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十座古老影壁驚現京郊
一座座精美的影壁,體現了中國傳統建築尤其是磚雕建築工藝的精湛技藝。它們歷經風雨,沉睡在鄉間幾百年,
守護著一戶戶古老的宅院。然而,很多影壁正面臨著倒塌和拆毀的危險。近日,在北京城東郊,驚奇的發現了近十座保存完好的山西民間影壁,其雕刻工藝精美絕倫,堪稱傳統影壁建築中的珍品。這些山西民間的影壁為何會現身北京?它們背後又有著怎樣曲折的故事?這些影壁正安靜的佇立在位於北京東郊順義區的一座幽靜的庭院裡。當院門緩緩打開,進入到內院的瞬間,人們被眼前的一幕驚呆了。朝南的正對面是一座近六米高的影壁,其斗拱華麗而繁複,層疊著向外延展,這在磚雕工藝中極為罕見,由於磚體本身的材質厚重,這使得磚雕在大斗拱上少有作為。這座影壁的斗拱挑戰了磚雕斗拱的極限,非常難得。影壁的雕飾極為考究,上面刻著喜鵲登枝(喜上眉梢)、鷺鷥和蓮花(一路連科)、獅子滾繡球(好事在後頭)、龍、鳳等豐富多彩的民俗圖案,極為生動。在這座影壁的左右,是其餘的影壁,或高大華麗,或簡潔明快,每一塊青磚都體現了從清代到民國不同時期山西民間影壁建築的獨特魅力。它們歷經滄桑變幻,穿越時間和空間,和我們共同體會著現代社會的瞬息萬變。記者觀察了一下,這是一座占地大約九畝的寬敞院落,院內綠草萋萋,草地中心是一個小型的池塘,岸上的綠樹和紅花相映成趣,鬱鬱蔥蔥,散發出淡淡的植物清香。威嚴的影壁就座落在草地的四周,默默地守護著這片寧靜和安詳。
仔細看來,院子裡的草地並不平整,地勢有高有低,樹木和花草的分布也很隨意。只有散落在草地上的樹樁提醒記者,這樣一個不"規則"的院子並非天然而成,而是有意為之,可見設計上的匠心獨到。院子的主人叫張毅培,這些影壁正是張毅培的收藏。每個人活著都有個夢想,也許與金錢無關,與地位無關,與物質無關,或許它只是一個人內心最真實的情感訴求。張毅培的夢想就是蒐集這些精美的影壁。張毅培,設計師,油畫家,影壁收藏者。油畫科班出身的張毅培一直著迷於西方繪畫藝術,從未想過會和古色古香的影壁這樣親密的接觸。這種古老的建築藝術喚起了他對中國傳統文化的濃厚興趣,他沉迷在影壁所蘊含的深厚文化內涵中,苦心鑽研,樂在其中。然而,影壁的現狀令人擔憂。在山西,有些影壁因年久失修,面臨著倒塌的危險;還有些老宅院的影壁因宅院改造翻新而被拆除,這都讓張毅培痛心不已。對於張毅培來說,對影壁的收藏既是源於他對藝術的熱愛,也是一場文物的搶救。
以如意、柿子、萬字組成"萬事如意";以牡丹、鳳凰組成"吉祥富貴";以梅、蘭、竹、菊組成"四君子";以大象、寶瓶組成"太平有象";以牡丹、海棠組成"富貴滿堂";以壽字、蝙蝠組成"五福捧壽"等等。表達一種吉祥內容和美
好願望。其中"五福捧壽"中的五福是中國傳統最重要的觀念之一。《書經》記載:五福是:一曰壽、二曰富、三曰康寧、四曰修好德、五曰考終命。人們在追求幸福,長壽,康寧的同時,將具有良好的道德品質也算作人生的一大福氣,體現了人們追求身體健康的同時,同樣追求心心理健康的思想觀念。民間影壁的圖案形式豐富多彩,內容也兼收並蓄,裝飾中常常出現儒、釋、道三教內容並存的現象。常見的吉祥圖案中,道家神仙形象的出現最為普遍,福、祿、壽三星,明八仙和暗八仙等常被雕刻在影壁的顯要位置,以求神仙保佑。佛教法器 "八吉祥",也是磚雕裝飾的主要圖案之一,法器包括法螺、法輪、寶傘、寶蓋、蓮花、寶瓶、雙魚、盤長。民間相信"八吉祥"具有避凶趨吉、轉禍為福的能量。而像象徵君子品質的梅、蘭、竹、菊等裝飾是儒家思想的體現,儒家的理念還以文字形式出現在磚雕上,如"樹德"、"種德儲榮"、"積善"、"鳶飛魚躍"等,這裡面"鳶飛魚躍"四字在儒教中有著更深的含義,它出自詩經"鳶飛戾天、魚躍於澗"的詩句,一般的意義是表現大自然生機無限的妙景,但"中庸"中對此有這樣的解釋:老鷹高高地飛在天上,魚兒深深地游在潭中,是說中庸之道能上下明白貫通啊,君子奉行的中庸之道,是從普通男女的凡事中開始的,發展到它的最高境界,它就可能明了天地間一切事物。
影壁作為四合院中一座重要的建築元素,起著重要的作用,出於對風水的需要,幾乎大部分院落都建有一座影壁牆,當地人稱照壁,一般人家的影壁多無雕花,有錢人家的則精雕細刻,越是大戶人家就越講究它的樣式和雕工。在明清時期,奢華的建築雕飾一時成風,曾出現過大量的精美影壁。至今仍有一部分保存完好,在一些旅遊地區,如山西的王家大院,喬家大院等處都有不少雕刻精美的影壁。但民間絕大部分影壁就沒那么幸運了,上一個世紀的前半段,國家處於動盪不安的狀態,傳統老影壁大量被毀,日本侵華其間,對一些地區實行三光政策,燒毀了大量民間建築,磚材雖然不怕火,但房子一消失,影壁也保存不了多久。解放以後,富人階層被消滅,私產充了公,沒有人再需求精雕細刻的磚雕影壁,從事這一行業的工匠收起了刻刀工具,轉入了農業生產的大鍋飯。到了文革時期,紅衛兵回響毛主席"破四舊,立四新"的號召,走街串巷挨門挨戶地砸毀一切舊有的東西,雕刻著精美圖案的影壁,由於內容大都是一些琴棋書畫、五福臨門一類的東西,自然遭到紅衛兵用鐵鍬,木棍和石塊的伺候,這一時期,許多文物、古蹟、徹底從這個世界消失了,倖存下來的許多影壁也變得殘破不堪。隨著改革開放,農村經濟不斷發展,農民收入逐漸提高,手上有點錢的農民首先翻蓋房屋,很多人將房子蓋成了水泥貼白磁磚,預製板屋頂的新式建築。那些在文革當中倖存下來的影壁絕大部分被徹底當成了礙事的東西拆除了,這一時期消失的影壁遠比歷史上任何一個時期都要多。就影壁而言,新建的城市四合院和農村的宅院現在也缺少不了影壁,因為風水需要,只是形式上不那么講究了。農村的大量影壁現在都採用廉價的瓷磚貼面,因為它便宜。傳統雕工講究的青磚影壁,其實也只有富人才用的起。但我相信,磚雕這門古老的工藝作為一種藝術形式,一種語言,會隨著人們逐漸對傳統的回顧,重新在人們的生活中產生出新的作用。尤其是在裝飾領域,傳統材料工藝配合現代材料工藝,相互對比襯托,將會非常富有感染力,非常有裝飾效果,我想設計師們會從當中尋找到創造靈感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