牽牛子

牽牛子

裂葉牽牛又名喇叭花子,一年生纏繞性草本。莖左旋,長2m以上,被倒向的短柔毛及雜有倒向或開展的長硬毛。原產美洲,中國各地常見栽培,也常逸為野生。

基本信息

概述

牽牛子 牽牛子

裂葉牽牛:旋花科一年生攀援性草本植物 ,我國除西北和東北的一些省外,大部分地區都有分布, 原產熱帶美洲和澳大利亞,花美,可栽培供觀賞。 葉心形,葉互生;葉柄長2~15cm;葉片寬卵形或近圓形,深或淺3裂,偶有5裂,長4~15cm,寬4.5~14cm,基部心形,中裂片長圓形或卵圓形,漸尖或驟尖,側裂片較短,三角形,裂口銳或圓,葉面被微硬的柔毛。花腋生,單一或2~3朵著生於花序梗頂端,花序梗長短不一,被毛;苞片2,線形或葉狀;萼片5,近等長,狹披針形,外面有毛;花冠漏斗狀,長5~10cm,藍紫色或紫紅色,花冠管色淡;雄蕊5,不伸出花冠外,花絲不等長,基部稍闊,有毛;雌蕊1,子房無毛,3室,柱頭頭狀;蒴果近球形,直徑0.8~1.3cm,3瓣裂。種子5~6顆,卵狀三棱形、黑褐色或米黃色、花期7~9月,果期8~10月。

另有 圓葉牽牛:又名毛牽牛、紫牽牛;牽牛花(山西)。形態與牽牛相似,主要區別點是:葉片圓心形或寬卵狀心形,長4~18cm,寬3.5cm,通常全緣。花腋生,單一或2~5朵成傘形聚傘花序,萼片卵狀披針形。生於平地以至海拔2800m的田邊、路旁、宅旁或山谷林內,栽培或野生。中國大部分地區有分布。

牽牛子 牽牛子

歷史考證

《雷公炮炙論》云:“草金鈴,牽牛子是也,凡使其藥,秋末即有實,冬收之。”陶隱居云:“作藤生,花狀如扁豆,黃色,子作小房,實黑色,形如梂子核。”《新修本草》云:“此花似旋葍,花作碧色,又不黃,不似扁豆。”《本草圖經》云:“牽牛子舊不著所出州土,今處處有之,二月種子,三月生苗,作藤蔓繞籬牆,高者或

圓葉牽牛

三三丈,其葉青有三尖角,七月生花微紅帶碧色,似鼓子花而大。八月結實,外有白皮裹作毬,每毬內有子四五枚,如蕎麥大,有三棱,有黑白二種,九月後收之。”《綱目》載,“牽牛有黑白二種,黑者處處,野生尤多。其蔓有白毛,斷之有白汁。葉有三尖,如楓葉。花不作瓣,如旋花而大。其實有蒂裹之,生青枯白。其核與棠梂子核一樣,但色深黑爾。白者人多種之,其蔓微紅,無毛有柔刺,斷之有濃汁。葉團有斜尖,並如山藥莖葉。其花小於黑牽牛花,淺碧帶紅色。其實帶長寸許,生青枯白。其核白色,稍粗。

化學成份

1、牽牛子

牽牛子 牽牛子

牽牛種子含牽牛子甙約3%,系樹脂性甙,用鹼水解得到牽牛子酸,巴豆酸,裂葉牽牛子酸,α-甲基丁酸及戊酸等。牽牛子酸為混合物,分離得到牽牛子酸A、B、C、D,以後二者為主;牽牛子酸C系由番紅醇酸與2分子D-葡萄糖縮合而成的甙,牽牛子酸D比牽牛子酸C多含1分子鼠李糖。種子還含生物鹼;裸麥角鹼,野麥鹼,狼尾草麥角鹼,田麥角鹼,麥角醇等。又含脂肪油11%及其他糖類。未成熟種子含多種赤黴素及其葡萄糖甙:赤黴素A3、A5、A20、A26、A27;赤黴素葡萄糖甙Ⅰ、Ⅱ、Ⅳ、Ⅴ、Ⅵ、Ⅶ、F-Ⅶ。

