錫金假鱗毛蕨
錫金假鱗毛蕨,產雲南(貢山縣,高黎貢山,西哨房)。生亞高山針葉林下溪溝邊,海拔3100米。本種原產錫金,近年為雲南大學朱維明先生採得。
基本信息
- 中文學名:錫金假鱗毛蕨
- 外文名:Lastrea elwesii (Hook. et Bak.) Bedd.
- 拉丁學名:Lastrea elwesii
- 界:植物界
- 族:金星蕨族 Trib. Thelypterideae
- 門:蕨類植物門 Pteridophyta [傳統系統]
- 亞門:真蕨亞門 Filicophytina [秦仁昌系統]
- 綱:薄囊蕨綱 Leptosporangiopsida [秦仁昌系統]
- 目:水龍骨目 Polypodiales [秦仁昌系統]
- 科:金星蕨科 Thelypteridaceae
- 屬:假鱗毛蕨屬
- 種:錫金假鱗毛蕨
- 命名者及年代:(Hook. et Baker) Bedd.
- 分布區域:雲南
基本信息
植株高35-45厘米。根狀莖橫走,連同葉柄基部被棕色的卵形薄鱗片。葉疏生,葉柄長30-32厘米,基部黑褐色,向上達葉軸為亮棕禾稈色,背面幾光滑,腹面沿縱溝有微短毛;葉片長30-32厘米,中部以上寬5-7厘米,倒披針形,漸尖頭,向基部逐漸變狹,二回羽裂;羽片約10對,中部以下的逐漸縮小,對生或互生,基部一對圓耳狀,長寬各約5-8毫米,中部羽片互生,平展或略向上彎,長3-4.5厘米,寬8-10毫米,羽裂達2/3;裂片長約5毫米(基部上側一片略較長),寬4毫米,舌狀,圓鈍頭。葉脈上面下凹,下面稍突出,側脈單一或分叉,每裂片3-4對,均伸達缺刻以上的葉邊。葉紙質,乾後上面褐綠色,下面灰綠色,兩面無毛,下面被較多的橙黃色腺體。孢子囊群生單一小脈或分叉的上側一脈的頂部;囊群蓋膜質,棕色,無毛,宿存。
金星蕨族植物
金星蕨族(拉丁名:Trib. Thelypterideae Ching),是金星蕨科的一個族,共有邊果蕨屬、鉤毛蕨屬、方稈蕨屬、假鱗毛蕨屬、茯蕨屬、 針毛蕨屬、龍津蕨屬、凸軸蕨屬、金星蕨屬等屬。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