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毆教育

互毆教育

互毆教育是指南京一幼稚園有一位奇葩老師,把小朋友互毆當做是一種正常教育方式,還說是這樣能發泄掉小男孩旺盛的精力。用“互毆”的方式代替苦口婆心的“教育”顯然是不可的,教育不可偷懶,因為你懶掉的是對學生的責任心,是對教育的責任,更是對身為人師的自我責任,個性教育可以,但是卻不可任性教育,因為教育容不得行差踏錯。

事情經過

事情發生於南京實驗幼稚園下屬的方圓綠茵園,在2016年4月15日上午,老師一共組織了5名左右的孩子打架。多名孩子身體有淤青,一名孩子被診斷為頸椎半脫位。而家長表示,方圓綠茵幼稚園一向口碑很好,他們根本沒想到會發生這件事情。

目的

老師的解釋是:幼稚園學生調皮被逮到,讓男孩互毆發泄過盛精力。將互毆教育鼓吹成消耗孩子精力,從而能夠達到更好的教育效果。這樣的藉口,可謂是“貽笑大方”。但是,透過問題看本質,卻也能夠看出老師企圖通過互毆方式,達到最大化的教育效果。讓孩子沒有精力,自然就能夠乖乖服從安排了,這種“創新”的教育,其實就是一種另類的急功近利。

弊病

“互毆教育”暫且不論效果有多好,但其中卻存在諸多弊病。倘若互毆造成孩子受傷,這該由誰買單?而互相毆打容易助長孩子身上的暴力傾向,這樣的教育方式不僅僅不能幫助孩子,還可能造成“毀人不倦”的效果。

如何才能避免

如何才能避免此類暴力教育再上演。專家認為,一方面,學校要加大對老師尤其是幼教的培訓和日常管理力度,學習更為科學合理的教學方式方法,完善各種考評和績效機制,注重教師隊伍建設,全面提升教師教學水平和教學質量;另一方面,學校要強化對教師的監督,與家長之間建立起反饋交流機制,既要把目光聚焦在孩子的課上,也要密切關注孩子們的課下,另外,要加大對暴力教育行為的懲處力度,以免發生不良連鎖反應。

媒體觀點

“互毆”教育“互毆”教育
有人覺得,幼兒調皮,但老師打不得,罵不得,這樣的做法是無奈之舉。這樣的同情看起來能夠得到人的理解,但卻只停留在了“表面”上。教育本來就不是一個簡單的事情,倘若什麼問題都可以通過互毆之後來解決,又怎么能夠算得上教育。企圖用發泄完精力就好管理的方式來辯駁自己所犯的錯誤,就是一種變相詭辯。

須知,教育本來就不是“圖快”。互毆之後好管理的邏輯,看似言之有理,其實走的就是教育的“快車道”。這種企圖能夠最快得到教育效果的方式,往往會造成教育的本末倒置。教育者應該學會因材施教,應該學會如何放慢教育的步伐,尋找最好的教育方式。而不是靠這種“急功近利”的方式來達到教育的最大化。

“互毆教育”看起來只是個例,卻反映了當下教育的急躁。往往希望通過某種捷徑來達到教育的最大效果,但卻弄巧成拙。不管是體罰還是這種“互毆”都是當下教育的一種病,必須要嚴肅對待,才能避免類似的教育再度出現。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