2、圓葉牽牛

種子含赤黴素A3、A5、A8、A17、A19、A20、A26、A27、A29、A33、A44、A55。又含聖苯素-7-O-β-D-吡喃木糖基-O-β-D-吡喃阿拉伯糖甙,2-羥基-1,4-戊二酮,2,3,22,23-四羥基膽甾-6-酮,栗木甾酮和麥角類生物鹼。

藥理作用

牽牛子

瀉下及利尿作用 :牽牛子甙有強烈的瀉下作用。牽牛子在甙腸道內遇膽汁及腸液分解出牽牛子素,刺激腸道,增進蠕動,導致瀉下。

對平滑肌作用:牽牛子甙能興奮離體兔腸和離體大鼠子宮。牽牛子甙水解產物的鹼性鹽,可使小鼠小腸、大腸和盲腸收縮,其敏感順序為大腸>小腸>盲腸,而煎劑及牽牛子甙本身無比作用。

其它作用:體外試驗黑醜、白醜對豬蛔蟲有某些驅蟲效EA。

毒性:牽牛子甙小鼠皮下注射的LD(50)。為37.5mg/kg。對入有毒性,促不大。大劑量除對胃腸的直接刺激引起嘔吐、腹痛、腹瀉與粘液血便外,還可能刺激腎臟,引起血尿,重者尚可損及神經系統,發生語言障礙,昏迷等。

1.

瀉下及利尿作用 :

2.

對平滑肌作用:

3.

其它作用:

4.

毒性:

栽培要點

黑醜

氣候土壤 牽牛適應性較強,對氣候土壤要求不嚴,但以溫和的氣候和中等肥沃的砂質壤土為宜。過於低濕或乾燥瘦嵴之地,生長均不良。

種植 以種子繁殖,於4~5月播種。播種前翻土作畦(如籬邊、牆邊、田埂等地種植,則不需作畦),畦寬約1.3m,按株距23~33cm、行距30~50cm開穴,每穴播種子4~5粒。播後覆細土一層,以種子不露出為宜。種子發芽後,幼苗生長真葉2~3片時,便須間苗、補苗,亦可進行移植。以每穴保留2~3株即可。

田間管理 在藤蔓尚短時,可以進行鬆土除草1~2次。至藤蔓較長時,須設立支柱,或間種玉米、高梁等作物使其攀援其上,以代支柱。施肥,在前期施以人糞尿、硫酸氨等氮肥為宜,後期多施草木灰、骨粉等磷鉀肥為宜。

1.

氣候土壤

2.

種植

3.

田間管理

生藥材鑑定

性狀鑑別

種子橫切面

牽牛子 牽牛子

種子似桔瓣狀,略具3棱,長5~7mm,寬3~5mm。表面灰黑色(黑醜),或淡黃白色(白醜),背面弓狀隆起,兩側面稍平坦,略具皺紋,背面正中有一條淺縱溝,腹面稜線下端為類圓形淺色種臍。質堅硬,橫切面可見淡黃色或黃綠色皺縮摺疊的子葉2片。水浸後種皮呈龜裂狀,有明顯粘液,氣微味辛、苦、有麻舌感。以顆粒飽滿、無果皮等雜質者為佳。

顯微鑑別

種子橫切面:呈圓錐狀三角形。種皮表皮細胞長方形,有時分化成單細胞非腺毛,長40~210μm;表皮內側有一層類方形下皮細胞;再向內為柵狀細胞層,厚75~100μm,常由2~3列徑向延長的細胞排列而成,靠外側有一明顯的光輝帶;營養層為數列切向延長的細胞及頹廢細胞;黑醜的種皮各組織細胞幾乎均呈棕色或黃棕色,白醜則近於無色。內胚乳最外1~2列細胞類方形,壁稍厚,內側細胞的壁粘液化。子葉由類圓形薄壁細胞組成,有圓形或橢圓形分泌腔散在,直徑可達140μm;薄壁細胞內充滿糊粉粒及脂肪油滴,並含草酸鈣簇晶,直徑10~20μm。 牽牛子橫切面簡圖

