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生平

1929年加入蘇聯共產黨。1919年參加蘇軍。畢業於中央流體動力研究所飛行學校(1932)和總參軍事學院(1950)。
國內戰爭時期為步兵第59團偵察員。1920年9月復員,在下諾夫哥羅德工作和學習,1924年被派往蘇聯人民委員會國家政治保全總局機關工作。 1925年10月起在莫斯科軍區國家政治保全總局特別處工作1930年8月在阿拉木圖工作。1931年12月在重工業人民委員部工作,同時在航空俱樂部學習。飛行學校畢業後獲得駕駛員職稱,轉到民用航空總局工作。1934年9月任重型飛機特別支隊支隊長。1938年任民航機長。參加過哈拉哈河地區作戰(1939)和蘇芬戰爭(1939—1940)。1941年2月任空軍遠程轟炸航空兵第212團團長。偉大衛國戰爭伊始,該團飛行員即對敵人深遠後方的目標進行了轟炸。1941年8月任直屬最高統帥部大本營的遠程轟炸航空兵第8l師師長。他指揮並親自參加該師對柏林、柯尼斯堡、但澤、普洛耶什蒂等地目標的轟炸。1942年2月被任命為遠程航空兵司令。任職後更加顯露出他作為空軍領導人的才幹。遠程航空兵在他指揮下成功地完成了許多複雜戰鬥任務。 1944年12月他任由遠程航空兵改編的空軍第18集團軍司令。該集團軍在東普魯士、維也納、柏林及其他戰役中曾執行轟炸敵人深遠後方,支援地面部隊,援助南斯拉夫愛國者等任務。偉大衛國戰爭後,任遠程航空兵司令,以後繼續在空軍擔任領導職務。1953年退入預備役。蘇聯第二屆最高蘇維埃代表。獲列寧勳章2枚,紅旗勳章3枚, —級蘇沃洛夫勳章3枚,紅旗勳章1枚,獎章及外國勳章多枚。
個人作品
《遠程轟炸航空兵》載《十月》1969年第7期,1970年第5期 ,1971年第9,11期,1972年第7期。
蘇聯元帥大搜羅
蘇聯,作為第一個社會主義國家,二戰時期戰功赫赫,冷戰時期又是唯一能與超級大國美國相抗衡的另一個超級大國,其從1917年十月革命勝利到1991年解體,歷經了75年,中間湧現了許多傑出的元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