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種中文名:亞洲假鱗毛蕨
種拉丁名:Lastreaquelpaertensis(Christ)Cop.
科拉丁名:Thelypteridaceae
屬中文名:假鱗毛蕨屬
屬拉丁名:Lastrea
中國植物志:4(1):026
形態特徵
植株高(40-)70-105厘米。根狀莖短,直立或斜升,密被鱗片,鱗片亮棕色,卵狀長圓披針形,先端漸尖並具小棒形腺體,全緣。葉簇生;葉柄長10(20)-30厘米,粗3-5毫米,基部褐棕色,向上為深禾稈色,連同葉軸被有較密的鱗片;鱗片亮棕色或淺棕色,卵形、披針形和線形,頂端均具腺狀頭;葉片長(13)50-70厘米,中部或中部以上寬達(10-)20-30厘米,長圓狀倒披針形,先端長漸尖並羽裂,向基部漸變狹,二回羽狀深裂;羽片20-35對,對生或上部的互生,下部3-4對漸次縮短,基部一對呈三角狀披針形;中部羽片長(5-)10-15厘米,基部寬1-2.5厘米,先端長漸尖,基部平截,羽狀深裂幾達羽軸;裂片多數,基部一對最長,三角狀長圓形,圓鈍頭,邊緣全緣或淺波狀,常向下反卷。葉脈分離,側脈單一或在中部以上分叉,伸達葉邊。葉草質,灰綠色,沿羽軸有淺棕色的線形鱗片及灰白色的短柔毛混生,其餘光滑。孢子囊群圓形,生於側脈中部稍上處,較近葉邊;囊群蓋圓腎形,棕色,膜質,通常邊緣具腺毛狀小突起。孢子具細顆粒狀紋飾。
染色體
2n=68。
本種提示
本種在形體上頗似產於歐洲、北美和亞洲西部的Lastrelimbosperma(All.)Ching,但羽片下面不具腺體,羽軸中部以上及主脈下面無毛,葉的質地稍厚。可能為兩個地理亞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