理化鑑別

取本品粗粉2g,加石油醚20ml,浸泡2~4h,濾過。濾渣加甲醇20ml,冷浸4h,濾過。取濾液3ml,置蒸發皿內蒸乾,加濃硫酸1滴,於水浴上加熱,殘渣呈紅色至紫紅色。(檢查牽牛子甙)

用毛細管將上述甲醇提取液滴在濾紙上,一再滴加5%磷鉬酸試液,於120℃烘烤2min,則顯藍至藍黑色斑點。(檢查牽牛子甙)

薄層層析樣品製備:取本品粉末2g,用石油醚冷浸脫脂;脫脂樣品用甲醇冷浸4~6小時,濾過;取甲醇浸液點樣。

1.

取本品粗粉2g,加石油醚20ml,浸泡2~4h,濾過。濾渣加甲醇20ml,冷浸4h,濾過。取濾液3ml,置蒸發皿內蒸乾,加濃硫酸1滴,於水浴上加熱,殘渣呈紅色至紫紅色。(檢查牽牛子甙)

2.

用毛細管將上述甲醇提取液滴在濾紙上,一再滴加5%磷鉬酸試液,於120℃烘烤2min,則顯藍至藍黑色斑點。(檢查牽牛子甙)

3.

薄層層析樣品製備:取本品粉末2g,用石油醚冷浸脫脂;脫脂樣品用甲醇冷浸4~6小時,濾過;取甲醇浸液點樣。

•吸附劑:矽膠G(上海螢光化學廠),加0.1m硼酸溶液適量鋪板。

•展開劑:正丁醇-醋酸-水(4:1:5);展距17cm。

•顯色劑:5%磷鉬酸,120℃烘烤2分鐘。均顯藍色斑點。

文獻論述

牽牛花

李杲:牽牛子,《本草》名醫續注云,味苦寒能除濕,利小水,治下疰腳氣。據所說,氣味主治俱誤矣,何以明之?凡藥中用牽牛者,少則動大便,多則下水,此乃瀉氣之藥,試取嘗之,即得辛辣之味,久而嚼之,猛烈雄壯,漸漸不絕,非辛如何?續注家乃謂味苦寒,其苦寒果安在哉?若以為瀉濕之藥,猶不知其的也。何則?此物但能瀉氣中之濕熱,不能瀉血中之濕熱。夫濕者水之別稱,有形者也,若肺先受濕,則宜用之。今用藥者不問有濕無濕,但傷食,或欲動大便,或有熱服,或作常服,克化之藥俱用牽牛,豈不誤哉?殊不知牽牛辛烈,瀉人元氣,比諸辛藥瀉氣尤甚,以其辛之雄烈故也。今重為備言之,若病濕勝,濕氣不得施化,致大小便不通,則宜用之耳,濕去則氣得周流,所謂五臟有邪,更相平也。

