喜馬拉雅茯蕨

喜馬拉雅茯蕨

喜馬拉雅茯蕨,金星蕨科茯蕨屬植物,高5厘米左右,葉簇生,葉柄長達20厘米。生岩石邊蔭處或陡坡上,分布於我國西藏地區,印度北部亦有分布。

基本信息

名稱

喜馬拉雅茯蕨

植物特徵

植株高4-5厘米。根狀莖短而直立。葉簇生;葉柄長達20厘米,下部為灰禾稈色,密被柔毛並有一二紅棕色、披針形、有毛的鱗片,向上為禾稈色,有光澤,近光滑;葉片長2
幫助大家認識 喜馬拉雅茯蕨幫助大家認識 喜馬拉雅茯蕨
2-26厘米,寬6.5-8厘米,披針形,漸尖頭,基部不變狹,一回羽狀;羽片12-16對,對生(向上的互生),斜展,無柄,下部2-3對相距2-2.5厘米,分離,其上各對較接近,多少與葉軸合生,中部的長3-3.5厘米,寬約1厘米,披針形,短尖頭或急尖頭,基部平截,對稱,羽裂深達1/3;裂片6-8對,卵形,斜展,有倒三角形的缺刻分開。葉脈明顯,每裂片有側脈3對,斜向,基部一對出自主脈基部以上,均伸達缺刻。葉草質,乾後褐綠色,羽片上面有疏生的針狀毛,下面和葉軸滿布柔毛。孢子囊群線形,沿側脈中部著生,彼此分開,孢子囊體上近頂處有3-4根長剛毛。

地理分布

雲南西北部(瀾滄一怒江分水嶺麗江貢山)、西藏(定結)。生岩石邊蔭處或陡坡上,海拔2100-2500米。也產印度北部(Chamba State)和喜馬拉雅西北部,海拔1800米。
喜馬拉雅茯蕨喜馬拉雅茯蕨

金星蕨族植物

金星蕨族(拉丁名:Trib. Thelypterideae Ching),是金星蕨科的一個族,共有邊果蕨屬、鉤毛蕨屬、方稈蕨屬、假鱗毛蕨屬、茯蕨屬、 針毛蕨屬、龍津蕨屬、凸軸蕨屬、金星蕨屬等屬。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