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概況
濫壩鄉農業濫壩鄉有耕地面積28300畝,其中水田22850畝。
年平均糧食產量達16008噸;
主要水果為柑桔;蔬菜品種齊全。
為適應市場經濟的發展,農村產業結構調整已見成效。初步形成了以陽春壩農業綜合開發的龍頭的陽春壩茉莉花生產基地,現已建設高產示範片500畝;陽春壩、高潮的優質蔬菜基地(其中高潮的藤藤菜種植聞名川內外);土紅的優質甘蔗種植基地--“鵝寶兒山的甘蔗”是江安物產之一
濫壩鄉文化生活是濫壩鄉傳統的優勢項目。家家養豬戶戶成圈,年出欄肥豬2.53萬頭。濫壩豬肉肉質好、瘦肉多、產量穩定,銷路暢通,長期是全鄉的支柱產業。家雞和肉雞的養殖同樣歷史悠久,適應市場的需求,近年的產量大增,年出欄32萬隻。濫壩肉鴨曾長期直銷成都市場。黑山羊養殖近年異軍突起,主要銷往自貢、內江市場。
柑桔種植在濫壩普及已久,家家種植柑桔戶戶有果品。夏橙母本園基地就落戶於陽春壩上陽村500餘畝。主要的品種有臍橙、夏橙、血橙、碰柑、紅桔等。年產量達150餘噸,不但產量大而且品質好,品味純正,含糖量適中。柑桔的銷售、加工都大有可為。李子、桃子等也是傳統的優勢項目。尤其是極負勝譽的“江安大白李”主要地就在我鄉的九龍村。近年又發展了優質藤梨等新品種。鄉內山坡地角廣植雜樹、雜竹,以瑪瑙灘水庫為中心的馬尾松成片種植達2000餘畝,全鄉森林覆蓋率達33%;雜種(以竹片為主)產量達上千噸。
濫壩鄉業餘文化生活活躍,人民生活安居樂業。
水土資源
濫壩鄉水資源豐富。沿長江一線達19.6公里。境內有大小水庫5座,山坪塘112口,總蓄水量達765萬立方;有石河堰3條。有人工灌溉渠32公里。不但滿足了生產和生活的用水,又為全鄉水產養殖提供了極好的條件。全鄉工程養殖面積達1500畝,稻田養魚近4000畝。養殖品種主要有鯉魚、草魚、鰱魚、鱅魚。近年又引種成功美國江團,年水產品產量達135噸。
建設江安長江大橋的前期工作正緊鑼密鼓地實施。當“一橋架南北,無塹變
通途”之時,作為“橋頭堡”的濫壩鄉必是寸土寸金,商機無限。天下有識之士必有先見之明,抓住機遇,投資濫壩、開發濫壩,為實現自己的理想和抱負拓展又一空間。
濫壩鄉水上交通便利,公里交通迅速發展。2000年底動工興建全縣第一條鄉村柏油路6公里,連線濫壩場和水江路。初步建成了濫高路,啟動了沿江路。全鄉已建成和在建公路里程達50公里,初步形成了全鄉公里交通網路。鄉內光纖電話實現了村村通。年內將建成固定移動通訊基站一個。濫壩鄉工業企業較為薄弱,目前有酒廠、磚廠、沙石廠、預製構件廠、糖廠、茶廠、苕類加工廠等。35千伏變電站將在年內落戶濫壩。全鄉水、電供應充足、交通便利、資源豐富、勞力充足,是投資辦廠的好地方。
歷史沿革
濫壩鄉建制時間長,歷史悠久。
自清雍正七年(1729年)置來龍鄉至今已270餘年。曾於民國34年更名為古興鄉,1962年再次更名為濫壩公社。濫壩鄉之稱沿用至今。至1984年系原區公所所在地。此地人傑地靈。自清道光八年(1828年)鄉民捐資於草壩場舉辦義塾以來英才倍出。至2000年止,先後向社會輸送大中專以上人才近2000人。
全國勞動模範王紹芬就是該鄉教育戰線的一面旗幟。濫壩扼江安通往自貢、瀘州兩地的咽喉。
客商往來,商賈雲集,聲名遠播。多有文化遺存。鄉內陽春壩十餘公里的農業綜合開發區內,花、果、魚、菜、竹樣樣俱全,是一個集觀光、休閒於一體的生態農業區域。自然景觀奇特。尤以曹家沱、瑪瑙灘水庫為最。瑪瑙灘方圓10里,清波蕩漾,水美魚肥。四周山峰高低錯落,各具神態。山上松林隨坡就勢,起伏跌宕,氣象萬千。若駕一葉扁舟、垂釣其間,必留連忘返。瑪瑙灘這片深藏閨中的處女地等待你的光臨和開發。
特產
1、茉莉花茶
年產量50噸,花質優良,以其清香可口而享譽市場,生產地陽春村種植面積500餘畝,年產量在50噸以上,市場價格為每噸6000元以上。
2、甘蔗
年產量6000噸,甘蔗主要分布在土紅村、長樂村、大竹村、種植面積2000畝,它以其清脆、甜的特點而遠近聞名,市場價格為700元每畝。
3、通菜
年產量 7000噸,通菜生產於高潮村,有70年的種植歷史,現已發展為地方特色經濟,目前擁有2000餘畝,年產量7000餘噸,於2003年被農業部食品質量監督檢測成都檢測中心認定是為無公害綠色食品,市場價格為4500元每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