《湯液本草》:牽牛,以氣藥引則入氣,以大黃引則入血。

《綱目》:牽牛,自宋以後,北人常用取快,及劉守真、張子和出,又倡為通用下藥,李明之目擊其事,故著其說極力辟之。牽牛治水氣在肺,喘滿腫脹,下焦郁遏,腰背脹腫,及大腸風秘氣秘,卓有殊功。但病在血分及脾胃虛弱而痞滿者,則不可取快一時及常服,暗傷元氣也。一宗室夫人,年幾六十,平生苦腸結病,旬日一行,甚於生產,服養血潤燥藥則泥膈不快,服硝、黃通利藥則若罔知,如此三十餘年矣,時珍診其人體肥,膏梁而多優郁,日吐酸痰碗許乃寬,又多火病,此乃三焦之氣壅滯,有升無降,津液皆化為痰飲,不能下滋腸腑,非血燥比也。潤劑留滯,硝、黃徒入血分,不能通氣,俱為痰阻,故無效也。乃用牽牛末,皂莢膏丸與服,即便通利,自是但覺腸結,一服就順,亦不妨食,且復精爽。蓋牽牛能走氣分,通三焦,氣順則痰逐飲消,上下通快矣,外甥柳喬,素多酒色,病下極脹痛,二便不通,不能坐臥,立哭呻吟者七晝夜。醫用通利藥不效,遣人叩予,予思此乃濕熱之邪在精道,壅脹隧路,病在二陰之間,故前阻小便,後阻大便,病不在大腸、膀胱也。乃用楝實、茴香、穿山甲諸藥,入牽牛加倍,水煎服,一服而減,三服而平。牽牛能達右腎命門,走精隧,人所不知,惟東垣李明之知之,故明之治下焦陽虛,天真丹用牽牛以鹽水炒黑,入佐沉香、杜仲、破故紙、官桂諸藥,深得補瀉兼施之妙,方見《醫學發明》。又東垣治脾濕太過,通身浮腫,喘不得臥,腹如鼓,海金沙散,亦以牽牛為君,則東垣未盡棄牽牛不用,但貴施之得道耳。

《本草正》:牽牛,古方多為散、丸,若用救急,亦可佐群藥煎服,然大泄元氣,凡虛弱之人須忌之。

《本草正義》:牽牛,善泄濕熱,通利水道,亦走大便,故《別錄》謂其苦寒,至李氏東垣,以其兼有辛薟氣味,遂謂是辛熱雄烈。按,此物甚滑,通泄是其專長,試細嚼之,惟其皮稍有辛味,古今主治,皆用之於濕熱氣滯,實腫脹滿,二便不通,則東垣以為辛熱,張石頑和之,亦謂辛溫,皆屬不確,當以《別錄》之苦寒為正。又薟氣戟人喉舌,細味之亦在皮中,所謂有毒,蓋即在此。古方中凡用末子,均稱止用頭末,正以其皮粘韌,不易細碎,只用頭末,則棄其皮,而可無辛薟之毒,頗有意味可思。《別錄》主治專破氣分之壅滯,泄水濕之腫滿,除風利便,固皆以實病言之,此藥功用,固已包舉無遺,甄權申之,則日治痃癬氣塊,利大小便,東垣謂除氣分濕熱,三焦壅結;瀕湖謂逐痰飲,通大腸氣秘、風秘、殺蟲。亦皆主結滯壅塞立論。而甄權乃又謂除虛腫,則誤矣。《日華本草》謂治腰痛,蓋亦指濕熱阻塞,腰脊不利之症,惟言之殊不分明,究屬非是。

《別錄》:主下氣,療腳滿水腫,除風毒,利小便。

《藥性論》:治痃癖氣塊,利大小便,除水氣,虛腫。落胎。

《日華子本草》:取腰痛,下冷膿,並一切氣壅滯。李杲:除氣分濕熱,三焦壅結。

《綱目》:逐痰消飲,通大腸氣秘風秘,殺蟲。

《江蘇植藥志》:適用於急性關節炎。

《新疆中草藥手冊》:瀉下,利尿,殺蟲。治便秘,消化不良,腎炎水腫,小兒咽喉炎。

1.

李杲:牽牛子,《本草》名醫續注云,味苦寒能除濕,利小水,治下疰腳氣。據所說,氣味主治俱誤矣,何以明之?凡藥中用牽牛者,少則動大便,多則下水,此乃瀉氣之藥,試取嘗之,即得辛辣之味,久而嚼之,猛烈雄壯,漸漸不絕,非辛如何?續注家乃謂味苦寒,其苦寒果安在哉?若以為瀉濕之藥,猶不知其的也。何則?此物但能瀉氣中之濕熱,不能瀉血中之濕熱。夫濕者水之別稱,有形者也,若肺先受濕,則宜用之。今用藥者不問有濕無濕,但傷食,或欲動大便,或有熱服,或作常服,克化之藥俱用牽牛,豈不誤哉?殊不知牽牛辛烈,瀉人元氣,比諸辛藥瀉氣尤甚,以其辛之雄烈故也。今重為備言之,若病濕勝,濕氣不得施化,致大小便不通,則宜用之耳,濕去則氣得周流,所謂五臟有邪,更相平也。

2.

