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羽金星蕨

大羽金星蕨,形體較大,植株高達75厘米,特產於廣東增城、南崑山地區。

基本信息

基本信息

中文學名:大羽金星蕨(變種)(種子植物名稱)
拉丁學名:Parathelypteris chingii Shing et J. F. Cheng var. major (Ching) Shing
門:蕨類植物門
綱:薄囊蕨綱
目:水龍骨目
科:金星蕨科
屬:金星蕨屬

形態特徵

與原變種的區別在於形體較大,植株高達75厘米;下部羽片具短柄,羽軸和葉脈下面疏被長針毛外,還密被短毛;葉軸上面密生剛毛,下面疏被灰白色的細長針狀毛。
本變種的孢子兩面型,圓腎形,周壁具褶皺,其上的網狀紋飾不明顯,表面具稀疏小刺。
(資料來源:中國植物物種信息)

產地分布

特產於廣東(增城,南崑山)。生山腳林下陰濕處。

金星蕨族植物

金星蕨族(拉丁名:Trib. Thelypterideae Ching),是金星蕨科的一個族,共有邊果蕨屬、鉤毛蕨屬、方稈蕨屬、假鱗毛蕨屬、茯蕨屬、 針毛蕨屬、龍津蕨屬、凸軸蕨屬、金星蕨屬等屬。

金星蕨屬植物

金星蕨屬是中、小型陸生植物,稀生於沼澤、草甸。全屬約60種,泛熱帶分布。主要分布與亞洲東南部的熱帶和亞熱帶山區。中國現知有24種、6變種,主產長江以南各省區。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