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原[內蒙古自治區巴彥淖爾市下轄縣]

五原[內蒙古自治區巴彥淖爾市下轄縣]

五原縣是中國內蒙古自治區巴彥淖爾市下轄的一個縣,總面積2,492平方公里,總人口約30萬。五原有文字記載2400多年,歷史文化源遠流長,人傑地靈,英才輩出。秦時五原屬九原郡;史載三國名將呂布是五原人;北魏沃野鎮(五原縣)起義被史學家列為影響中國歷史的百件重大歷史事件之一;近代,馮玉祥“五原誓師”,回響北伐,傅作義“五原抗戰”,阻擊日寇,更使古郡五原名揚華夏,聲震四海。

基本信息

語言

五原縣的官方語言是漢語國語和蒙古語,使用於正式場合。

誓師台 誓師台

但五原縣日常生活中使用的語言為晉語,五原話屬於晉語的大同-包頭片方言。

地理位置:五原地處內蒙古河套平原腹地,縣域南臨黃河(屬黃河最北端),北有陰山橫亘,東臨鹿城包頭,西與臨河市接壤,是一顆有著兩千多年文明歷史的塞上明珠。地理坐標為東經107°35′70″-108°37′50″,北緯40°46" 30′-41°16″45′。縣境東西最長82公里,均長62.3公里,南北最寬55.5公里,均寬40公里。總面積2492.9平方公里。占河套灌區總面積的1/4。

人口民族

全縣共轄8鎮1鄉,771個社,全縣總人口30萬,其中農業人口22萬。據2000年第五次人口普查:全縣總人口274188人,其中漢族人口占96.46%,蒙古族人口占2.04%,其他民族人口占1.50%;全縣平均每平方公里110人。城鎮人口30.51%、農村人口占69.49%;年齡及文化結構基本穩定,15周歲以下兒童占22.60%,65周歲以上老人占5.43%,中青年人口占71.97%;每十萬人受教育人口:大專及以上文化1668人、高中和中專文化10015人、國中文化35263人、國小文化32236人。

交通通訊

交通通訊便捷暢通,110國道、京藏高速、包蘭鐵路橫貫東西;巴彥淖市飛機場位於我縣天吉泰鎮境內。縣、鄉、村公路四通八達;電力充足,價格低廉。全面啟動“數位化五原”工程,科技信息全國聯網,五原人民政府網站架起了與各地溝通的橋樑,電子政務使政府政令暢通,服務快捷。

氣候概況

氣候屬於中溫帶大陸性氣候,具有光能豐富、日照充足、乾燥多風、降雨量少的特點。太陽年平均輻射總量153.44卡/平方厘米,僅次於西藏、青海;全年日照時數3263小時,平均氣溫6.1℃,積溫3362.5℃;無霜期117-136天,相對較短,可避免農作物貪青戀長、推遲成熟而減產的弊端,可使農作物長勢集中,豐產豐收。年均降雨量170毫米,大多集中在夏秋兩季,雨熱同季,對農作物生長十分有利。

河流水系

黃河由五、臨交界處老楞河頭入境,為東經107°37′,至五原前旗交界處的四科河頭出境,為東經108°11′。此段河道是黃河幹流在地球表面緯度最高的河段。五原境內的黃河流經天吉泰鎮、復興鎮、套海鎮。其北與之並行的是總乾渠(二黃河),它由磴口、臨河向東進入五原,又進入前旗而匯入三湖河,在五原境內長43.5公里。縣內各乾渠均由此渠引水灌溉。與黃河有關的是烏加河(舊時亦稱五角河、五加河),它原是黃河的主流,是北河。由建豐農場出界,泄入烏拉特前旗的三湖河,在五原地段為 46公里長。新中國成立後,經多次修浚成為灌區的總排水乾溝。在五原境內除了二黃河之外與黃河有關的還有一些人工河,它們是: (一)豐濟渠,又名天吉泰渠。它位於縣境西部,以渠與臨河分界。它又名中和渠,光緒三十一年更名豐濟渠。初由黃河引水, 1965年改由總乾渠引水,全長41.7公里,正常流量48立方米/秒。 (二)皂火渠,在縣境西部。其進水閘在總乾渠毛家橋。 1966年又於塔爾湖境內接挖新皂火渠,總共全長68.98公里。正常流量28立方米/秒。 (三)沙河渠,原名永和渠,位於縣境中部,光緒三十年(1904年)更名沙河渠。初由黃河引水,1969年改由總乾渠引水。全長75.02公里,正常流量為 25立方米/ 秒。 ( 四) 義和渠,原名同和渠,光緒三十年(1904 年)更名義和渠,位於縣境中部。1966年開始改由總乾渠引水,向東北匯入總排乾,全長86公里。正常流量 30立方米 /秒。 (五) 通濟渠,初名老郭渠,後又稱四大股渠,位於縣境東部,其下游又稱五大股渠。民國 4年更名通濟渠, 1966年改由總乾渠引水,而後匯入烏加河,全長40.58公里,正常流量 37.4立方米 /秒。此外,縣境還有總排水乾溝(烏加河)、六、七、八和皂沙、義通排水乾溝,均為建國後人工開挖而成,總長度是 172.46公里。

