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計理念

人民日報社報刊綜合業務樓
該設計方案以“人文”與“和諧”為主題,憑藉象徵的手法,充滿動感的形式,表達出建築的標誌性與現代感,同時通過對北京城市的歷史環境和中國傳統文化的提煉與吸收,最終利用現代建築的語言來體現鮮明的時代特色和深厚的文化內涵。
規劃布局
場地規劃

建設用地位於人民日報社西入口,被現有道路分為南北兩塊,總面積19594平方米。報刊業務綜合樓布置在馬路的南側,圖書館及學術交流中心布置在馬路的北側。
場地規劃中,在人民日報社的入口處設定集散廣場,在人車分流的基礎上通過集散廣場對原有的空間關係進行整合。報刊業務綜合樓設定內外兩個出入口,其中對外出口利用地層架空形成前廣場,在主樓東側形成對內的後廣場。曲線建築造型同時形成富有變化的界面,沿道路推進的軸線關係在空間上具有了開闔收放的效果。一層平面的門廳部分通過局部挑高的處理與前廣場進行對接,360度的玻璃幕牆獲得了開敞通透的視覺效果。設計對場地原有的綠化和樹木進行保留,在一層大廳中可以直接感受到室外的綠色,營造出自然生態的整體氣氛。
報刊業務綜合樓
人民日報社主樓以150米的高度拔地而起,以流線造型突出向上的動勢,樓板以雙曲面的方式漸變,在基於幾何完形的基礎上塑造出特色鮮明的視覺效果。
建築造型以圓形為母題,根據場地固有條件變形生成。根據狹長的用地條件在水平方向拉伸,因為交通壓力和使用要求在三個方向進行退讓,形成人在此基礎上形成人字形平面,同時在升起的過程中,沿道路方向向後退讓,弱化高層建築對周邊環境的壓迫感,最終得出了曲線狀的建築造型。
建築造型與結構相統一,三片弧形牆體形成的空間結構,通過剛性樓板與核心筒緊密結合,同時抵抗垂直重力與側向推力,獨特的框筒結構形成的是高度穩定的整體結構。結合建築造型,主塔樓也可採用角部巨構加中部剪力牆筒體結構,巨構和外圍框架均採用鋼結構,由此可給建築內部空間組織提供極大便利。
在垂直方向上根據面積的變化可以實現使用功能的靈活布置,底層為入口大廳,在中間部分布置辦公,會議,采編等綜合報務功能,頂層根據面積需要布置360度全視野的辦公用房,實現使用效率的最大化。
基於圓形生成的平面形式不但在視覺上取得完整純淨的效果,同時最有效的利用了南、北、東三個朝向,取得良好的通風和採光,並為靈活分割使用空間提供了條件。
圖書館與學術交流中心
圖書館與學術交流廳的曲面造型是對高層部分做出回應,同時整個地塊的建築造型在水平和豎直兩個維度呈現出流動的態勢,形成和諧統一的建築形體。
圖書館與學術交流中心分為東西兩個部分,分別對應不同的使用功能,通過曲面屋蓋相連,以常規的梁板柱體系塑造出富有動感的現代建築形式。圖書館與學術交流中心東側鄰近基地中原有的住宅,因此高度被嚴格控制在12米以下,而在西側向上高起,表現出升騰的動勢。同時在建築內部形成採光天井,在部分鏤空的區域,自然光可以直接射入,另外可結合使用需要設定漫射太陽光的LOW-E玻璃天窗,獲得充足的自然光源。
造型遭網友吐槽
奇葩外觀

2013年4月,該大樓封頂後又成為了民眾議論的焦點。有網友稱:人民日報社新辦公樓造型很特別,是一個球體變形後削去三個面,變成三面凹進的體量。 其實早在2009年就有人認為這一造型為性崇拜或者電熨斗,由於和央視“大褲衩”遙遙相望,網友認為其有“性隱喻”。對此,周琦也曾表示,在人民日報社新大樓的設計中,他並未置入任何與性有關的涵義。
網上還有人稱這座新大樓的外形就像一個電熱水壺、果汁機,甚至是一個螳螂、吐信子的眼鏡蛇,對此周琦表示,大樓究竟像什麼,任何人都可以有自己的看法,“你也可以說它是一隻企鵝,或者一個電熨斗。”
鍍金成土豪奇葩

2013年10月30日,北京人民日報新大樓披上一層“土豪金”,遭到不少網友調侃。對此,人民日報新大樓設計師、東南大學建築學院教授周琦表示,建成後的大樓將有兩層表皮,如今的金黃色表皮為建築外體內層,由鋁合金和岩棉構成,起保溫防雨的作用。在這層表皮外,還將有一層由琉璃棍編織而成的銀白色外層。竣工後,燈光經由這兩層表皮的折射,將有一種晶瑩剔透類似於“燈籠”的效果。
工程進展
工人為人民日報新大樓的外層安裝白色琉璃棍2014年1月5日,外立面基本完工的人民日報新大樓已初見新形象。工人在為人民日報新大樓的外層安裝白色的琉璃棍,銀白色外層基本覆蓋了整個樓體,曾經被網友熱議的土豪金外表已成“內衣”。同時,由於西側樓體中部的施工圍擋也已全部撤除,倍受網友吐槽的形似生殖器的外觀也蕩然無存。2014年5月,位於北京的人民日報社新大樓外立面施工已經完成,其新形象已徹底脫掉此前被網友戲稱為“土豪金”的“外衣”。據悉,人民日報社新大樓此前出現的金色是這座大樓設計的雙層表皮結構中的內表皮,金黃色的內表皮外覆蓋一層銀白色的外表皮。保溫層有利於大樓整體的隔熱保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