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參飲子
正文
人參飲子來源
《蘭室秘藏》卷中。組成
麥門冬0.6克 人參(去蘆) 當歸身各0.9克 黃耆 白芍藥 甘草各3克 五味子5個用法
上藥研為粗末,用水300毫升,煎至150毫升,去滓,稍熱服。主治
脾胃虛弱,呼吸氣促,精神短少,衄血吐血。配圖
相關連線
中藥方劑之人字類
方劑學,名處方,俗稱湯頭。是中醫在辨證論治中產生的一個處方,根據藥物的性能和相互關係,配伍而成,在同一張方劑中,藥物相同,配伍不同,所產生的方劑不同,故方劑學。 |
人參飲子,主要組成為麥門冬、人參等,用於脾胃虛弱,呼吸氣促,精神短少,衄血吐血。方出《蘭室秘藏》卷中。
方劑學,名處方,俗稱湯頭。是中醫在辨證論治中產生的一個處方,根據藥物的性能和相互關係,配伍而成,在同一張方劑中,藥物相同,配伍不同,所產生的方劑不同,故方劑學。 |
地黃飲子,中醫方劑名,別名地黃飲。為補益劑,具有滋腎陰,補腎陽,開竅化痰之功效。主治下元虛衰,痰濁上泛之喑痱證。舌強不能言,足廢不能用,口乾不欲飲,足冷...
方歌 處方 用法 簡介 方義防風飲子用於主治治倒睫拳毛。
方 名: 總 結: 編 號: 主 治: 歸 經:柴胡飲子是一種藥物,主要功效為治療傷寒發汗不解;或中外諸邪熱,口乾煩渴;或下後熱未除,汗後勞復;或骨蒸肺痿喘嗽,婦人余疾,產後經病。
製法一 製法二 製法三當歸飲子出自《重訂嚴氏濟生方》,方由四物湯合荊芥、防風、黃芪、白蒺藜、何首烏組成。適合於心血凝滯,內蘊風熱,皮膚瘡疥,或腫或癢,或膿水浸淫,或發赤疹瘩瘤...
藥物組成 用法用量 功能主治 古籍記載羌活飲子,中醫藥方,主治 風毒上攻,頭面發熱,頰赤唇焦,眼澀,鼻出熱氣,項背拘急。
香朴飲子,記載於《奇效良方》,主治大人小兒伏熱吐瀉,虛煩悶亂。
香朴飲子 【摘錄】玉竹飲子,出自中醫傳統藥方《張氏醫通》卷十五。用於痰水痰涎涌盛,咳逆喘滿。
正文 來源 組成 用法 主治治傷寒後嘔噦反胃及乾嘔不下食方。又方濃煮虎杖根,適寒溫以漬手足令至踝上一尺止。又方稻穣灰汁漬之。又方取好酒煮苦參漬之。又方豬膏和羊屎塗之亦佳。
蘆根飲子 正文 來源 組成 用法鉤藤飲子,又名鉤藤散、鉤藤飲。治小兒吐利,脾虛慢驚。
藥方介紹 配方原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