代表性流域

代表性流域是根據一定原則選定的、能代表水文相似區在天然情況下的水文特徵的流域。能長期保持天然狀態的代表性流域稱為基準流域或參證流域(bench-mark basin),用來研究水文情勢長期變化的趨勢。

代表性流域

正文

根據一定原則選定的、能代表水文相似區在天然情況下的水文特徵的流域。自然地理條件(土壤性質、地形、地質條件和植被狀況等)和水文特徵(雨量、蒸發、年徑流、洪水特徵和徑流年內分配特徵等)近似的地區稱為水文相似區。通常可把一個廣闊的地區劃分成若干個各具特點的水文相似區,在每個水文相似區內選擇一個或數個流域作為整個地區的代表性流域。通過少量代表性流域內天然情況下水文情勢的詳細觀測研究,揭示其所在水文相似區天然情況下的水文特徵。
用代表性流域水文特徵來反映一個水文相似區水文特徵的構想早已出現,但代表性流域這個術語則是國際水文十年在設立代表性流域和實驗流域工作組以後才正式提出來的。1970年出版了《代表性、實驗性流域研究與實踐的國際指南》,以指導世界範圍內這一工作的開展。通過代表性流域,主要研究天然條件下或人類活動對天然水文情勢干擾較小條件下水文循環或任何特定的水文現象的物理過程同水量平衡要素的相互關係;或為水資源評價水文計算水文預報作出基本的地區分析。因此,在代表性流域上進行長期的水文、氣象、土壤、植被和水文地質綜合觀測。觀測期間儘量避免人類活動對流域內水文及其他自然地理條件的影響。代表性流域的大小視天然條件和研究目標而定,一般不超過1000平方公里。
在設定代表性流域之前,首先進行水文區劃,然後選定每個區的代表性流域。代表性流域的選擇條件是:①代表性。在水文、氣象、地質、地貌、土壤和植被等方面能最好地代表其所在水文相似區的特點。②均一性。流域分水線儘可能清楚,並要求地表分水線與地下分水線重合,否則,採取人工措施使其閉合;同時,儘量避免深向滲漏和河槽下滲(研究這種滲漏和下滲時除外)。③穩定性。儘可能避免人類活動對流域狀況的改變,保持天然狀況的穩定,對某些必要的人類活動引起的流域狀況的改變要作記錄。④注意代表性流域與所在水文相似區經濟開發的一致性。⑤測量斷面的控制條件要好,否則要建造人工控制斷面。
能長期保持天然狀態的代表性流域稱為基準流域或參證流域(bench-mark basin),用來研究水文情勢長期變化的趨勢。

配圖

相關連線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