《湯液本草》:牽牛,以氣藥引則入氣,以大黃引則入血。

3.

《綱目》:牽牛,自宋以後,北人常用取快,及劉守真、張子和出,又倡為通用下藥,李明之目擊其事,故著其說極力辟之。牽牛治水氣在肺,喘滿腫脹,下焦郁遏,腰背脹腫,及大腸風秘氣秘,卓有殊功。但病在血分及脾胃虛弱而痞滿者,則不可取快一時及常服,暗傷元氣也。一宗室夫人,年幾六十,平生苦腸結病,旬日一行,甚於生產,服養血潤燥藥則泥膈不快,服硝、黃通利藥則若罔知,如此三十餘年矣,時珍診其人體肥,膏梁而多優郁,日吐酸痰碗許乃寬,又多火病,此乃三焦之氣壅滯,有升無降,津液皆化為痰飲,不能下滋腸腑,非血燥比也。潤劑留滯,硝、黃徒入血分,不能通氣,俱為痰阻,故無效也。乃用牽牛末,皂莢膏丸與服,即便通利,自是但覺腸結,一服就順,亦不妨食,且復精爽。蓋牽牛能走氣分,通三焦,氣順則痰逐飲消,上下通快矣,外甥柳喬,素多酒色,病下極脹痛,二便不通,不能坐臥,立哭呻吟者七晝夜。醫用通利藥不效,遣人叩予,予思此乃濕熱之邪在精道,壅脹隧路,病在二陰之間,故前阻小便,後阻大便,病不在大腸、膀胱也。乃用楝實、茴香、穿山甲諸藥,入牽牛加倍,水煎服,一服而減,三服而平。牽牛能達右腎命門,走精隧,人所不知,惟東垣李明之知之,故明之治下焦陽虛,天真丹用牽牛以鹽水炒黑,入佐沉香、杜仲、破故紙、官桂諸藥,深得補瀉兼施之妙,方見《醫學發明》。又東垣治脾濕太過,通身浮腫,喘不得臥,腹如鼓,海金沙散,亦以牽牛為君,則東垣未盡棄牽牛不用,但貴施之得道耳。

4.

《本草正》:牽牛,古方多為散、丸,若用救急,亦可佐群藥煎服,然大泄元氣,凡虛弱之人須忌之。

5.

《本草正義》:牽牛,善泄濕熱,通利水道,亦走大便,故《別錄》謂其苦寒,至李氏東垣,以其兼有辛薟氣味,遂謂是辛熱雄烈。按,此物甚滑,通泄是其專長,試細嚼之,惟其皮稍有辛味,古今主治,皆用之於濕熱氣滯,實腫脹滿,二便不通,則東垣以為辛熱,張石頑和之,亦謂辛溫,皆屬不確,當以《別錄》之苦寒為正。又薟氣戟人喉舌,細味之亦在皮中,所謂有毒,蓋即在此。古方中凡用末子,均稱止用頭末,正以其皮粘韌,不易細碎,只用頭末,則棄其皮,而可無辛薟之毒,頗有意味可思。《別錄》主治專破氣分之壅滯,泄水濕之腫滿,除風利便,固皆以實病言之,此藥功用,固已包舉無遺,甄權申之,則日治痃癬氣塊,利大小便,東垣謂除氣分濕熱,三焦壅結;瀕湖謂逐痰飲,通大腸氣秘、風秘、殺蟲。亦皆主結滯壅塞立論。而甄權乃又謂除虛腫,則誤矣。《日華本草》謂治腰痛,蓋亦指濕熱阻塞,腰脊不利之症,惟言之殊不分明,究屬非是。

6.

《別錄》:主下氣,療腳滿水腫,除風毒,利小便。

7.

《藥性論》:治痃癖氣塊,利大小便,除水氣,虛腫。落胎。

8.