地勢地形

本縣在大地構造單元上,屬陰山天山緯向構造帶,並受新華夏系構造的影響,形成內陸斷陷盆地,整個轄區屬河套平原,為第四紀鬆散的地層所覆蓋,沉積了較厚的湖相地層。上部是沖積、風積層,主要岩性為細砂、粉砂和砂粘土互層。砂層層理清晰,厚度 10-70米。中部為河湖交替層,主要岩性為淤泥質、粉砂與粘土互層。下部為巨厚的新老第四紀湖相沉積層,主要岩性為淤泥質砂粘土。土質膏腴肥美,適於農作物及各種植被的生長。雖然有的土地呈鹽鹼化,但並不影響耐鹼作物,如葵花、枸杞等作物的生長。

五原境內因黃河沖積層在長期風蝕作用下形成許多風蝕窪地和黃河改道時沖刷的天然壕溝。這些窪地與壕溝長年積水,形成大小不同的海子(湖泊,俗稱泊爾洞)。全縣有面積三畝以上的海子 171個,總面積 5.45萬畝;其中千畝以上的海子 5個,總面積 1.06萬畝;百畝以上的海子 37個,總面積 1.33萬畝。海子水深大於 1.5米的 116個,面積 2.71萬畝。 1986年已被利用的水面 3.8萬畝,占 70%。這些海子大多分布在縣境西部的塔爾湖鎮、銀定圖鄉、海子堰鄉、什巴鄉,以及縣境南部的套海鎮、東部的勝豐鎮。城南、美林、隆鎮也有零星分布。

第一產業農業

種植業

全縣土地總面積374萬畝,其中可耕地164.5萬畝,熟耕地130.98萬畝,可該改造中低產田100萬畝,待開發荒地100萬畝,果園地4.17萬畝,林地18萬畝,草地30萬畝。農業人口21.4萬人,人均耕地面積6.12畝。

“天蒼蒼,野茫茫,風吹草低見牛羊”只是歷史的痕跡。今天的五原已成為歷史名縣、資源大縣,是全國著名的糧、油、糖及綠色農產品生產基地,是國家百萬隻秸稈養羊示範縣,油料產量名列全國百強。

五原土地肥沃,水草豐美,有可耕地170萬畝、待開發土地100萬畝。農田渠系成網,每年引黃河水10億立方米自流灌溉。盛產小麥、葵花、甜菜、籽瓜、優質牧草,已經形成了規模化生產基地。

五原縣 五原縣

五原是著名的“葵花之鄉”,種植面積達百萬畝,年產3億斤,占全國的十分之一。葵花產業發展氣勢如虹,以真心食品、金鹿油脂、鴻鼎農貿市場“三駕馬車”為框架,形成了投入3億元、產出13億元、利稅近億元的葵花產業體系,現在正向全國葵花產業第一縣邁進。

首屆“中國·五原河套番茄節”於2007年8月18日舉行,以“宣傳五原、擴大開放、招商引資、合作雙贏”為主題,推動五原縣做大做強番茄產業,加快文化興縣的進程,提高全民素質,推進五原經濟快速發展。

