概念
1、經穴名。在上肢者稱手五里,屬手陽明大腸經。在下肢者稱足五里,此處之脈動,為古代三部九候診法中“下部天”的測按部位,以候肝氣,屬足厥陰肝經。2、經穴別名,出《針灸甲乙經》,即勞宮。
解讀
五里是針灸常用穴位之一,按部位分為手五里與足五里。穴位名由來有兩種說法,一是《內徑》云:“地有五里”。里與理俱通,即理其內,俾使達於外也。二是所處之地而言,就手五里而言,以其所處地位,在曲池上三寸之處,若自肘尖向上量之,適得五寸,以古說一寸為一里計之,古名五里。另有說法五里即勞宮穴別名,詳解如下。
中醫套用
1、手五里
命名:里,指居言;穴在天府下5寸,正居大脈中央,故名。
類屬:歸手陽明大腸經。
定位:在曲池與肩髃的連線上,曲池穴上3寸處。
局部解剖:在肱橈肌起始部,肱三頭肌前緣;深層為橈側副動脈;分布有前臂背側皮神經,深層為橈神經。
功效:舒筋活絡,祛瘀散結。
主治:肘臂攣急,疼痛,瘰癧,咳嗽,吐血,嗜臥身黃,瘧疾。
穴解:本穴位於肘關節外上方,具有舒筋活絡、通利關節、祛風止痛之功,主治肘臂攣急、肘臂疼痛等。如配曲池、外關、合谷、手三里治肘臂攣急、疼痛。《針灸資生經》:五里、天井、下廉,治臂肘痛。
本穴具有疏散風熱、化痰散結之功,主治瘰癧、瘧疾等。如配曲池、少海、支溝、足臨泣治痰瘀凝結瘰癧;配支溝、曲池、大椎、液門治瘧疾。
大腸與肺相表里,本穴歸於手陽明大腸經,有宣肺瀉熱、涼血止血之功,主治咳嗽吐血等。如配中府、尺澤、孔最、肺俞治療咳嗽吐血。
本穴可治療嗜臥身黃等。如《針灸資生經》:五里、大鐘、照海、二間,治嗜臥。
刺灸法:直刺0.5-0.8寸,可灸。
針感:酸麻脹向上臂及前臂放散。
2、足五里
命名:穴當箕門上5寸,與手五里相對而言。
類屬:歸足厥陰肝經。
定位:曲骨穴旁開2寸,直下3寸。
局部解剖:有內收長肌,內收短肌,有股內側動脈淺支,分布有閉孔神經淺支和深支。
功效:清熱利濕,調理下焦。
主治:少腹脹痛,小便不通,陰挺,睪丸腫痛,嗜臥,四肢倦怠,頸癧。
穴解:本穴歸於足厥陰肝經,具有清熱利濕、消腫止痛之功,主治小便不通、小腹脹痛、睪丸腫痛等。《甲乙經》:少腹中滿,熱閉不得溺,足五里主之。本穴配中極、膀胱俞、陰陵泉、三陰交治濕熱蘊結膀胱小便不通、小腹脹痛;配中極、下髎、血海、三陰交、蠡溝治濕熱下注睪丸腫痛。
本穴具有健脾法濕、益氣化痰之功,主治嗜臥、四肢倦怠等。如配脾俞、足三里、二焦俞、陰陵泉治痰濕困脾嗜臥、四肢倦怠。《千金方》:五里、三陽絡、天井、厲兌、三間,主嗜臥,四肢倦怠。
本穴位居陰下,具有益氣升陷之功,主治陰挺等。如配足三里、三陰交、百會、氣海治脾虛陰挺。
此外,本穴還治療頸癧等。
刺灸法:直刺0.5-0.8寸,可灸
針感:酸脹向小腹及陰部放散。
3、勞宮穴
命名:手掌為操勞的要所,穴在掌心,故名。
類屬:歸手厥陰心包經,為心包經滎穴。
定位:掌心橫紋中,第三掌骨的橈側,屈指握拳時中指指尖所點處。
局部解剖:在第二、三掌骨間,下為掌腱膜,第二蚓狀肌及指淺、深屈肌腱,深層為拇指內收肌橫頭的起端,有掌間肌,有指掌側總動脈,分布有正中神經的第二指掌側總神經。
功效:清心開竅,瀉熱止痙。
主治:中風昏迷,中暑,心痛,癲狂,癇症,口瘡,口臭,鵝掌風。
穴解:本穴歸於手厥陰心包經,心包為心之外衛,代心受邪,故有清心化痰、開竅醒神之功,主治中風昏迷、中暑、癲狂、癇症等。如配人中、十二井、太沖、豐隆治中風昏迷;配人中、十宣、百會、曲澤、委中治中暑昏迷;配人中、上脘、大鐘、太沖治痰火擾心狂症;配身柱、本神、豐隆、鳩尾、太沖治風痰癰症。《針灸資生經》:勞宮、大陵治喜笑不止。
本穴為手厥陰心包經的滎水穴,具有清心瀉熱、消腫止痛之功,主治口瘡、口臭、鵝掌風等。如配金津、玉液、內庭、少澤治心脾積熱口瘡、口臭;《千金方》:勞宮、少澤、三間、太沖主口熱,口乾,口中爛。《針灸資生經》:勞宮、大陵治心悶,瘡痍。
本穴有活血祛瘀、通脈止痛之功,主治心痛等。如配膻中、巨闕、膈俞、陰郗、心俞治瘀血心痛。
刺灸法:直刺0.3一0.5寸,可灸。
針感:局部酸脹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