鄉情概況
仁和鄉屬川南旅遊、竹資源富集鄉,1978年由原太平公社和仁和寨公社合併為仁和鄉至今, 因處在興文縣地震帶邊緣, 因此不適宜建設城鎮片區, 醫療教育均落後於周圍的大妙鄉大井鎮,由於山多交通不便,村民趕集和採購生活必需品均前往就近的大妙鄉集市, 井口鎮集市和底蓬鎮集市,仁和鄉是江安縣交通和民生基礎設施最薄的鄉鎮,仁和鄉極積推動仁和百竹海, 希望與竹海風景區形成互相呼應,但效果平凡。
2014年5月9日 四川省同意設立【連天山省級森林公園】,東至仁和鄉來龍村隆壩,南至大井鎮五豐村廋灣,西至大井鎮銅鑼村銅鑼山,北接大妙鄉蘭花村廟田。 縣政府有意將仁和鄉納入旅遊區管理,取消仁和鄉,未納入【連天山森林公園】的村落,將就近劃歸大妙鄉和大井鎮,風景區內僅保留種植和專業旅遊服務人口,大妙鄉升級為鎮,減少行政單位。
仁和鄉與國家級風景名勝區“蜀南竹海”相鄰、國家級文物保護單位“夕佳山古民居”之間。距江安縣城36公里,底(蓬)水(口)公路橫穿境內,從佛耳村和仁義村均新建鄉級公路連線仁和至大妙鄉,仁和鄉為典型深丘交替地帶,海拔600-1000米。境內溪流、山巒縱橫,旅遊、竹資源豐富,景色宜人,風光無限。成貴高鐵由底蓬經仁和至興文,在長寧和新文古宋有高鐵站。
自然地理
仁和鄉幅員面積121.5平方公里,轄15個村,116 個村民小組,全鄉總人口約20000人,其中非農業人口約1400人。耕地面積13911畝,其中水田13095畝。氣候溫暖濕潤,光照熱量充足,全年平均氣溫17.3℃,最低溫度5℃,全年總降雨量1350毫米,夏秋多綿雨或暴雨,冬春偶有霜雪出現。
自然資源
水資源較為豐富,鄉內溪流交替,溝壑縱橫,小橋流水,曾建佛耳岩水庫,是綿溪河的源頭,流域面積60公里,可開發水資源3處。
林業資源豐富,享有“百竹海”之美譽。全鄉林地面積10.1萬畝,森林覆蓋率80.2%。屬川南濕潤森林植被區,亞熱帶常綠闊葉林植被帶。竹類品種70餘種,主要生產土紙,年產量200萬捆,雜竹片200萬噸,各類竹筍3000噸,有稀有動物猴面鷹、蛇類20餘種,有稀有植物恐龍竹化石的桫欏、白果、紅豆杉、楨楠等10餘種。
旅遊資源十分豐富,仁和鄉山清水秀,風光秀美,人傑地靈,是川南旅遊大環線上的尚待開發的處女地。有太公鉤魚石、寒婆領、響水洞、長灘子、十里迷魂谷、雞冠寨、鬼關門、白茅洞等30餘處可供開發的景點。
經濟發展
仁和是糧、林結構的大鄉,農業總產值實現1530萬元,糧食總產量實現802萬公斤,林業總產值實現5100 萬元,農民人均純收入13100元。全鄉推廣優質雜交稻12985 畝,官溪蜜柚、洞庭枇杷、布朗李等優質水果 399 畝, 茶園1367畝。同時,大力發展畜牧業,全鄉年出欄生豬13.5萬頭,商品牛2000頭,雞鴨5萬隻,水產品5萬公斤。已培育形成竹、紙、畜、茶、果五大支柱產業。建起了月亮田、義合、桂花、佛耳、伏龍五大農林業科技示範基地,發展特色農林業、觀光農林業。扶植15戶農林業產業化經營大戶。
基礎建設
仁和鄉基礎設施較為完善,交通便捷,通訊齊全,全鄉電話用戶4150門,已實現村村通電話, 鄉通光纖電視。預計2018年底,啟動仁和中型水庫建設。仁和待開發項目無限, 前景看好,是有識之士投資的理想場所。
江西鄉鎮導航
主要是詳細介紹江西省的各鄉鎮情況,使搜尋者一目了然,了解當地的風俗民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