友好互訪和學術合作關係。
近年來,學校被評為廣東省依法治校示範校、廣東省高等學校創建"平安校園"優秀學校、全國暑期"三下鄉"社會實踐先進單位、全國無償獻血貢獻獎金獎單位、廣東省大中專學生志願者暑期"三下鄉"社會實踐活動先進單位、廣東省回鄉大學生開展農業科技下鄉活動先進單位、廣東省青年志願服務優秀集體,在管理和社會服務方面得到了社會廣泛認可。(2015年10月)
校區建設思想
一河兩岸,山水相依,文化傳承,協調發展的百年名校。
白雲區鍾落潭鎮山水相依,景觀環境優越,仲愷農業工程學院新校區落戶於鍾落潭鎮,應對周邊環境質量的提升做出積極的貢獻。本方案的景觀設計構想突破用地紅線的限制,校區整體景觀結構充分利用周邊的山體等有利造景因素,利用對景、借景、景觀視廊、生態通廊等手段,強化校區內外的景觀聯繫,構造生態校園。(校區分三期建設,一期、二期已完成建築整體規劃。三期為預留發展用地暫不做建築規劃。)
設計規劃
地形條件
新校區所在地原為農業用地及山地,其中魚塘180000.9平方米,水田401802平方米,山地751537平方米(另有通過新校區內的廣從一級公路占地33333.5平方米),其中山地最高海拔高度為70.1m;魚塘水田山地面積所占比例為1:2.2:4.2。新校園區陸地現皆為山林、果林,植被覆蓋。新校區基地地形整體呈狹長、不規則形態,西側多為山坡地,東部較平坦。
總體結構
採取一核、兩環、四軸的結構
一核——圖書館、行政中心組成的中心核。
兩環——以環形輔道聯繫各主要教學樓,兼具交通、景觀功能,形成共享交流的環形空間;考慮到狹長的地形特點在規劃區內規劃了環型車行主幹道路,解決車行交通問題,同時以環線進行不同功能的界定,實現功能合理分區。
四軸——校區北入口引入的禮儀景觀軸及由東入口引入的學術軸呈十字相應,禮儀景觀軸同時起到疏導主人流、信息流的作用,將各功能區聯繫起來。此外,利用基地東西側的山峰作為視焦點,組織兩條生態景觀軸,學術軸、生態景觀軸由禮儀景觀軸加以聯繫,交匯處形成三個活動節點空間,順應狹長的地形特點,使校園內的人流活動、集散場所分布更趨合理。
布局模式
在設計中採用教學與生活一一對應的模式來解決大尺度校園中的人性化的步行距離問題,規劃將不同學院的教學、體育運動和生活功能區安排在基地的南北兩部分,避免造成長距離的人、車流,同時,有利於分期建設實施。教學區及生活區的主要建築均採用組團式布局,使建築的分期建設成為可能,符合校園“統一規劃,分期實施”的原則。
規劃特色
結合基地山林綿延、水系貫穿的現狀特點,校園布局強調以山體為背景、以水體為靈魂,形成標識性的校園特色。
規劃布局充分考慮保護自然山體,同時充分發揮周邊山體的生態、景觀作用,通過一系列的軸線廊道空間將基地內外的山林景觀組織到整體景觀結構中。
對基地內的現有水系進行整合,以貫穿規劃區南北的主水系組織生態共享帶,串起大大小小几十個園林空間水的浪漫氣息自由穿行於理性的校園建築之間形成的自由與優雅的曲線空間,與嚴謹、工整的放形建築體系,在對比與衝突中形成有機整體,共同構築整個校區景觀形象的支撐骨架。
校園空間
設計中尤其注重交往空間的位置。由北入口引入的禮儀景觀軸同時起到疏導主人流、信息流的作用,將各功能區聯繫起來,同時也是校際交流的重要場所。組團內採用連廊聯繫,為師生之間的交流和信息發布提供合適的場所,各部位的走廊均有局部擴寬與立面抽空,內空間與室外的大自然相互溝通。結合“園”的概念進行空間劃分與滲透,通過架空庭院聯繫起圍繞建築物周邊的“園”。
規劃用地布局
