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口規模

人口規模

人口規模(population size)是在城市地理學研究及城市規劃編制工作中所指的一個城鎮人口數量的多少(或大小)。一般指一個城鎮現狀或在一定期限內人口發展的數量,後者與城市(鎮)發展的區域經濟基礎、地理位置和建設條件、現狀特點等密切相關。城市人口容量,指一個城市的生態系統和社會經濟系統能夠支持多大人口規模得以生存的潛力。城市人口規模,指生活在一個城市中的實際人口數量。

基本信息

基本簡介

如果一個城市的人口規模小於人口容量,則人口規模還有一定的擴張餘地,而不至引起資源生態環境系統或社會經濟系統的危機;如果城市人口規模大於人口容量,則說明城市人口對資源生態環境系統或社會經濟系統的綜合壓力已超出兩系統的最大承載能力。一旦出現這種情況,將會引起城市所在地自然資源供給系統的永久性破壞,從而導致該城市人口容量的永久性減少或將引起城市社會經濟系統功能紊亂,就會引起一系列社會經濟問題。所以,在科學測定的基礎上界定城市人口容量,採取適宜的手段使城市人口規模與其容量相適應,是使城市健康發展的一項十分重要的工作。

基本特徵

整體性特徵

即人口、資源、環境和發展四大子系統及其各組成元素或環節都不能離開系統的整體而單獨研究,局部的問題必須放在全局中協調解決。例如資源問題,不能僅就資源而論資源,必須與人口規模、消費方式、產業結構等問題結合起來考慮,才能找到解決問題的方法。

動態性特徵

人口增長、資源枯竭、環境惡化和經濟發展等問題都是隨時間的推移而變化的動態過程,PRED四大子系統處在不斷的發展與演化進程中,它們互相交織,共同推動整體系統的演進與變換。需要特別指出的是,隨著時間的演替,特別是近些年來,由於人口激增的巨大壓力,導致資源、環境和發展問題與人口的矛盾更加激化。在現代,那些人口規模過大的區域或城市,人口問題已成為制約其PRED系統協調發展的帶有主導性的重大問題。

可調控性特徵

人口規模人口規模
在PRED複雜系統中,必然存在若干個主要的參數或槓桿作用點,稱之為“政策作用點”或“調控開關”,一旦作用於這些作用點之一的政策發生變化,其影響將在系統中蔓延開來,例如,城市人口規模、產業結構、資源價格、環保標準等都是政策作用點,從對這些靈敏度較高參數的調控入手,就可以有效地改善PRED大系統的總體功能。協調發展指人類通過規範自身行為,達到經濟社會與人口、資源、生態環境之間保持一種合理的結構比例關係,推動城市PRED系統向和諧、持續、高效和有序的方向發展,而其中衡量各子系統是否具備協調發展條件的標準分別是:①自然資源系統一可再生資源是否達到永續利用,其開發利用總量是否控制在自然界的再生能力之內,不可再生資源的開發是否考慮到“代際公平”原則。②經濟系統―城市經濟成長是否與市情相適應,是否發揮了區域優勢。③社會系統一是否具備了合理調控人口數量和質量的有效人口政策等。④生態環境系統―環境污染水平是否控制在環境容量之內並能避免生態環境的惡化。

人口規模

一個城市的人口始終處於變化之中,它主要受到自然增長與機械增長的影響,兩者之和便是城市人口的增長值。

自然增長

自然增長是指人口再生產的變化量,即出生人數與死亡人數的淨差值。通常以一年內城市人口的自然增加數與該城市總人口數(或期中人數)之比的千分率來表示其增長速度,稱為自然增長率。
出生率的高低與城市人口的年齡構成、育齡婦女的生育率、初育年齡、人民生活水平、文化水平、傳統觀念和習俗、醫療衛生條件以及國家計畫生育政策有密切關係。死亡率則受年齡構成、衛生保健條件、人民生活水平等因素影響。目前,中國城市人口自然增長情況,已由解放初期的高出生、低死亡、高增長的趨勢轉變為低出生、低死亡、低增長。

機械增長

機械增長是指由於人口遷移所形成的變化量,即一定時期內,遷入城市的人口與遷出城市的人口的淨差值。機械增長的多少與城市經濟發展的速度、城市的建設和發展條件以及國家的城市發展方針密切相關。機械增長的速度用機械增長率來表示,即一年內城市的機械增長的人口數對年平均人數(或期中人數)之千分率。
人口平均增長速度(或人口平均增長率)人口平均增長速度(或人口平均增長率)指一定年限內,平均每年人口增長的速度,可用下式計算:
根據城市歷年統計資料,可計算曆年人口平均增長數和平均增長率,以及自然增長和機械增長的平均增長數和平均增長率,並繪製人口歷年變動累計曲線。這對於估算城市人口發展規模有一定的參考價值。

