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斑百靈

二斑百靈

二斑百靈是一種粗壯而尾短的小型鳴禽。身長16-18 cm厘米。嘴厚且鈍,眉紋及眼下方的小斑紋白色。頦、喉及半頸環白,其下有黑色的項紋。上體具濃褐色雜斑;下體白,兩脅棕色,胸側有縱紋。飛行時翼下暗而略灰,無白色的翼後緣,尾有狹窄的白色羽端,但無白色羽緣。虹膜-褐色;嘴-偏粉色,上嘴中線及嘴端色深;腳-橘黃。後爪長而稍彎曲。雌鳥似雄鳥,但顏色暗淡。

基本信息


基本信息

二斑百靈二斑百靈

二斑百靈 Bimaculated Lark

雀形目 > 百靈科 > 百靈屬

PASSERIFORMES > Alaudidae > Melanocorypha bimaculata

名稱類別

【中文名稱】二斑百靈

【拉丁學名】Melanocoryphabimaculata

【命名時間】Menetries1832 

二斑百靈分布圖二斑百靈分布圖

【英文名稱】BimaculatedLark

【科屬分類】鳥綱雀形目百靈科百靈屬

外形特徵

二斑百靈是一種粗壯而尾短的小型鳴禽。身長16-18cm厘米。嘴厚且鈍,眉紋及眼下方的小斑紋白色。頦、喉及半頸環白,其下有黑色的項紋。上體具濃褐色雜斑;下體白,兩脅棕色,胸側有縱紋。飛行時翼下暗而略灰,無白色的翼後緣,尾有狹窄的白色羽端,但無白色羽緣。虹膜-褐色;嘴-偏粉色,上嘴中線及嘴端色深;腳-橘黃。後爪長而稍彎曲。雌鳥似雄鳥,但顏色暗淡。它們的嘴較尖細而呈圓錐狀,嘴尖處略有彎曲。鼻孔上有懸羽掩蓋。翅膀稍尖長,尾較翅為短,跗跖後緣較鈍,具有盾狀鱗,後爪長而直。

分布範圍

分布於歐亞大陸及非洲北部(包括整個歐洲北回歸線以北的非洲地區、阿拉伯半島以及喜馬拉雅山-橫斷山脈-岷山-秦嶺-淮河以北的亞洲地區。),非洲中南部地區(包括阿拉伯半島的南部、撒哈拉沙漠(北回歸線)以南的整個非洲大陸。),印度次大陸及中國的西南地區(包括印度、孟加拉、不丹、錫金、尼泊爾巴基斯擔、斯里蘭卡、馬爾地夫以及中國西藏的東南部地區等。),中國有分布,不常見。指名亞種為留鳥於新疆西部(喀什、準噶爾盆地北部、博格達山及塔里木盆地南部[1])。

生活習性

二斑百靈生活於草原、沙漠、小灌叢、近水草地等空曠地區。常於地面行走或振翼作柔弱的波狀飛行。於地面,或于飛行時,或在空中振翼同時緩慢垂直下降時鳴唱。高飛時直衝入雲,在地面亦善奔走,受驚擾時常藏匿不動,因有保護色而不易被發覺。飛行叫聲為沙啞洪亮的trrelit,也作dre-lit叫聲。似短趾百靈。鳴聲從地面或於盤鏇飛行時發出,為多變調的短句並常加上拖長的捲舌音叫聲。

平時在地上尋食昆蟲和種子。主要以草籽、嫩芽等為食,也捕食昆蟲,如蚱蜢、蝗蟲等。

生長繁殖

雄鳥求偶時在空中鳴唱或在高空拍動翅膀。營巢在土坎、草叢根部地上,巢呈淺杯形,用雜草構成,置於地面稍凹處或草叢間,其上有垂草掩蔽。5~6月間產卵。卵白色或近黃,表面光滑而具褐色細斑,大小約為23×18毫米。兩性輪流孵化11–12天雛鳥破殼而出。剛出殼的雛鳥赤身裸體,只在一些部位長有絨羽,7天后才睜開雙眼。這期間由雙親共同哺育,主要是餵食昆蟲的幼蟲。幼鳥在8天以後離巢,並且在14或15天以後飛行。

3 個亞種

1.Melanocoryphabimaculatabimaculata[2]

2.Melanocoryphabimaculatarufescens

3.Melanocoryphabimaculatatorquata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