新校園區按功能配置分為文化展覽區、圖書館行政辦公綜合區、對外交流區、教學區、體育運動區、學生生活區、教師生活區七大功能區:
文化展覽區
以禮儀性大門、展覽組成的建築群構成校園的文化區,位於校區主大門,共同形成校區禮儀形象,對外聯繫便捷。
行政辦公區
圖書館行政辦公綜合區位於校區中心,為校區核心區,充分展示校區的建築風格。
對外交流區
位於校園的最南段,相對獨立,對外聯繫便捷。
教學區
分南北兩片相對集中布置,與生活區聯繫便捷,有利於分期建設,並形成完整的校區形象。公共教學區與基礎實驗中心為便於不同學院的共享,。
利用相對平坦的地形,分南北兩片相對集中布置,與教學區、生活區聯繫方便,便於師生使用。
學生生活區
結合學院的分布特點,分南北兩片相對集中布置,與教學區聯繫更高效。區內布局順應自然地形,體現山地建築的特點,創造出宜人尺度的生活空間,並布置有生活服務配套設施。
教師生活區
本區位於基地的南部,結合水系、山體布置成自由曲線的形態,為相對獨立的安靜區域。
道路交通系統
動態交通
由於基地的地形特點,北側正門距離城市道路交叉口過近,不宜布置車行出入口,本方案擬布置禮儀性入口,採取交通管制措施,平時供人行出入,舉行大型活動或迎接貴賓時可允許車行出入。車行出入口有三個,分別接入東側和南側的城市道路(規劃中),此外,還結合開放空間系統布置了若干人行次出入口。出入口的布置充分結合狹長的地形特點,南、北兩片分別設定車行出入口,就近接入城市交通,減少校園內的縱向穿越交通量,有效減少車流、人流對教學區和生活區的干擾。
機動車流組織
該規劃區內及周邊的車行道路可分為五級:北側為廣從一級公路;東側為規劃紅線寬度40米的城市次幹道;寬度為20米的校區環路;寬度為 13米的次一級道路;更低等級的小路。
腳踏車交通組織
校園內積極鼓勵腳踏車交通,腳踏車交通線路結合步行系統和機動車系統組織,停放位置相對集中,避免對景觀環境造成影響。
人流組織
實行完全的人車分流,步行系統組織結合貫穿規劃區南北的生態共享帶,串起大大小小几十個園林空間,共同構築整個校區人行系統的支撐骨架。
公交線路組織:
由於新校區距離廣州市區約25公里,為了方便新老校區的便捷聯繫,本方案布置了完善的公交系統,分別於校區南北兩側結合車行主出入口布置了兩個公交始末站,同時承擔著校區內公交線路與聯繫市區的公交線路的轉換作用。校區內公交線路的布線基本依據車行主幹道的走向,串聯起校區內各功能區,公交站點之間的距離約300~500米,其布置同時結合人行系統的人流聚集點。
安全防衛通道組織:
由於新校區位於山谷地帶,應有效解決安全防衛問題。基地的南、東和北側均有城市道路與周邊地帶隔離,西側由於主要為山林,本方案在城市道路邊布置了綠化防護帶,西側山林地帶布置了兼具休閒功能和安全巡邏道功能的山道,以解決安全防衛問題。
靜態交通
校園內充分考慮了汽車與腳踏車的停放問題。停車方式大致分為三種:
1、地下停車方式:圖文信息中心、學生活動中心、國際交流中心等較大體量的建築群結合人防需要設定地下停車庫;
2、架空層停車方式:利用坡地建築的半架空層停放非機動車;
3、露天停放:採用地面植草磚車位的方式,沿路邊就近分散安排於各功能區附近,並於行政樓、學術交流中心、體育館等人車流聚散集中的區域設定集中的停車場同時,按照《方便殘疾人使用的城市道路和建築物設計規範》,設定殘疾人通行的無障礙通道,其通道寬度不小於1.2m,縱坡道坡度不大於2.5%。
綠地生態系統
遵循“水系內聚,綠化外溢”的原則。
水系內聚:利用現有水系加以整合,以增強中心區的聚合力和景觀吸引作用,同時形成新校園區的綠核。