流動人口

流動人口是指在本市無固定戶口的人口。一般分常住流動人口和臨時流動人口。前者指外地或外國來本市從事較長一段時間公務、商務的人員,也包括外來的臨時工、季節工、借調、支援人員等;後者指前來開會、參觀學習、工作出差、遊覽以及路過而短時間停留的人員。
隨著改革開放政策的實行,以及市場經濟體制的建立,城市的流動人口數量迅速增加。如北京、上海、天津、武漢、南京等中心城市,流動人口已占市區人口的20%~30%左右。流動人口給城市經濟帶來活力的同時,也給城市的住房、交通、社會服務產業、文化教育設施增加壓力。因此,在城市規劃中必須將流動人口也列為影響城市規模的重要因素。

估算方法

預測城市人口發展規模,是一項計畫性、科學性很強的工作,既要向民政、公安部門了解人口現狀和歷年來人口變化情況,也要向國民經濟各部門了解由於發展和投資計畫而引起的人口機械變動,從中找出規律,科學合理地確定城市人口的發展規模。
中國城市類型多,勞動構成和人口增長又各有特點,而各地編制社會經濟發展計畫的深度也不一樣,有關人口資料的完備程度不同,估算城市人口發展規模的方法不能強求一致,可以某種方法為主,輔以其它方法校核。

勞動平衡法

勞動平衡法是傳統計畫經濟體制下城市規劃中採用較多的一種方法。它主要是根據“按一定比例分配社會勞動”的基本原理,在社會經濟發展計畫及相互平衡的原則基礎上,以社會經濟發展計畫的基本人口數和勞動構成比例的平衡關係來確定城市人口發展規模。
根據年齡構成的統計資料和一般勞動構成的分析和預測,被撫養人口的比例,遠期可控制在42%~52%;服務人口的比例,可控制在17%~26%(大城市趨高,小城市趨低);基本人口的比例,可控制在27%~36%(大城市趨低,小城市趨高)。
勞動平衡法的基本思路是根據國民經濟發展計畫、經濟的增長,確立新增基本人口數量,然後按基本人口占城市人口的比例,推算城市的總人口。這種方法在理論上是正確的,但實際工作中,由於資料獲得的難度較大,計畫實施的穩定性不足,統計的口徑不一致等原因,目前已很少採用。

職工帶眷係數法

該方法是對新建城市(區)中根據新建工業項目的職工數及帶眷比情況而計算城市人口的方法。其公式為:
規劃總人口數=帶眷職工人數×(1+帶眷係數)+單身職工
職工帶眷比,指帶有家屬的職工總人數的比例。帶眷係數,指每個帶眷職工所帶眷屬的平均人數。這對於估算新建企業和小城鎮人口的發展規模,以及確定住戶形式都可提供依據。

遞推法

遞推法的核心是將城市發展分成若干階段,根據城市發展不同階段,影響人口因素的變化,分別確定有關的參數,逐段向前遞推預測。其公式為:規劃總人口數=現狀人口數×(1+自然增長率+機械增長率)規劃年限
這種方法雖然不及採用數學的相關因子回歸分析法嚴密,但它將根據影響城市人口發展的主要因素,採取定性分析結合動態參數調整來預測,從而顯得更為科學,同時計算也十分簡單。
需要指出的是,無論採取何種方法來估算人口規模,其結果都是一個大概的控制性數字。同時,以上幾種方法均是就城市人口本身的增長而言,實際城市人口規模的確定還應考慮城市的環境容量、用地發展門檻、最佳效益規模以及區域範圍內的城市等級規模等問題。對流動人口規模的處理一般是按一折算係數與規劃人口規模相加,在確定城市各項配置設施的規模和容量時留出餘地。

規模影響

PRED協調發展

是城市可持續發展的重要內容早在70年代初,國際社會就以協調人與自然界相互關係,最佳化生存環境,調控失調的地球表層為目標,提出了區域人口(Population)、資源(Resource)、環境(Environment)、發展(Development)問題的研究。區域PRED協調發展的核心思想有兩點:一是系統的思想;二是協調的思想。只有真正做到了PRED協調發展,才能實現區域的可持續發展。城市是一種特定類型的區域,也應該把系統的思想和協調的思想貫穿到可持續發展戰略中去。可持續發展是一種全新的發展觀,反映了人們對人類與自然和環境關係認識的變化。儘管不同學科對可持續發展有不同的理解,但其本質的理解應是相同的,即可持續發展是一種在地球生命支持系統允許範圍內的發展,它要求人類控制自身數量的增加,並理智地選擇經濟發展方式,控制資源消耗數量和環境污染程度,並通過人類自身各方面的調整,達到在保持一定經濟發展水平和生活質量條件下人類社會能夠永續發展的目的。

特殊的地域類型

它本身具有鮮明的特徵,即人口的高度聚集,高密度的人口導致了高密度的經濟活動和社會活動。在城市PRED大系統中,人口與資源和環境的矛盾十分突出。城市人口既是城市生態子系統的主體和主要消費者,又是城市經濟子系統的主人和主要生產者。城市人口子系統的這種特殊地位,決定了其在城市落實可持續發展戰略中的重要地位與作用。

