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塔簡介
五花寺塔,位於 宜陽縣三鄉村北,連昌河畔,漢山腳下的連昌宮遺址上。五花寺其餘建築已不存在,僅餘此塔。五花寺塔實際修造年代不詳,舊志記為唐塔,但有關人員鑑定為宋代遺作,為省級文物保護單位。建築特點
五花寺塔矗立在連昌河西岸,是黃河流域現存最古老的磚砌佛塔,在建築、繪畫、雕塑上有很高的學術價值。塔起九級,高十一丈九尺九寸,青磚結構,八角密檐。底部周長31米,塔體外部下層以石條築砌,一二層以上,每層皆先用條磚一層出線,線上置斜磚,其上以疊塑十二層為檐,出際在1米左右,在一、三、四、六層正南面均設有假門,門兩側裝磚刻浮雕力士或菩薩畫像,刀法洗鍊,線條流暢,形象肅穆。這種裝飾在一般塔上十分罕見,有較高的研究價值。這座磚石結構、八角密檐式的古塔,底部周長31米,塔體外部下層以石條築砌。每層斜角處向外伸出一根木頭,原來掛有鈴鐺,可惜木頭已經朽了,鈴鐺早已不在,“風吹鈴鐺響”只能成為記憶中的風景。塔的第一層、第三層、第四層、第六層正南面均設有假門,第二層為真門。門兩側裝飾著磚刻浮雕力士或菩薩畫像,刀法洗鍊,線條流暢。
歷史變遷
據三鄉東村的村民介紹,當初的五花寺規模比較大,寺院山門和少林寺的山門造型一樣。後來,在扒廟建校和搞水利基本建設運動中,五花寺被拆毀了,現在五花寺其他建築已經蕩然無存,只剩下一座孤零零的古塔。五花寺塔的建造年代,成了一個難解之謎。《 宜陽縣志》這樣記載:塔實際修造年代不詳,舊志記載為“唐塔”,但經有關人員鑑定為宋代遺存。三鄉鄉文化站站長劉福亞說,縣誌中所說的“有關人員”省的一位著名專家,數年前他來此考察後,根據此塔為磚木混合結構的建築特點,推斷五花寺塔為宋塔。可是,66歲的馮振偉認為,五花寺塔應是唐塔。馮振偉在五花寺塔附近居住,原是一名國家幹部,退休後專心研究當地的歷史文化。他說,他查閱了大量古塔資料,印象最深的是一本名為《古塔》的書。該書收錄了國內97座古塔的資料,遺憾的是沒有五花寺塔。該書介紹說,唐代以前的塔為磚木混合結構,唐代以後就沒有這種結構的塔了,所以馮振偉認定:磚木混合結構的五花寺塔是唐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