《日華子本草》:取腰痛,下冷膿,並一切氣壅滯。李杲:除氣分濕熱,三焦壅結。

9.

《綱目》:逐痰消飲,通大腸氣秘風秘,殺蟲。

10.

《江蘇植藥志》:適用於急性關節炎。

11.

《新疆中草藥手冊》:瀉下,利尿,殺蟲。治便秘,消化不良,腎炎水腫,小兒咽喉炎。

中藥方劑之Q開頭類

方劑學,名處方,俗稱湯頭。是中醫在辨證論治中產生的一個處方,根據藥物的性能和相互關係,配伍而成,在同一張方劑中,藥物相同,配伍不同,所產生的方劑不同,故方劑學。
牽牛子
全天麻膠囊
羌活愈風湯
芡實茯苓粥
祛風止痛片
祛風至寶丹
芩連片
芹菜粥
前列舒丸
起痛湯
羌活附子散
羌活飲子
羌附湯
芡實山藥糊
芡實糕
起陰湯
鬾奶散
祛風燥濕湯
鴝鵒散
祛風舒筋丸
絿雲散
薺苨煎
瞿麥飲
強陽保腎丸
蘄艾湯
蘄艾膏
前胡散
杞子南棗煲雞蛋
錢氏白朮散
雀兒藥粥
芡實粉粥
芹菜蜜汁
蚯蚓白糖浸液
麒麟竭膏
起枕散
蚯蚓散
羌活導滯湯
驅痰飲子
羌活桃仁湯
羌活神術散
羌活芎藁湯
羌活補髓丸
羌活退翳丸
起痿丹
羌活附子湯
起痿湯
驅邪湯
翹荷湯
耆附湯
臍風散
芡實丸
芡實合劑
驅風一字散
驅風上清散
雀斑丸
雀斑湯
芩心丸
芩連二母丸
芩連半夏竹茹湯
芩連四物湯
芩連平胃湯
芩連消毒湯
雀目瀉肝湯
祛風潤面散
祛風清上散
雀盲散
雀糞塗敷方
雀附丸
祛風解毒湯
祛風除濕湯
秋石丸
秋石四精丸
秋霜散
驅風丸
羌烏散
潛陽熄風湯
芩部丹
牽牛湯
犀角大青湯
瓊液散
瓊液膏
瓊珠散
瓊珠膏
瓊脂膏
瓊花膏
瓊酥膏
芪菟二丹湯
祛傷散
祛火至聖湯
祛疣湯
祛疳消食丸
祛瘀四物湯
祛瘀消腫膏
祛老烏須健陽丹
祛風導痰湯
祛風換肌丸
曲魚膏
曲麥二陳湯
期頤餅
驅風散熱飲子
氣疝飲
氣血雙補湯
氣鬱湯
卻毒湯
卻痛散
去斑膏
去杖湯
去腐靈藥
取淵湯
啟宮丸
啟峻湯
啟心救胃湯
啟脾散
啟膈散
啟迷丹
奇授藿香丸
慶雲散
強中湯
麒麟血散
曲術丸
曲直湯
麴櫱丸
乞力伽散
乾坤一氣膏
全體神膏
茜根丸
全生白朮散
全蠍觀音散
全趾飲
全鱉丸
全鹿丸
茜梅丸
驅瘧飲子
薔薇丸
茜草通脈湯
薺葉塗方
卷舒散
輕腰湯
薺萊粥
驅疹湯
驅風散熱飲子加減
芪烏生髮湯
芩術四物湯
蘄蛇釀
蘧蒢散
芪歸豬蹄湯
瞿麥六味湯
奇妙梔子散
芪忍歸草湯
瞿麥飲子
芩連梔子飲
芪斷固崩湯
排膿清竇湯
芪芍芨草湯
芪苡湯
羌活勝風湯加減
驅淫保脫湯
芪補湯
芪附湯
芹菜益母湯
驅痹湯
驅蟲糖
輕冰散
輕腳圓
氣淋湯
前列腺增生丸
前列腺湯
穹術除眩湯
前列通補湯
茜茜糖漿
茜草湯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