背景
眾所周知,在傳統的計程車市場一直存在計程車公司這一“中介”,它長期占用了大量的車輛和號牌資源,以收取份子錢的形式,把資源出租給用車司機保證公司的利潤。這個份子錢就猶如員工每月的KPI考核,逼迫計程車司機們通過不停的載客來獲取更高的收入,正所謂“羊毛出在羊身上”高昂的運營費用最終引發了司機不合理載客以及亂收費的怪象,拉高了整體行業的消費水平,導致了中國的整體計程車市場的費用一直居高不下。
國內最早的打車軟體的出現,可追溯到2010年9月:“易到用車”正式上線。它脫胎於2009年出現在美國的打車軟體Uber。
Uber最早面向的是個人閒置的高端私家車,主要是各種豪華車型以及SUV。直到2012年9月,Uber才開始支持計程車。
自2011年底2012年初,打車APP因被視為移動網際網路中商業模式最可期待的服務類應用程式之一,資本的不斷湧入助推了各種打車軟體蜂擁出現。
2013年到2014年之間,因為行業從業者眾多,掀起了一場砸錢補貼搶占市場份額的風暴,移動網際網路行業的“用戶體驗”,在這個行業里幾乎等同於變相的價格戰。
2015年,亦強APP打車軟體正式上線,通過優惠券補貼的方式,加入了APP打車軟體的熱浪之中。
1月23日,央視四套在今日中午的《中國新聞》再次分析了目前國內打車App市場。此前,打車App曾因政策阻礙問題首上《新聞聯播》,而被報導不久後,各地嚴政逐漸放鬆。而此次再談打車App則聚焦至打車軟體身後巨頭支付戰。
目的
正是在傳統計程車行業中讓消費者們體會到的被掌控感,給了打車共享經濟萌芽的機會。亦強打車APP的設計是根據C2C的原則,將車主和消費者直接聯繫起來。無論是你私家車主,還是計程車司機,只要安裝並註冊了打車APP就可以接單,避免了各項中間環節,充分利用了車輛的空閒時間和空間。這符合移動網際網路時代去中介化的特質,去掉了等候費,空駛費等這些項目。打車APP紛沓至來,對傳統計程車行業存在的弊病進行了一次重大的改善。
功能
亦強打車APP乘客端的核心功能為實時定位、一鍵叫車、專車分類、預估價格、線上支付、訂單評價/投訴,司機端則包含註冊司機、接受派單、申請改派、個人中心、我的錢包等功能。
核心功能
(1)註冊
通過輸入手機號碼獲得驗證碼再設定密碼註冊;
(2)登錄
通過賬戶密碼或手機簡訊動態碼登錄;
(3)個人資料
個人資料里中設定個人信息、修改密碼等功能,司機端則有車牌號碼信息;
(4)訂單詳情
乘客端顯示以往所有已完成行程、已取消行程、正在進行中的行程詳情,包括日期、時間、出發地、目的地、費用、司機聯繫方式、對司機的評價等,可編輯我的行程,刪除不需要的記錄。
司機端顯示過去所有訂單,有已結束訂單和正在進行的訂單詳情,包括具體日期、時間、乘客手機號碼、乘客起始點和目的地、車費金額、支付時間、訂單編號。
(5)推薦獎勵
通過二維碼分享好友下載獲得獎勵。
(6)我的錢包
乘客端顯示賬戶餘額、優惠券金額以及優惠券有效期。
司機端通過APP獲得的總收入,包括可提現金額、已收現金、服務費;顯示所有交易明細,按時間先後排列;可點擊提現,選擇提現到支付寶、微信、銀行卡。
(7)其他設定
幫助與反饋、法律條款、關於我們,可選擇點擊退出登錄等。
使用流程
乘客端功能流程
(1)軟體自動定位到附近上車點,再由乘客輸入出發點和目的地,確認訂單開始叫車;
(2)等待司機接單後,顯示司機的聯繫方式,在開始行程前可以取消訂單;
(3)司機到達乘客的上車點則開始行程,行駛過程中會看到行車路線以及路費和時間費用的計算;
(4)到達目的地後,乘客可以通過選擇線上支付或者現金支付的方式支付車費,然後可以選擇對司機做出相應的評價。
司機端功能流程
(1)在APP上選擇“出車”,系統會給司機派單,司機選擇接單或者要求改派;
(2)接單後司機聯繫乘客,根據導航位置出發去接乘客;
(3)到達乘客位置後點擊已到達乘客上車地點,接到乘客後開始行程,到達目的地後結束行程;
(4)系統自動計算路程費用,乘客付款後收到提示;
(5)在“我的錢包”里提現通過平台獲得的費用。
市場
根據EnfoDesk易觀智庫產業資料庫最新發布的《中國打車APP市場季度監測報告2014年第3季度》 數據顯示,截至2014年9月,中國打車APP累計賬戶規模達1.54億,此外,截至3季度,線上打車服務覆蓋658個城市。
相比易觀智庫2014年第2季度的數據,3季度起打車APP的人均啟動次數均有所提升,顯現出了在客戶端APP黏性的提升,表明此前利用對乘客和司機的補貼來培養市場的方式已初見成效。快的打車的活躍用戶人均啟動次數為15.82次,滴滴打車則為12.55次。
用戶黏性的上升證明打車APP廠商的創新探索有效提高了用戶的參與度:在市場推廣層面,打車廠商利用新媒體渠道向用戶發放紅包福利,獲取新用戶資源的同時鞏固老用戶;在業務層面,豐富其服務內容,打車APP通過建立積分商城,與眾多商家進行合作已經開始了對於城市用車O2O模式的探索。通過這些手段,打車APP可以有效保證用戶黏性的同時,還有望進一步實現流量變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