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口分布

人口分布

人口分布是指人口在一定時間內的空間存在形式、分布狀況,包括各類地區總人口的分布,以及某些特定人口(如城市人口、特定的人口過程和構成(如遷移、性別等)的分布等。人口分布是受自然、社會、經濟和政治等多種因素作用的結果。自然環境條件(如緯度、海拔、距海遠近等)對人口分布起重要作用。20世紀以來,隨世界範圍的工業化和城市化進程的加速,社會、經濟和政治等因素對人口分布的影響越來越大。

基本信息

分布概況

世界人口分布 世界人口分布

特定時點人口在地理空間位置上的分布狀態。它是通過自然變動和遷移變動不斷調整的人口再分布過程的瞬時表現,也是人口動態變化的靜態映象。

人口有水平分布和垂直分布之分。前者是人口按陸地平面投影的地理位置分布的狀況;後者則是人口按海拔高度所在的分布狀況。世界人口的水平分布很不均勻,按緯度地帶來說,主要分布在20°~60°的範圍之內,除局部地區外,人口偏少,高緯度地帶更為稀少。按地區來說,亞洲東南半壁、歐洲以及北美洲東部是3個最大的人口稠密區,其人口數占世界人口總數的70%左右。其餘地區,除規模較小的密集區外,大都為人口稀疏區。按距海遠近來說,全世界有過半數的人口居住在離海岸線200公里以內的地帶,大陸腹地多為人煙稀少區域。垂直變化的總特點是人口隨高度的增大而減少。

人口分布還按各大洲、各國以及各級行政區域劃分。亞洲人口占世界人口的50%以上。世界上有 7個國家的人口在1億以上,其中中國人口到1990年7月1日達11.6億,占亞洲人口的1/3多,約占世界人口的22%。

分布特點

世界人口分布具有以下特點:

不平衡性

人口稀少 人口稀少

人口分布的最大特徵是不平衡性。就全世界而言,當前地球上只占陸地面積7%的地區,卻居住著全球70%的人口;全球90%以上的人口集中在不到10%的陸地上;而大陸上有35%~40%的土地基本上無人居住。就區域而言,各大洲和各國之間的人口分布也是不平衡的。亞洲陸地面積占全球的29.4%,但人口占60%(1980年)。在全世界160多個國家和地區中,人口1億以上的7個國家的總人口占世界總人口的55%以上。在各國內部的不同地區之間人口分布也很不平衡。如中國以黑河—騰衝一線為界,此線以東地區土地占全國的42.9%,人口卻占全國總人口的94.4%(1982年)。

分布規律性

人口分布在水平方向上,主要集中在北半球,北半球居住著地球上90%的人口,而南半球只有10%的人口,在北半球,人口又多集中在北緯20°~60°之間的溫帶和亞熱帶地區。人口分布還有集中於沿海地區的趨勢。人口分布在垂直方向上,大量集中在比較低平的地方,海拔高的地方人口相對稀少。

通常,中緯度、地勢低平和沿海位置對人口有明顯的吸引作用。現今世界人口的79.4%集中在北緯20~60°地區;世界海拔200米以下地區人口占全球的56.2%,海拔200~1000米地區人口占全球的35.6%;世界距海岸200公里以內地區雖只占全球陸地面積不足30%,但擁有世界總人口的一半以上;

時滯性

或惰性

人口分布往往明顯落後於生產力發展和經濟中心的轉移。其原因在於人口分布的變化依賴於自然增長率和淨移民率的時間積累效應,速度比較遲緩。只有在人口基數很少的新開發地區,移民因素才能立即產生顯著效果。全球、各國和各地區人口(現象)的分布特點及其形成條件的研究,幾乎構成人口地理學的全部內容。

影響因素

古城 古城

影響人口分布的因素有自然環境、經濟條件和歷史條件。自然環境對人口分布的影響,主要通過緯度、地勢地形和氣候反映出來。緯度過高或過低對人類生活都不相宜,高緯度地帶的限制尤為嚴酷。寒冷、土壤凍結、光照不足使土地得不到開發,迄今人類定居的北界大致與一月平均氣溫 -20℃的等溫線相合。地勢高、起伏大也妨礙人類居住。中緯度地帶居民多定居在地勢較低的地方,只有部分熱帶國家利用氣溫垂直遞減的規律,選擇一二千米以上的高原或山間定居。乾燥氣候和濕熱氣候都有礙於人口分布,隨著科技與醫學的進步,濕熱環境的不利影響正在克服,但乾旱的環境仍然是人口活動的重大障礙。自然環境提供了人口分布的地理框架,而人口分布的格局則決定於社會經濟條件。在前資本主義社會,農業是壓倒一切的生產部門,人口分布表現為土地依存型或農牧業依存型,相對分散而均衡,政治中心和文化中心常常集中大量人口。商品經濟的發展影響人口向城鎮集中,但在以農業生產為主的社會中,城市人口不占重要地位。人口密度的差異取決於土地肥力、土地利用方式(農或牧)、作物種類、灌溉條件、集約的程度等因素共同作用下的單位面積產量或載畜量。在資本主義社會和社會主義社會,工業、交通、商業、國際貿易的發展,使人口分布轉向工業依存型。在這一轉變中,工業是動力,交通運輸業是槓桿。工業在城鎮的集聚,相應地吸收著基本人口和服務人口,使鄉村人口源源轉入城鎮,城鎮體系逐漸形成,人口分布格局從散布型走向點、軸集中型。國際貿易的發展,更刺激了沿海港口城市的成長,促進了海岸帶人口的密集。

