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通宮

五通宮

五通宮位於福建省詔安縣霞葛鎮五通村。明永樂[明朝]元年(1403)始建,萬曆二十八年(1600)、清康熙十八年(1679)擴建。坐北朝南,主體建築為單檐歇山頂式。現台灣五十餘處五通宮,皆以詔安五通宮為祖廟。

基本信息

簡介

五顯大帝五顯大帝
五通宮位於福建省詔安縣霞葛鎮五通村。明永樂元年(1403)始建,萬曆二十八年(1600)、清康熙十八年(1679)擴建。坐北朝南,主體建築為單檐歇山頂式。現台灣五十餘處五通宮,皆以詔安五通宮為祖廟。五通宮供奉的神明是《南遊記》傳說中降妖伏魔、為民除害的“華光天王”,俗稱“五顯靈官大帝”或“五顯大帝”。
“五顯大帝”是靈山佛祖座前的“燈火精”,觀音菩薩送其投胎之前,佛祖賜予“五通”(即一通天,天中自行;二通地,地中自裂;三通風,風中無影;四通水,水中無礙;五通火,火里自在)和一個“天眼”(可見三界),法力無邊。“所以我們現在看到的五顯大帝神像,無論是大陸或台灣的,都是三隻眼。”

奉祀

兩岸信眾聯拜五顯大帝兩岸信眾聯拜五顯大帝
霞葛與台灣的“五顯大帝”信仰淵源由來已久。“早在明朝末期,黃氏十二世祖的第四子黃保存,到台灣彰化縣埤腳莊創業時,就隨身帶去五顯大帝香火在家中設壇供奉。後來保存公家運順利,事業有成,周邊村民深感‘大帝’靈感,紛紛集資建成了‘第一個五通宮’,就是現在的埤腳五通宮。”黃井閩介紹說,後來更有其他縣、市的信徒陸續到埤腳五通宮恭引五顯大帝香火,在當地再建造廟宇奉祀。
據不完全調查,截止目前,已有彰化、屏東、雲林、宜蘭花蓮台北等18個縣市建了52座“五通宮”,或“五顯宮”,或“五賢宮”。儘管名字各異,但都供奉同一尊神祗“五顯大帝”,同於每年農曆九月廿八日,舉行盛大的五顯大帝“誕辰慶典”。
台灣信眾對五顯大帝的頂禮膜拜、對大陸祖廟的瞻仰懷思,並沒有因兩岸的阻隔而有絲毫減退。早在1984年的農曆九月十三日,彰化縣埤腳五通宮的善信就想出了“遙祭接天香”的創舉。他們把本宮中的五顯大帝金身恭請到台南市鹿耳門“天后宮廣場”,備辦牲禮、果品,請道士,面朝大陸做法事,遙祭霞葛祖廟五通宮的五顯大帝;然後接回“天香”,在本宮虔誠奉祀。各地的五顯信士欣聞,踴躍參與,有五千多人到場,陣容龐大,盛況感人。這一“遙祭”盛舉持續了三年。

文物保護

五通宮於二○○九年十一月十六日被福建省政府列入第七批省級文物保護單位。其保護範圍,涵蓋古遺址、古墓葬、古建築、石刻及造像、近現代重要史跡及代表性建築等。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