畜牧業

五原縣 五原縣

畜牧業發展空間廣闊,年產優質牧草100萬噸,秸稈飼草、莖葉等140萬噸,玉米、麩皮達10萬噸以上,秸稈生物蛋白顆粒飼料10萬噸、油餅5萬噸。可以養殖奶牛22.6萬頭,每年為企業和社會提供鮮奶144.2萬噸,為企業創收21.6億元,為農民增收12.3億元。主攻羊,發展牛,增草興牧,已成為全縣上下的共同行動。養殖富民“1234”工程使優質牧草達22萬畝,羊的飼養量突破200萬隻大關;2004年實施養殖富民“2345”工程,將實現3萬頭奶牛、300萬隻羊的奮鬥目標。

第二產業工業

2004年,巴彥淖爾市富源農產品公司落戶五原,建起了五原第一家、日處理番茄4500噸的加工企業———富源番茄醬廠,當年就落實番茄訂單3萬畝,加工番茄11.5萬噸,農民種植番茄畝均純收益900元以上。

2005年,五原縣又成功引進新疆中基公司、烏海達蒙菲公司資金2.2億元,在天吉泰、塔爾湖、套海鎮建起3個番茄加工企業,全縣番茄企業生產能力達到日處理8650噸。由於加工企業建到家門口,產品收購價格高,而且簽訂種植契約,廣大農民“為工而種”意識顯著增強。2005年,五原縣番茄種植面積猛增到7.4萬畝,共為企業提供優質番茄27.5萬噸,農民種植番茄畝均純收益達1010元。番茄產業的興起,使五原農民來自種植業的收入顯著增加。據統計,2005年,全縣農民種植業收入達到2753元,同比增加770元,增長38.8%,占到純收入的65%,農民人均純收入達到4237元,同比增長23.1%。

2014年,預計工業總產值達到115億元,增加值達到30億元,分別同比增長12.6%和12.7%,來自工業的稅收達到1億元。工業園區晉升為自治區級工業循環經濟和直供電試點示範園區。

歷史沿革

夏朝

五原這個古地名源於夏朝。相傳四千多年前天下洪水泛濫,大禹採取疏導之法,根治洪水,待水勢減退後,在高埠處首先出現了若干個丘狀原所,其中有五個較大的原所,人們在原所之上闢田、造屋、繁衍、生息、耕作。五原稱謂始而至此。

周朝

戰國以前,相傳唐虞、三代時期,五原地區是北方少數民族繁衍生息的場所之一。商朝時期河套地區為鬼方轄域。西周屬昆夷、熏粥、獫狁諸民族牧區。周赧王16年(前301年)趙武靈王置雲中郡。九原是雲中郡的一個屬縣,五原為九原的西部地區,自此,五原地域始有隸屬。為了鞏固新開拓的疆宇,公元前298年“趙武靈王命吏大夫奴遷於九原”並實行移民屯墾。

戰國末年,當中原諸侯國互爭雄長,激烈交戰,無暇顧及北方地區之際,占據陰山南北一帶的匈奴族乘機南下,占領了河南地(“河”指黃河)。

秦朝

秦統一六國後,為了解除匈奴對秦王朝的威脅,始皇33年(前214年)派蒙恬將兵三十萬北擊匈奴,經過兩年的爭戰,收復了“河南地”,迫使匈奴向北退卻七百餘里。從此“胡人不敢南下牧馬,士人不敢彎弓而報怨”。為了加強邊境防禦,秦“因河為塞,築三十四縣城。”(又一說為四十四座縣城)。分天下為三十六郡,將九原升為九原郡,郡址設在五原。五原為九原郡之西部地。秦王朝還採取了修直道、築長城、墾北假等相應措施來鞏固北疆。公元前210年,始皇駕崩,趙高殺蒙恬,楚漢相爭,中原大亂,匈奴乘機復越長城,渡河南下,占據河套地區和陰山一帶,在冒頓單于的統馭下,匈奴的部落聯盟更加強大,它東滅東胡,南並樓煩、牡羊、燕代,北並丁零、堅昆,往西擊走月氏,征服塔里木盆地西域諸國,雄居在兩漢王朝的北方,控制了整個蒙古草原。此時,河套是匈奴的主要活動地區。

