沿革
1958年設五峰公社。1962年撤銷五峰公社併入馬山公社。1976年由馬山公社析出復建五峰公社。1984年撤銷五峰公社建五峰山區。1985年改五峰山區建五峰山鄉。1995年由五峰山鄉改建五峰山鎮。2003年撤鎮設五峰山街道。
名勝古蹟
五峰山
五峰山山巒疊翠,古木籠陰,雲生古洞,泉出石罅,堪稱人間仙境。自古以來就與泰山、靈岩並稱“魯中三山”,屬泰山支脈,主峰海拔395米,因五個橫空出世的秀麗山峰(迎仙峰、望仙峰、會仙峰、志仙峰、群仙峰)而得名。五峰山歷史悠久,據碑文記載:五峰山興發於秦,廣拓於金元,繁榮於朱明,垢污於明未清初。五峰山自南北朝以來,便有佛事活動,自金元以來,闢為道觀,是著名的道教聖地之一。道觀分南北兩觀,南觀又名玄都觀,是明德王的香火院。觀南的棣山之陽,是德王陵寢園,分布著六代德王的陵寢。北觀即洞真觀,始建於明太和年間。金敕封為“洞真觀”,元敕封為“護國神虛宮”,明敕封為“護國隆壽宮”。建有皇宮門、午朝門、三清殿、玉皇殿、碧霞宮、真武殿、保國隆壽宮牌坊、三元宮等,觀東有明神宗供奉其母李娘娘的九蓮殿,觀西有朝陽洞、青帝宮等古蹟。另外,觀內尚有臥龍池、清泠亭、百丈階、碑林等景觀。迎仙峰西側蓮花洞的佛教造像是東魏時期的遺存,反映了五峰山有佛教活動的歷史。五峰山有內外八景。內八景是青龍峪、白虎峪、仙人台、無影廟、清泠泉、迎仙橋、七星泉、更雞橋;外八景有青崖積翠、潤玉七峰、明泉早照、風山煙雨、滾粟朝霞、魚台釣月、杏堤春曉、薛嶺牧樵。
五峰山有自然、人文景點213處。主要有:皇宮門,建於金元,底座8個臥獅兩兩相對,各具情態。玉皇殿及殿前石刻。始建於元,東西西側配有龍王殿和虎神殿。殿前最珍貴石刻當屬崔先生像贊碑;銀杏樹,高35米,雌雄同株,有兩千餘年歷史,為濟南地區樹中之冠。 三元殿,始建於元,內祭三宮大帝,1996年開始修復。青帝宮,始建於明,是五峰山內規模最大最豪華的建築群。聖佛蓮花洞石窟造像,位於聚仙峰西側峭壁上,蓮花洞石窟造像 雕鑿於東魏、北齊年間,石窟廣闊3.3米,高3米,窟外另砌券拱門,門額置“天啟六年五月聖佛蓮花洞”刻石,窟內正壁雕佛1、僧2、菩薩2,四壁及拱門兩側雕小佛242尊,洞內外共有佛308個。窟頂藻井雕蓮花30餘朵。聖佛蓮花洞石窟造像屬市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具有較高的文物價值和藝術價值。明德王墓,位於道佛山南,系明英宗之子朱見鱗及其六世嫡系子孫的墓穴,對研究明代帝王陵葬制度,具有重要價值。
五峰山東南有一奇絕山峰青崖寨山,山勢陡峭險峻,古為兵家必爭之地。金元時,東平路行軍萬戶嚴實曾屯兵於此鎮守。嚴實系長清人,死後被追封加謚為武惠魯國公。明崇禎十三年(1640年),以孫化亭為首的農民起義軍,曾駐守於此,至今山上仍有半穴居式建築、寨門以及點將台、旗桿穴等遺址。
為加強文化遺產保護,1989年以來,先後維修了洞真觀木牌坊、志仙亭、玉皇殿、龍王廟、虎神廟等。以五峰山自然、人文景觀為依託,興建了“中華周易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