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涵
人文素質是指人們在人文方面所具有的綜合品質或達到的發展程度。現代的“人文主義”,在很大程度上是作為“科學主義”、“金錢拜物教”的對立面而出現的。它相對於“科學主義”,強調的是關注人的生命、價值和意義的人本主義;相對於“工具理性”或“技術理性”,強調的是價值理性和目的理性;相對於實用主義,強調的是注重人的精神追求的理想主義或浪漫主義。“科學”、“實用”與“人文”、“理想”是人類生存和發展不可或缺的兩個價值向度。
正如孟子所說:“仁義禮智根於心,其生色也睟然,見於面,盎於背,施於四體,四體不言而喻。”(《盡心上》)人文素質是人對生活的看法,人內心的道德修養,以及由此而生的為人處世之道。
區別
人文主義和科學主義區別
二者的根本區別在於:“科學”重點在如何去做事,“人文”重點在如何去做人;“科學”提供的是“器”,“人文”提供的是“道”。只強調其中一方面,或用“做事”的方式“做人”,用“做人”的方式“做事”,都會給人們帶來麻煩。
內容
人文素質包括4個方面的內容:
具備人文知識
人文知識是人類關於人文領域(主要是精神生活領域)的基本知識,如歷史知識、文學知識、政治知識、法律知識、藝術知識、哲學知識、宗教知識、道德知識、語言知識等。
理解人文思想
人文思想是支撐人文知識的基本理論及其內在邏輯。同科學思想相比,人文思想是有很強的民族色彩、個性色彩和鮮明的意識形態特徵。人文思想的核心是基本的文化理念。
掌握人文方法
人文方法是人文思想中所蘊涵的認識方法和實踐方法。人文方法表明了人文思想是如何產生和形成的。學會用人文的方法思考和解決問題,是人文素質的一個重要方面。與科學方法強調精確性和普遍適用性不同,人文方法重在定性,強調體驗,且與特定的文化相聯繫。
遵循人文精神
人文精神是人文思想、人文方法產生的世界觀、價值觀基礎,是最基本、最重要的人文思想、人文方法。人文精神是人類文化或文明的真諦所在,民族精神、時代精神從根本上說都是人文精神的具體表現。
在人文素質4個方面中,人文精神是核心。人文精神主要表現在:在處理人與自然、人與社會、人與文化的關係時,突出人是主體的原則;在認識和實踐活動中,以人各種需要的滿足為最終訴求,強調人是目的的原則;在人與物的比較中,突出人高於物、貴於物的特殊地位,強調精神重於物質,人的價值重於物的價值,生命價值優先的人道主義原則和人本主義原則;在人與人的關係中,強調相互尊重對方的人格尊嚴,突出人人平等的原則。人文素質的形成主要有賴於後天的人文教育。
延伸
人文教育首先是人文學科的教育。包括語言教育、文學教育、歷史教育、哲學教育、藝術教育、道德教育、思想教育、政治教育等內容。其第二層面是文化教育,特別是民族文化的教育。包括文化基本傳統、基本理念、基本精神等的教育和民族精神、民族傳統的教育等內容。文化教育的目的是接受本民族共同認可的基本世界觀、價值觀和行為模式,促進個人同社會之間的相互認同。文化教育不是純粹的知識教育,而是思想觀念教育和思維方式、生產方式、生活方式的教育。其第三層面是人類意識教育。包括人類文明基本成果、人類共同的道德觀和價值觀、共同的行為規範教育等內容。人類意識教育的目的是讓每一個人學會同他人和諧相處、同其他民族和諧相處、同自然環境和諧相處,使人們在滿足自己的需要、平等權利、平等發展,增強相互合作,促進可持續發展。其第四層面是精神修養的教育。包括精神境界、精神修養、理想人格、信仰信念教育等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