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教

五教

出處:《書·舜典》:“汝作司徒,敬敷五教。”

五教釋義

⒈廣東、廣西、湖南、河南《辭源》修訂組,商務印書館編輯部:《辭源》(修訂本)(第一冊),北京:商務印書館,1979年7月修訂第一版,P136.
五教:一、五種封建倫理道德,即父義、母慈、兄友、弟恭、子孝。《·舜典》:“敬敷五教在寬。”《左傳·桓六年》:“故務在其三時,修其五教。”
二、書名。《新唐書·藝文志》子部《儒家類》有《五教》五卷,三國蜀譙周撰。《舊唐書·經籍志》作《譙子五教》。《北史·蘇威傳》:“平陳之後,牧人者……無長幼悉使誦五教。”今佚。
三、佛教華嚴宗的分派。唐法藏《五教章》一《分教開宗》:“聖教方差,要唯有五:一、小乘教,二、大乘始教,三、終教,四、頓教,五、圓教。”
⒉舒新城、沈頤、徐元誥、張相主編:《辭海》(上),北京:中華書局,1981年第1版(據1936年版縮印)P144.
一、五常之教。《書·舜典》:“敬敷五教在寬。”疏引《左傳》文十八年云:“布五教於四方,父義、母慈、兄友、弟恭、子孝,是布五常之教也。”又云:“義慈友恭孝,此事可常行,乃為五常耳。”
二佛教華嚴宗之判教:1唯就出世間教而判定者(創於杜順成於賢首)。一、小乘教。但說我空,不說法空,如四《阿含》等。二、始教。為始入大乘者而設。分空始教和相始教二門:空始教明一切皆空,相始教明萬法唯識。三、終教。發揮真如平等之理,說一切眾生皆得成佛。四、頓教。不立修行之階位,理性頓徹,解行頓成,故名頓。五、圓教。一即一切,一切即一,性相圓融,事理無礙,故名圓。見《華嚴經疏》。2統世間教與出世間教而判定者(圭峰所立)。一、人天教,二、小乘教,三、大乘法相教(即1之相始教),四、大乘破相教(及1之空始教),五、一乘顯性教(合1之終、頓、圓教而立此名,無聲聞、緣覺、菩薩之三乘,唯為一佛乘,故曰一乘)。見《華嚴原任論》。
⒊林尹、高明主編:《中文大辭典》(第二冊),台灣:中國文化學院出版部,民國五十七年八月版(大陸1982年影印本),P201.
一、五倫之教。《書·舜典》謂:“父義、母慈、兄友、弟恭、子孝也。”《孟子》謂:“父子有親、君臣有義、夫婦有別、長幼有序、朋友有信也。”《書·舜典》:“汝作司徒,敬敷五教,在寬。”《左氏·桓六》:“脩其五教。”《左氏·文十八》:“舜臣堯,云云。舉八元,使布五教於四方:父義、母慈、兄友、弟恭、子孝。”《孟子·滕文公上》:“使契為司徒,教以人倫,父子有親、君臣有義、夫婦有別、長幼有序、朋友有信。”《國語·鄭語》:“能和五教,以保百姓者也。”《管子·兵法》:“五教不亂。”《史記·五帝本紀》:“舉八元,使布五教於四方。”朱熹《白鹿洞書院揭示》:“父子有親、君臣有義、夫婦有別、長幼有序、朋友有信,右五教之目。”
二君子教人之五種方法。《孟子·盡心上》:“孟子曰:君子之所以教者五。有如時雨化之者,有成德者,有達財者,有答問者,有私淑艾者,此五者君子之所以教也。”《國小紺珠·性理類·君子五教》:“有如時雨化之者,有成德者,有達財者,有答問者,有私淑艾者。”
三訓練軍士之五種方法。《群書拾唾》:“兵五教:形色之旗以教起其目,號令之數以教其耳,進退之度以教其足,長短之利以教身,賞罰之誠以教其心。”
四唐代司徒之別名。《容齋四筆·官稱別名》:“唐人好以他稱標榜官稱。司徒為五教。”
五佛教華嚴宗之判教。1唯就出世間教而判定者(創於杜順成於賢首)。一、小乘教。但說我空,不說法空,如四阿含等。二、始教。為始入大乘者而設。分空教和相始教二門。空教明一切皆空,相始教明萬法唯識。三、終教。發揮真如平等之理,說一切眾生皆得成佛。四、頓教。不立修行之階位,理性頓徹,解行頓成,故名頓。五、圓教。一即一切,一切即一,性相圓融,事理無礙,故名圓。見《華嚴經疏》。2統世間教與出世間教而判定者(圭峰所立)。一、人天教。二、小乘教。三、大乘法相教(即1之相始教)。四、大乘破相教(及1之空始教)。五、一乘顯性教(合1之終、頓、圓教而立此名,無聲聞、緣覺、菩薩之三乘,唯為一佛乘,故曰一乘)。見《華嚴原任論》。

判教用語

判教用語。即將佛陀一代聖教(含大小乘經典)分判為五類。有多種說法,略述如下︰

(一)唐·波頗蜜多羅三藏所立

稱為波頗五教。即︰
⑴四諦教︰說苦集滅道之四諦法,使聲聞悟真空涅盤之理,如《阿含經》。
⑵無相教︰說諸法皆空之法,使二乘空諸有之相、悟大乘法空之理,如《般若經》。
⑶觀行教︰說諸觀心行法,使明修因契果之理,如《華嚴經》。
⑷安樂教︰說常樂我淨四德及常住寂滅之理,使眾生得大安樂,如《涅盤經》。
⑸守護教︰說守護正法之事,使眾生護持而不失,如《大集經》。