歷史條件也是影響人口分布的一個因素。歷史上人口長期增殖的結果,往往造成在開發較早、歷史悠久的地區,人口一般較多,例如舊大陸的人口密度比新大陸要高。人口分布的狀況,往往與歷史上的人口大遷移有關,由於遷移的背景不同,有時會產生奇特的分布現象。例如,阿爾及利亞境內冬冷夏乾的崎嶇山地,人口密度反而比全國平均數大幾倍的反常現象,就是歷史上異族入侵,迫使當地居民進山避難所造成的。

中國人口

當代分布

中國人口分布 中國人口分布

人口的分布受自然條件、經濟發展以及社會、歷史等因素的綜合影響與制約。地區經濟發展水平不一、致使中國各地的人口分布差異顯著。1、從東南沿海向西北內陸人口逐漸稀少。中國人口的分布極不均衡,絕大多數人口集中在東南部地區,西半部人口稀疏分散。如果自黑龍江省邊境的黑河市至雲南省邊境的瑞麗縣城劃一條直線,此線以東的面積約占全國的43%,人口卻為全國的94.3%,而該線西部面積約占全國的57%,人口只有全國的5.7%。

2、平原地區人口稠密,隨地勢增高人口漸少。中國人口分布除在水平方向上極不均衡外,在垂直方向上也呈現出平原區人口密集,由平原向周圍的丘陵、高原和山地,隨地勢增高存在人口遞減的規律。

3、人口絕大多數分布在鄉村。由於歷史的原因,至今中國的工業生產水平不高,城鎮化水平較低,城鎮人口比重小,農業在全國人民的經濟活動中仍然占據優勢,這是中國現階段的經濟特徵,也是當前生產力發展水平的標誌。這種情況對中國人口分布的基本面貌起了決定性的影響。

中國人口分布 中國人口分布

中國東部地區地勢低平,經濟發達,農村人口密集;而在西部地區廣布山地、少田缺水,農村人口稀疏。但鄉村人口呈面狀散布則是全國普遍的共同特點。

古代分布

原始社會時期,中國的人口分布主要集中在黃河流域的中下游地區,尤其是今河南北部、山西南部、陝西中部、東部以及山西中南部地區。長江三角洲和今山東中西部地區也有不少人口分布。

夏、商、周時期的人口分布依然如原始社會,集中在黃河中下游地區。今陝西中部、陝西南部、河北西南部、山東西部、河南大部分地區,是夏商周三代人口分布的稠密地區。

春秋戰國時期,黃河流域的人口繼續發展,人口密度也大為提高。在長江流域,雖然個別地方仍是無人區, 但也有一些地方成為人口集中區。 如楚都郢(今江陵)、壽春,吳都吳(今蘇州)等地。可見,人口密集地區逐漸從黃河流域向其他地區擴展。

東漢時期,人口也主要分布在黃河中下游地區。但整體而言,北方人口密度略有下降,而南方人口密度略有上升。東漢的人口分布有以下幾個特點:第一,關中平原及西北地區的人口密度下降。司馬遷說,西漢時關中地區人眾為天下三分之一。到東漢永和五年(140年),關中的右扶風(今鹹陽至寶雞地區)人口密度只有3.94人/平方公里,是西漢時的1/10。第二,江南地區的人口密度大幅上升。 如東漢與西漢相比, 零陵郡(今湖南零陵縣)戶增9倍, 口增7倍。 豫章郡(今南昌)戶增5倍,口增4倍。長沙郡(今長沙)戶增5倍,口增4倍。第三,中國南北方的人口數量及密度在逐漸縮小差距。

三國及東晉十六國時期,北方由於長年戰亂與割據,人口大量消減,人口分布較東漢稀少。而南方因社會穩定,人口大量南遷,人口增加不少,人口分布較為集中,密度也越來越大。如丹陽(今南京)、會稽(今紹興)、吳郡(今蘇州)、吳興(今湖州)等郡,是人口較多的地區。

隋朝時期,北方與南方的人口之比約為7比3,人口主要集中在黃河中下游地區。太行山以東之黃河兩岸諸郡是人口最為稠密的地區。

唐朝初的貞觀十三年(639年),北方與南方的人口比是5比6。 這時,人口主要集中在四個地區,即四川盆地、汾渭平原、華北平原及江南地區。四川盆地的平均密度為每平方公里25人,汾渭平原為30人/平方公里, 華北平原為4—5人/平方公里,今蘇南及浙江北部的江南地區則占有全國人口的1/8。隴山以西的西部地區, 每平方公里只有0.1—0.2人。唐代社會穩定,經濟發展,人口也有很大程度的上升。唐中期,北方人口與南方人口之比為6比5,北方人口密度大與南方。人口稠密的華北地區,人口占全國的2/5,平均每平方公里有35人。 到唐朝後期,人口的分布格局發生很大的變化,主要是南方人口超過了北方,人口密集在淮河以南及江南地區,這裡擁有全國人口的1/3,人口密度為每平方公里約25人。華北平原由於戰亂的關係,人口密度與唐初持平,關中及四川的人口密度也有不同程度的下降。南陽盆地、珠江下游及贛江、鄱陽湖地區為人口較稠密的地區。總之,唐代時以秦嶺淮河為界,北方的人口分布貞觀年間占46%,天寶年間占58%,元和年間占32%;而南方則分別為54%、42%和68%。中國長期以來人口分布北重南輕的大勢被南重北輕的新格局所代替。

北宋以來,中國的人口分布,南方在人口數量和人口密度上一直占據優勢。這種差異在不斷的拉大,直到晚清才停止。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