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性各別

五性各別指的是佛教用語。指的是一種宗教的人性等級說,為大乘佛教瑜伽行派主張。認為眾生先天內在本性有五種。(1)定性聲聞;(2)定性緣覺;(3)定性菩薩。以上三種,統稱為“三乘”,屬於此類種性者,經過一定的修行實踐,能夠達到佛教所說相應的羅漢、辟支佛、菩薩等果位。(4)不定種性,具有三乘本有種子,但能達到什麼果位則“不定”,要依據修行的具體情況。(5)無性有情,即無種性,只能沉淪生死苦海,永遠得不到佛教所說的解脫。

差別不等的五種性是由眾生阿賴耶識中所藏的種了所決定,是先天具有的,永遠不變更。五性中前三性先人具有善性,是經過一定的修行和宗教實踐實現佛教理想的根據。而第五種性則生來不具善性,是天生的惡人,不能成就佛果。後成為中國佛教法相宗的基本宗義。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