付費訂閱

付費訂閱

付費訂閱(pay-to-read/paid content),是網路媒體推出的一種收費閱讀產品,在被瀏覽時只能顯示開頭的部分內容,具體展現內容比例或者篇幅可能由運營者自主決定,支付相應費用後才能查看全文。

基本信息

訂閱方式

付費訂閱付費訂閱
隨著邏輯思維分答知乎Live等平台和內容的探索,付費訂閱也逐漸被用戶接受。

收費訂閱服務一般分為:單次訂閱、周訂閱、包月訂閱、包年訂閱等。

其實,在閱讀逐漸電子化的今天,不少國外新聞網站都已經推出了收費牆閱讀系統。

訂閱費用

在具體使用中有“硬”收費牆和“軟”收費牆兩種。“硬”收費牆模式下,非訂閱用戶只能看到最少量的網頁內容,或甚至無法看到網頁內容;而“軟”收費牆模式對用戶可見內容的限制則更加靈活,比如,每月允許用戶查看精選的一些免費內容或免費查看一定數量的文章,或者允許讀者查看某本書的幾頁內容或某篇文章的幾段內容。

發展趨勢

付費訂閱付費訂閱
2016年,果殼、羅輯思維、知乎、喜馬拉雅FM等內容平台、內容製作者紛紛試水內容付費,打造出了在行分答、得到、值乎、知乎live等產品。

騰訊旗下即時通訊工具微信計畫新推出付費訂閱功能,允許微信公眾號向讀者收取費用。2017年2月15日,微信方面對外證實,微信公眾號付費訂閱功能確實在推進中,已經在做測試。

研究機構艾媒市場諮詢公司的數據顯示,2016年微信公眾號註冊數量達到1200萬,同比增長46.2%,2017年,預計註冊數量會達到1400萬。微信公眾號付費閱讀功能“將交給微信平台上的自媒體們自行設計”。

影響

對內容平台

付費訂閱付費訂閱
微信的付費訂閱僅僅是一種內容的交付形式,而不是創造了一種新內容。所以,微信付費訂閱的推出,只會讓優質內容的生產者獲得更多變現的渠道,但不會對現有內容平台有多大衝擊。

因為,微信公眾號以圖文為主,即便推出了付費訂閱,也不會改變微信公眾號以圖文為主的內容形式。它很難影響到以音頻為主的內容產品,比如分答、知乎 Live 和喜馬拉雅 FM。

對於某種內容,人總有不同偏好,而不同內容也有不同的表達方式。比如關注郭德綱,那不能不聽音頻,或是看視頻,因為他的藝術形式是說學逗唱,和文字無關。

但於優質內容生產者來說,無論是在微信公眾號、百度百家知乎簡書還是別的地方,他只要一直保持優質的內容輸出,基本足夠。就好像韓寒,其實他在哪裡開專欄都一樣,無非是看平台本身能提供的利益。

對公眾號作者

簡單來說,如果你開了一個微信公眾號,微信付費訂閱相當於提供了內容直接變現手段。理想狀態下,你依靠著1000個訂閱冬粉,說不定就能養活自己。不必通過接廣告、不必通過去分答回答別人的提問、不必到知乎Live上分享PPT和口水。

只需要專注內容,還有讀者本身。或者說,只需要專注好微信公眾號本身就行。但反過來說,付費訂閱的公眾號未必能夠賣廣告,它對文章閱讀量的影響可以清晰預見。

但是,付費內容和免費內容是2種不同的邏輯。免費內容更多考慮傳播力,因為內容製作的成本,可由其它方式進行補貼,最常見就是廣告。在這個邏輯下,被稱為毒雞湯的咪蒙,是代表。今日頭條的標題黨,是代表。

免費提供內容依然還是主流,不會因為微信開放了付費訂閱之後,漫山遍野都是付費訂閱的微信公眾號。

但,微信提供了另外的選擇,讓安靜寫字的人可以安靜寫字。就好像Keso在《內容創業這把虛火》里寫的:一個健康的社會,應該可以養活那些了不起的寫作者,而不是逼著他們都變成創業者、生意人。

對用戶的影響

一旦用戶付費獲得內容,用戶對內容的預期就產生極大的不同:用戶是因為對作者的信任,所以付費訂閱。他們期望能夠在這裡,一直看到合乎自己預期的內容。比如網路連載小說,或者是連載專欄;用戶是因為內容可以馬上解決自己的問題,所以付費訂閱。比如培訓類的,可以提升技能的這種類型。

是否可以持續滿足用戶預期,讓他們認為成本投入得有價值,這是付費訂閱和免費閱讀面臨不同的考慮。

內容產品消耗的不僅僅是用戶的金錢,更要消耗用戶的時間,同樣的時間,只有消費最佳內容,用戶利益才最大化。所以,內容產品是真正的“產消合一”,內容生產者交付的只是產品的一部分價值,用戶的消費過程和時間投入,才完成價值創造的閉環。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