超級大型城市

在中國,超大城市一般指人口規模大於200萬以上的城市,在這類城市中,巨大的人口壓力與城市有限的資源和有限的環境自淨能力形成尖銳矛盾,許多城市相繼出現了資源短缺,尤其是水資源嚴重不足。全國600多個城市,有300個是缺水城市。以北京為例,由於人口規模的擴張直接導致了城市的擴大,從而引起一系列連帶效應。諸如:住宅面積不斷增大導致採暖季燃煤造成的SO[,2]污染逐年加劇;城市人口過於擁擠,造成交通堵塞;更加劇了汽車尾氣排放量,使北京的NO[,X]含量始終居高不下。這些因素的共同作用使北京成為世界十大污染城市之一。又如,由於城市逐年外延,人口規模不斷擴大,加之生活水平提高,致使北京水資源短缺更為嚴重,自70年代開始,北京的城市供水就一直是一個棘手的大問題。北京每天的垃圾產生量1986年僅有0.75萬噸左右,到1997年則上升到1.3萬噸左右,這期間人口增長了近200萬。從北京郊區垃圾填埋場分布圖看,幾乎已包圍了整個城市,且占用了大量優質農田。上述這些都說明人口規模的擴張已構成了對北京這一超大城市可持續發展的直接威脅,即一方面是城市人口規模的持續擴張及由此造成的對城市資源、環境的巨大壓力,另一方面北京的資源供給和環境容量已呈臨界狀態,有些甚至已超負荷,形勢十分嚴峻。如不儘快採取有效措施控制人口規模,城市可持續發展戰略將無法貫徹實施。

規模變化

(一)城市發展歷程的簡單回顧與前瞻城市不是眾多的人和物在地域空間上的簡單疊加,而是一個以人為主體,以自然環境為依託,以經濟活動為基礎,社會聯繫極為緊密的有機整體,它有著自身的成長機制和運行規律。
1.前工業社會時期
前工業社會指奴隸社會和封建社會時期,這一時期是農業文明占主導地位的歷史階段。這一時期從經濟特徵看,城市主要是手工業生產的集中地和農產品的集散地,鑒於當時城市的經濟功能和整個社會生產力水平較為低下的狀況,建立在自然經濟和小農經濟基礎上的城市不可能獲取大量的商品糧以養活城市人口,因此這一時期的城市絕大多數規模較小,數量也較少。
2.工業社會時期
產業革命引起了各方面深刻的變革,小規模的分散勞動為社會化的大規模集中勞動所替代,大機器生產的特點對城市規模的要求產生了巨大變化,出現了集聚經濟效益和規模經濟效益。集聚經濟效益是指由於勞動和資本等生產要素的集中所產生的高效益。規模經濟效益是指適度的規模所產生的最佳經濟效益,在個體經濟學理論中它是指由於生產規模擴大而導致的長期平均成本下降的現象。另一方面,工業社會時期農業生產力水平空前提高,大批農業剩餘勞動力可轉入工業生產,而且農產品的極大豐富也使城市規模擴大、城市數量大幅度上升成為可能,因此這一時期城市從數量上來說是一個迅速增加的階段,從規模上來說,是一個迅速擴張的階段。
3.後工業社會時期

人口規模人口規模
後工業社會的顯著特徵就是第三產業逐漸成為經濟活動的主要內容,這一階段的城市,其主要經濟功能已從大工業生產的集聚區轉而成為第三產業中心,商貿、金融、房地產、信息等生產服務業在城市蓬勃興起,而工業在城市經濟中已逐漸退居次要地位。這一時期城市規模的擴張勢頭將有所減弱,甚至趨於停滯。
4.資訊時代
信息革命對城市規模的衝擊在一些已開發國家已經顯現,並逐漸擴散開來。在高度信息化和全面網路化的城市,信息傳遞不再受距離等條件的限制,許多生產服務業的業務聯繫可以通過現代化通訊網路實現,所以使得生產要素高度集聚所帶來的“集聚效應”有所弱化,超級城市不再成為必要而走向裂解。在資訊時代,城市中與信息密切相關的產業將成為城市經濟的主導產業,城市將從工業製造中心、商貿中心逐步轉為信息流通中心、信息管理中心和信息服務中心。
(二)城市發展過程中的人口規模變化
在前述城市發展過程中尤其要關注兩點,一是城市功能的變化;二是隨城市功能的變化而引起的城市規模的變化。
工業社會城市人口規模較小,呈擴張趨勢,但擴張速度較慢;進入工業社會後城市人口規模迅速擴張並達到較大規模;後工業社會城市人口規模仍然維持在較大數量級上,但增長勢頭基本趨於停滯;最終進入資訊時代後,城市規模趨於減小。上述過程的啟示意義在於,城市人口規模與城市經濟功能始終是緊密聯繫在一起的,城市人口規模應當與城市經濟功能相適應,並隨城市經濟功能的變化而做相應調整。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