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關詞條
-
漢調二簧
漢調二簧原名“山二簧”、“土二簧”或“陝二簧”,陝南傳統地方戲劇之一,是陝西省第二大的傳統戲曲劇種,由漢水流域的山歌、民歌、小調發展而成,音調為漢中一帶...
歷史淵源 藝術特色 流行地區 主要流派 主要分類 -
二簧
二簧,納西族弓拉弦鳴樂器。形同漢族京胡,音色脆亮,用於演奏“白沙細樂”和“納西古樂”。流行於雲南省麗江納西族自治縣。二簧又是京劇的主要聲腔之一,是一種抒...
民族樂器 京劇聲腔 俗語 -
掉腔
掉腔是古老的戲曲聲腔之一,又名掉腔、紹興高調、新昌高腔,以新昌為中心,流布於浙東紹興、蕭山、上虞、餘姚、嵊縣、寧海等地。
簡介 中國最古老的聲腔 分類 歷史淵源 保護與發展 -
上黨二簧
上黨二簧,上黨地區的皮黃腔,稱上黨二簧。它是一個獨立的劇種,已有二百多年的歷史,當地人將其稱為“土二簧”。二簧戲唱腔豐富多彩,注重唱、做兩功,其中做功戲...
基本信息 詳細介紹 -
皮簧腔
中國戲曲聲腔系統。以二黃腔及西皮腔作為主要腔調的劇種,均屬皮簧腔系。如徽劇、漢劇、京劇、粵劇、湘劇、贛劇、桂劇等,全國不下20多個劇種。共同特色是以胡琴...
音樂特點 相關分類 代表劇種 代表劇目 代表人物 -
皮簧腔系
皮簧腔系,即戲曲聲腔系統。以二簧腔及西皮腔作為主要腔調的劇種,均屬皮簧腔系。全國不下20多個劇種。
皮簧腔系 正文 配圖 相關連線 -
潛山彈腔
潛山彈腔,即老徽調,是一種古老且很稀有的民間戲曲劇種,在安徽省長江以北的潛山縣及周邊地區流傳已有二百七十餘年。
簡介 發展歷史 反映內容 表演形式 -
尺調腔
尺調腔是越劇常用曲調之一,它是在四工腔的基礎上,吸收了京劇二黃的過門,於20世紀40年代,由袁雪芬和周寶財即興式創造的越劇唱腔,經逐步完善後,成為越劇的...
簡介 形成 板式 意義 -
宜黃諸腔源流探
(筆者按,“宜黃腔”有兩種,兩者聲腔體制不同,來源各別,沒有承傳關係。 (頁4)宜黃腔在流傳過程中訛傳為二黃腔。 但由於宜黃在流傳過程中“宜黃”訛傳為“...
內容介紹 -
聲腔
民族和不同地方的戲曲。它們之間的差別,如以演唱聲腔來區分,稱腔或調,如弋陽腔、梆子腔、拉魂腔、徽調、漢調等,謂之戲曲聲腔;如以民族或地域的藝術特...各地繁衍而成的聲腔系統,簡稱腔系,如崑山腔及地方化了的崑腔所構成的崑腔腔...
詞語解釋 基本概念 與調腔關係 與劇種關係 四大聲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