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件概要
作為世界文化遺產,承德避暑山莊及周圍寺廟以其精妙絕倫的建築風格,深厚的文化底蘊,聞名於世。然而,在修建避暑山莊及其周圍寺廟時,專為其提供磚瓦琉璃的五窯溝皇家古窯,如今卻破壞嚴重,行將成為歷史的記憶,消逝在人們的視線中。由於周圍村莊拆遷,古窯遺址周邊大量的磚瓦琉璃構件,正在被兜售。
文物成堆兜售
由於身體不適,今年蘭義和老人和老伴王樞坤,已經有大半年沒去過五窯溝古窯遺址了。作為當地對五窯溝研究最全面的專家,十幾年來,為了保護、傳承、記錄下五窯溝的今昔,蘭義和老人和老伴幾百次來到這裡做調查研究,五窯溝遺址也成為老人晚年最為掛念的事情之一。
10月7日,身體好轉後,兩位老人再次來到了位於承德市安遠廟以東約2公里的五窯溝村。眼前的一切讓老人唏噓不已,“村子拆遷了,窯址破壞的更嚴重了。”蘭義和告訴記者,五窯溝皇家古窯是避暑山莊及其周圍寺廟的“搖籃”,它所蘊含的歷史文化價值不言而喻。然而,五窯溝並未得到應有的保護,常年的風吹雨淋,加上農民耕田建房過程中的破壞,與窯址相關的遺蹟在慢慢消逝。“我找過文物部門不下幾十次,但從沒有見到對五窯溝採取什麼實質性的保護措施。”儘管一次次的奔走呼籲都石沉大海,但無奈傷心中的老人仍用自己的方式保護著五窯溝遺址,一本圖文並茂的關於五窯溝研究的書籍即將出版,也許這本書是老人現今唯一能夠實現的對五窯溝保護所能做的努力了。
而最近一次的踏訪,幾乎讓老人看到了從不願構想的一幕——“五窯溝將要消逝了”。僅存的窯口破損嚴重,行將坍塌,許多用來修建農房圍牆和房基下遺存的磚瓦琉璃構件,因為村莊的拆遷,也正在被人兜售。
蘭義和告訴記者,踏訪當天,他們遇到幾位自稱來自北京故宮博物院的人。“他們是專門來看五窯溝的,他們說這個窯址在中國是獨一無二的,但五窯溝的現狀讓他們觸目驚心。”蘭義和說,那天他們在一農戶家門口看到一堆琉璃構件,其中一些構件自己都是第一次見到。“這一堆要價3500元。”蘭義和說,最後一共120多件,被來自北京的幾個人以2500元買走,“他們租了一輛貨車拉回了北京,不過他們說如果今後承德修建博物館,還會無償從回來。”
通過了解,蘭義和還得知,最近五窯溝遺址經常有外地人光顧,“一些村民說,有些外地人正在讓人蒐集各種磚瓦琉璃件,有多少要多少。有些琉璃構件已經還被放到一些店鋪內進行銷售。”蘭義和告訴記者,這些文物一旦散落各地,很難再能蒐集回來,“這對於國家,對於承德來說都是巨大的損失。”然而,這一無形的損失,卻未引起相關部門重視。
破損的遺址
2010年10月21日上午10時,記者來到了五窯溝皇家古窯遺址。原來包圍遺址的村莊已近被拆遷完畢,一些村民正在廢墟上整理磚瓦。看到有外人到來,一位正在清理房基的村民問到:“是來找瓦片的吧!”
據村民介紹,現在舊磚瓦琉璃構件已經很少了,“每天都會有人來,被外地人買走不少。今天你是第一個來的。”這位村民告訴記者,此前村里到處可以看到完整的琉璃構件,“有整個的龍頭,有拼起來的龍頭,這么說吧,只要避暑山莊外八廟裡有的,這裡都有。”該村民指著不遠處僅存的三孔窯口說,“勾機拆房時,有人想用勾機把窯口拆了,想看看裡面有沒有琉璃瓦片。剛拆了一點,讓村民給制止了,要不然真就一點不剩了。”村民們告訴記者,儘管大家都知道五窯溝是文物,但整日為生計忙碌的村民們無暇考慮怎樣去保護,“何況政府都不怎么管呀!”
據蘭義和老人介紹,1997年時,這裡仍能找到23孔窯口,但隨著村莊的不斷擴建現在僅保留下3孔窯口。“當時村里到處都可以看到許多以前燒制的成品和半成品,村民們都用來修圍牆蓋豬圈了。”記者在僅存的3孔窯口處看到,最東側的窯口已經坍塌,最西側的窯口也出現許多裂縫,現在靠一根木棍支撐。
歷史
五窯溝何時建成、何時停產,史料中沒有明確記載。多年來,通過文獻記載、建築物、遺址區域內的諸多實物遺存,初步推斷五窯溝曾生產了近200年。蘭義和老人說,“聖祖(指康熙)朱批”上諭的記載,對考證五窯溝起源年代非常重要。1702年8月25日,康熙傳諭工部,對熱河上營“差官劃界布樁,此後禁斷行獵、放牧”,並進一步諭稱,“著于山東、直隸招延工役,近於圍場伐運木植,茲地選山採石,預修窯場。”乾隆四十年(1775年)曾有一道內務府奉旨查普樂寺下磬錘峰磚窯的奏摺,所說地址與五窯溝遺址地址吻合。
2002年10月16日,避暑山莊復建水心榭南北兩端木牌坊時,蘭義和在碎石殘磚中偶然發現了11塊上有“窯印”的殘磚,其中兩塊字跡完整清晰,分別有“新樣”和“興隆窯記”字樣,這與他在五窯溝收集的兩個窯印一模一樣。蘭義和在對諸多資料實物推斷的基礎上,認為五窯溝在1709年前已經開始生產。而對於五窯溝停產的時間點,蘭義和判定為“辛酉政變”時期的鹹豐十一年(1861年)前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