(二)唐·賢首大師所立

稱為賢首五教。即︰
小乘教︰又稱愚法小乘教。此教以隨機故,單說人空,不明法空,但依六識三毒,建立染淨根本,未盡法源,唯論小乘,故名小乘教,如《阿含經》。
⑵大乘始教︰又稱生教、權教、分教。此教廣說法相,少說法性,未盡大乘法理,是大乘之初,故名始教,如《般若經》。
⑶大乘終教︰又稱熟教、實教。此教多說法性,雖說法相,亦會歸性,是大乘之終極,故名終教,如《楞伽經》。
⑷頓教︰此教明一念不生,即名為佛,不依地位漸次而說,故名頓教,如《維摩經》。
⑸圓教︰又稱一乘圓教。此教所法,唯是無盡法界,性海圓融,緣起無礙,相即相入,故名圓教。
此五教與十宗合稱五教十宗,同為華嚴宗之判教。

(三)唐·圭峰宗密所立

⑴人天教︰說三世業報善惡因果之理,持五戒免三途生人道中,修十善及施戒生六欲天,修四禪八定生色無色天。
⑵小乘教︰說我空之理,修無我之觀智,以斷三毒,止息諸業,證得我空真如,乃至灰身滅智,永離諸苦。
⑶大乘法相教︰說唯識所變之理,依二空之智修唯識觀及六度四攝等行,漸漸伏斷煩惱所知二障,證二空真如,成菩提涅盤之妙果。
⑷大乘破相教︰說一切皆空之理,觀無業無報無修無證、生死涅盤平等如幻,破諸法定相之執。
⑸一乘顯性教︰謂不藉方便隱密,直指自心即是本覺真性,離諸妄想執著而得見自身如來廣大之智慧。
此五教與《禪源諸詮集都序》卷上之二所出的三教,唯開合不同而已。彼所謂三教即密意依性說相教、密意破相顯性教、顯示真心即性教。其中密意依性說
相教又分三類︰一者人天因果教,即此五教中之人天教。二者說斷惑滅苦樂教,即小乘教。三者將識破境教,即大乘法相教。而密意破相顯性教乃大乘破相教,顯示真心即性教乃一乘顯性教。
又此五教,比之於賢首五教,則有異同。《華嚴原人論發微錄》卷中雲(卍續104·195上)︰‘小乘教即賢首愚法,攝初人天教,大乘法相即賢首分教,大乘破相即賢首始教,一乘顯性即終頓圓同教一乘。’《華嚴原人論解》卷中亦云(卍續104·239上)︰‘若依賢首五教者,(一)小乘教同此第二,(二)大乘始教當此三、四, (三)終教、(四)頓教、(五)圓教當此第五,良以賢首後三皆約一乘,故圭峰合之。’

(四)齊·護身寺自軌所立

稱護身五宗或護身五教。即︰
⑴因緣宗︰小乘薩婆多部、雪山部、多聞部等所說,即立真正之因緣破外道邪因、無因等邪說,故名因緣宗。
⑵假名宗︰小乘經部、說假部、《成實論》等所說,主張一切諸法唯有假名,無有自性,故名假名宗。
⑶不真宗︰諸部般若所說,主張即空之理,一切法皆不真實,故名不真宗。
⑷真宗︰即《涅盤經》等所說,主張一切眾生悉有佛性,故名真宗。
⑸法界宗︰《華嚴經》所說的法界自在之法門。
(五)南北朝時期,道場寺慧觀、定林寺僧柔、慧次、開善寺智藏及光宅寺法雲等人所立︰一般稱作慧觀五教,又稱五時。乃將佛陀一代聖法先分判為頓、漸二 教,漸教中又別立五教,即有相教、無相教、抑揚教、同歸教、常住教。
(六)齊·劉所立︰稱劉■教,又稱五時。乃分判一代聖教為頓、漸二教,於漸教中又分五教,即人天教、有相教、無相教、同歸教、常住教。
(七)日本融通念佛宗之判教︰乃該宗中興之祖大通融觀所立。
⑴人天教︰說修五戒十善,感人天果報之教。
⑵小乘教︰說依次修四諦、十二因緣及六度,而得聲聞、緣覺、菩薩三乘果報之教。因其所證僅止於人空一面,未知法空,故為小乘教。
⑶漸教︰有二種︰一者謂理事各別,性相不融,五性差異,不許無性有情(闡提)成佛,以八識建立諸法,少說法性,多示法相。如法相宗所說。二者謂事理不二,性相互容,主張定性二乘終必開悟,無性闡提亦有成佛之時,談如來藏隨緣,少說法相,多示法性,如《起信論》所說。此二說雖有別,然於證悟皆有次第階位之別,故稱漸教。
⑷頓教︰謂五法、三自性、八識、二無我等一切絕離,不立法相,一念不生前後際斷之教。因不同於漸教之立次第階位,故名頓教。
⑸圓教︰即圓滿具足之教,統攝前四教,即一多具足,相即無礙,主伴無盡,一法一切法,一斷一切斷,一行一切行,一成一切成,彼此互具互融,超一切思議之境。融通念佛宗即此圓教。
此五判教,與華嚴五判教比較,雖有多開人天教、合始終二教為漸教之差異,然大體上是相同的。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