漢朝

西漢初期,經過數十年的休養生息,到漢武帝時,為了徹底解除匈奴的威脅,派衛青反擊匈奴,元朔二年(前127)收復了河南地。由於九原郡是匈奴南下的要衝,為了加強防禦,將九原郡一分為二,東部地區改名五原郡,西部地區改稱朔方郡。五原郡治九原縣,領縣十六,即:九原、固陵、五原(此五原並非今五原,當在包頭孟家梁故城西,《水經注》載“九原縣西北接對一城,蓋五原縣之故城也”即今包頭孟家梁故城西郊哈德門故城)臨沃、文國、河陰、浦澤、南興、武都、宜梁、曼 柏、成 宜、禾固陽、莫黑旦、西安陽、河目。這些縣大部分設定在黃河河套東部兩岸的台地上。朔方郡治朔方縣(在今西山咀黃河南岸伊盟杭錦旗北獨貴烏拉鄉境)領縣十,即朔方、修都、臨河、呼遒、渠搜、沃野、廣牧、臨戎、三封、窳渾。這些縣除三封、臨戎、窳渾在西套外,大都設定在鄂爾多斯北境的黃河兩岸,五原隸屬朔方郡臨河縣之東部地。漢宣帝後(前58年)匈奴內部五單于爭立,並繼續南侵,襲擾陰山南北地區,呼韓邪單于戰敗後降漢,留居光祿塞下(今昆都侖後口子小召門梁故城),曾三次到長安朝見天子求婚,漢王室為保持邊塞久安,採取了和親政策,於元帝競寧元年(前33年)以宮女王嬙嫁單于,即歷史上名傳的昭君出塞。此後數十年間,使沿邊諸郡出現了偏安局面。西漢末年,王莽覆滅後,匈奴支持盧芳稱帝,占據了五原、朔方、雲中、定襄、雁門五郡,建都於九原。由於長期爭戰,使北方“邊陲蕭條,靡有孑遺,障塞破壞,亭墜絕滅。”

東漢光武帝建武十六年(公元41)收復五原、朔方諸郡復置郡州。建武二十五年(公元49)匈奴內爭,分為南北兩部,南單于附漢仍入居塞內,活動於陰山南麓河套一帶,並於鄂爾多斯之美稷建南單于庭,命左賢王屯朔方。東漢末年,三國鼎立,隨著匈奴、鮮卑等的不斷南進,漢王朝無力顧及邊遠地區,於獻帝建安二十年(215)放棄了五原、朔方等沿邊諸郡,將百姓遷到山西,置新興郡以統轄之。從此,河套一帶為匈奴族牧地。

五胡十六國

魏、晉、南北朝時期,活動在蒙古大草原上的北方民族有匈奴、鮮卑、羯、氐、羌,統稱為五胡。他們大多跨過長城,移居黃河流域,他們彼此互相征伐。河套地區先為前趙匈奴遺族劉虎、劉衛辰所據,繼而被鮮卑族拓跋氏所占領,後又為後趙羯族石虎所攻占,接著前秦氐族苻堅得其地,最後為後秦羌族姚興部所轄領。東晉安帝義熙二年(407)匈奴族鐵弗部劉武復進入河套、陝西一帶,建立夏國,後由赫連勃勃統領,建都統萬城(今伊克昭盟烏審旗南)。

北朝

此後,鮮卑族拓跋部勢力日漸強大,從東北大興安嶺南遷大澤,向西進入河套地區,最後統一了北方各部落。天興元年(398)建立北魏王朝,北魏為了防禦柔然民族的侵襲在塞北一帶建立七個軍事重鎮。河套地區為沃野鎮之轄境。北魏時,黃河南遷,故道改稱烏加河,至此,始有黃河後套之說。孝武帝永熙三年(534),北魏王朝復分為東魏、西魏,五原屬西魏轄境。他們統治的時間很短,很快就被北齊、北周所取代。北周宇文氏置銀、夏兩州,分領今河套鄂爾多斯全境,並於今巴盟河套地區置永豐鎮(今臨河縣境內)。

隋朝

公元581年,隋文帝纂周滅陳,統一宇內,建立隋王朝,開皇三年,廢郡置州,五原屬豐州。州初不領縣,仍稱永豐鎮,至五年始廢鎮置永豐縣。六年又於州東南四十里置豐安鎮,五原隸屬之。隋煬帝大業三年(607)又改州為郡,五原屬五原郡(郡址在城南西土城故城),後因戰亂,近邊難守,未久即廢。