綠化外溢:與水系相呼應,有一條綠化生態共享帶貫穿校區南北,這條生態共享帶的植被以高大喬木為主,形成校區的綠脈,向校園各組團滲透,並通過水系、生態景觀軸延伸到周邊的山林、田野中,形成有機的生態綠化系統。
校園綠化由中心綠化、塊狀綠化、林蔭道綠化、農業生態公園等組成,構成點、線、面相結合的綠化系統。綠化植物考慮農學院的特點,既可觀賞,又可作為實驗觀察對象。
建築布局
(一)“有機生長”的概念
隨著社會的不斷進步與發展,對不同專業的需求量也是不斷變化的,同時考慮到新校區發展的不定性和靈活性,因此本方案採用“有機生長”的概念,以滿足專業系館的有機生長和不斷變更的現實需求。
遵循“有機生長”的概念,本方案將各個專業系館組成大大小小的不同建築組群來適應不同特色的專業,形成院系群落,各系館內部均設有相應的專業教室、專業實驗室、專業辦公室,形成三位一體的專業系館,這種設計模式可以在組團內部發展,滿足內部的靈活性與拓展性,提供了發展的空間,而基礎實驗室、公共教學樓採用集中設計的方式,各系館通過連廊連線,加強了各系之間的交流互動。
(二) 規劃建築布局
按照基地的形狀、用地條件,結合總體布局結構和道路系統結構,規劃區內不同區位建築的布局手法也不同。
教學區採用以連廊為聯繫紐帶、以單元式的“block”形成有機聯繫的教學單元,這些“block”分別解決不同的功能需求,大多以一所學院作為一個單元,可以保持相對獨立性,也可以多個學院合併設定。
生活區順應自然地形特點,大體上順著山體等高線布置,形成一組組的自由曲線,與山體形態有機統一,簡潔有序。
(三) 建築風格意象
大學校園建築是具有較高文化層次的建築類型,它既不同於商業建築,又有別於辦公建築。它不應過分追求豪華材料和虛假造型,而應注重形式與內容的統一。設計中力求表達建築的真實性,運用現代建築的設計手法,注重建築群與建築個體本身的高低錯落,注重建築表皮與內部空間的關係,使建築立面自然生成。遮陽、百葉等要素的運用符合嶺南氣候特點,同時又使建築呈現出特殊的肌理效果,立面風格簡潔明快,體現出嚴謹治學的理性邏輯。同時借鑑現代派藝術的原理,在大面積白色調牆面中以原色點綴以豐富立面效果,構造一種富有朝氣的現代校園建築語言,同時部分建築採取其他色彩,突出校區五彩繽紛的風格特色,部分建築為充分利用土地採取高層模式。
1、主大門:充分體現出仲愷農業工程學院(仲愷農業工程大學(籌))悠久的建校歷史與濃厚的校園文化,同時體現了學科特點和辦學宗旨。
2、教學實驗樓:原則上系部辦公樓不獨立設定,將其與教學樓有機結合,既便於管理,又可減少相互之間的干擾。主體建築控制在五層,局部因造型需要設計為六層。
3、學生公寓:按每4-6學生一間的原則設計,每間宿舍設獨立衛浴間及冷熱水系統,預留安裝空調設施。建築結合山體設計,部分有半架空層,作為非機動車停放場地和學生交流的公共場所,高度控制在六層。
分期建設
白雲校區設計方案遵循動態發展的原理,充分考慮了分期建設的要求,採用教學、體育運動與生活一一對應的布局模式,有利於分期建設的實施,後期建設的建築與前期建設的建築相對獨立又相互聯繫,儘量減少後期建設對教研活動和學生生活的影響,同時,建築物的布置也充分考慮了學院發展的彈性空間。
根據廣東省發展計畫委員會粵計社[2004]283號文、廣東省教育廳粵教財[2003]121號文同意用地統一規劃、分三期徵用。第一期用地面積584891平方米,第二期用地413379平方米,第三期用地480589平方米(含農林用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