唐朝

唐朝初年,突厥又復強盛,“控弦百萬”,五原為突厥所據。唐貞觀四年(630)命將李靖、徐世勣分道北伐,逐突厥於瀚海之北,唐王朝將全國分為十道,二百九十三府州,五原屬關內道豐州所轄。唐中葉沿邊增設六都護府以治理邊疆各少數民族。貞觀二十一年(647),在今內蒙古西部一帶改設燕然都護府,轄狼山羈糜府州二十七處,河套地區屬豐州都督府。高宗永徽年間(650),在河套地區置永豐、九原兩縣,後又增置豐安縣。武則天時期,突厥默啜可汗連年犯邊,景龍二年(708),張仁願任朔方大總管,當默啜可汗出兵新疆之機,乘虛奪取河南地,在黃河北岸修築屯兵城堡,即東、中、西三受降城,以絕突厥南進之路。迨至唐中葉以後,五原為西受降城(今烏拉特中旗烏加河鎮北圐圙補隆古城)轄境。後改為定軍制,府州悉由節度兼領,五原隸屬於天德軍使節度兼安北都護府統領。

五代十國時期

唐末,党項族拓跋部(羌族的一支),趁宋遼連年交戰之機,不斷擴張勢力,據有銀、夏、綏、宥、靜五州之地(今陝西西北部、寧夏東部及內蒙古河套、伊克昭盟、阿拉善盟境域),成為五代時期西北一大強國。

西夏

公元1038年,元昊稱帝,建立大夏(又稱西夏),定都興慶府(今寧夏銀川市)共傳十世,歷時194年。五代及宋、遼、金、夏時期,五原皆為西夏屬地。

元朝

自12世紀始,遊牧在北方草原的蒙古族部落日趨強盛,鐵木真(成吉思汗)經過十年征戰,於公元1227年滅夏,1260年成吉思汗的孫子忽必烈繼汗位,公元1271年正式定國號為元,定都燕京(今北京)。元代施行行省制,省下設路,路下設州,五原屬中書省大同路雲內州西部地。

發展前景

經濟發展概況

五原縣博物館 五原縣博物館

在百舸爭流,千帆競發的經濟大潮中,縣委、政府的發展思路更加開闊,以“三區兩帶”為載體,城鄉統籌,協調發展,工業強縣,養殖富民,邁出了打造全國葵花產業第一縣,構建全區綠色農畜產品生產加工基地的堅實步伐。一直以來,五原以良好的發展勢頭贏得了上級領導的關注與肯定,贏得了廣大民眾的讚譽和支持。

2015年地區生產總值完成111.7億元,同比增長8%;固定資產投資完成68.1億元,同比增長13.5%;公共財政預算收入完成3.82億元,同比增長7%;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達27.5億元,同比增長11%;城鄉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別達24786元和 14603元,分別增長10%和11%。順利通過自治區衛生城、文明城、園林城、雙擁模範城考核驗收,先後榮獲全國綠化先進集體、全國電子商務示範縣、全區農村公路建設與養護先進縣、全區全民健身示範縣等多項殊榮。

第三產業-服務業蓬勃發展

五原縣葵花神韻主題雕塑 五原縣葵花神韻主題雕塑

迎著西部大開發的東風,五原進一步搭建開放興縣的平台,靠優質服務為經濟環境添彩。先後成立“中小企業信用擔保中心”、“行政審批服務中心”和“信息科技服務中心”,為企業提供高效、優質的服務。在國家和內蒙古自治區優惠政策的基礎上,五原縣根據投資者的投資額、投資方向及科技含量,實行分檔次特別優惠。對重點企業、重點項目,實行一企一策、一事一議、特事特辦、急事急辦,簡化辦事程式,提供優質服務。

招商引資

踏進五原,領略不盡的塞外風光。巨大的資源優勢,廣闊的發展空間,優越的投資環境,為各類企業創造了無限的商機和廣闊的發展前景。在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的進程中,五原人民敞開寬廣的胸懷,張開熱情的雙臂,竭誠歡迎海內外朋友來五原,投資興業,遊覽觀光。五原人民願與所有仁人志士共同創業、聯手發展,五原人民願與四海商家一道,建友誼橋,走發達路。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