予產不毀鄉校

予產不毀鄉校出自《左傳·襄公三十一年》,體裁是歷史散文。創作於春秋時代。

【簡介】

【作品名稱】予產不毀鄉校
【作品別名】子產不毀鄉校

【作品出自】《左傳·襄公三十一年》
【作品體裁】歷史散文
【創作年代】春秋

【原文】

鄭人游於鄉校⑴,以論執政⑵。然明謂子產曰⑶:“毀鄉校,何如?”子產曰;“何為?夫人朝夕退而游焉⑷,以議執政之善否。其所善者,吾則行之;其所惡者,吾則改之,是吾師也,若之何毀之?我聞忠善以損怨⑸,不聞作威以防怨⑹。豈不遽止⑺?然猶防川⑻:大決所犯,傷人必多,吾不克救也;不如小決使道⑼,不如吾聞而藥之也⑽。”然明曰:“蔑也,今而後知吾子之信可事也⑾。小人實不才⑿。若果行此,其鄭國實賴之,豈唯二三臣⒀?”
仲尼聞是語也,曰⒁:“以是觀之,人謂子產不仁,吾不信也。”

【注釋】

⑴鄉校;古時鄉間的公共場所,既是學校,又是鄉人聚會議事的地方。
⑵執政:政事。
⑶然明:鄭國大夫融蔑,然明是他的字。
⑷退:工作完畢後回來。
⑸忠善:盡力做善事。損:減少。
⑹作威;擺出威風。
⑺遽:很快,迅速。
⑻防:堵塞。川:河流。
⑼道:同“導”,疏通,引導。
⑽藥之:以之為藥,用它做治病的藥。
⑾信:確實,的確。可事;可以成事。
⑿小人:自己的謙稱。不才:沒有才能。
⒀二三:這些,這幾位。
⒁仲尼:孔子的字。

【譯文】

鄭國人到鄉校休閒聚會,議論執政者施政措施的好壞。鄭國大夫然明對子產說:“把鄉校毀了,怎么樣?”子產說:“為什麼毀掉?人們早晚幹完活兒回來到這裡聚一下,議論一下施政措施的好壞。他們喜歡的,我們就推行;他們討厭的,我們就改正。這是我們的老師。為什麼要毀掉它呢?我聽說盡力做好事以減少怨恨,沒聽說過依權仗勢來防止怨恨。難道很快制止這些議論不容易嗎?然而那樣做就像堵塞河流一樣:河水大決口造成的損害,傷害的人必然很多,我是挽救不了的;不如開個小口導流,不如我們聽取這些議論後把它當作治病的良藥。”然明說:“我從現在起才知道您確實可以成大事。小人確實沒有才能。如果真的這樣做,恐怕鄭國真的就有了依靠,豈止是有利於我們這些臣子!”
孔子聽到了這番話後說:“照這些話看來,人們說子產不仁,我不相信。”

【讀解】

春秋時的鄉校,使人聯想到古代希臘和羅馬的民主政治。在希臘、羅馬凡,自由民,都有參與政治的權利。鄉校自由地議論政治,與希臘、羅馬的情形有些相似,但有一個重大差別:鄉校的平民百姓雖然可以議政,卻無權參政,沒有選舉權和被選舉權。因此,二者有實質性的差別。
不過,考慮到中國傳統等級制度之下的政治專制,能移開一個口子讓老百姓無所顧忌、暢所欲言地議論統治者,真是要很大的氣魄和開闊的胸襟。真的,能做到這一點,在幾千年的傳統社會中,即使不是絕無僅有,也算得上幾十年、幾百年才會見到一次。
完全可以構想到老百姓議政的內容,比如國家的繁榮昌盛,社會的風習,與百姓日常生活密切相關的問題,施政方針,一直到宮廷秘聞,某個官員乃至國君的私生活。不管是什麼樣的話題,平民百姓中橫挑子豎挑眼、雞蛋裡面挑骨頭的人,畢竟是少數,而大多數人的。目中都有相對公平的衡量尺度,他們眼睛盯住的是統治者的施政實績,而不是統治者的誇誇其談。
可以打個比方,老百姓的評論,是統治者所作所為的無情的鏡子。統治者可以用高壓手段迫使百姓保持沉默,卻無法使人們不在心裡估價,無法左右人心的向背。所以,沉默並不意味著順從;相反,沉默中蘊含著可怕的力量。

【相關人物】

子產(?~公元前522)春秋時政治家。名僑。鄭州新鄭縣(今河南新鄭)人。他鄭穆公的孫子,公子發子國的兒子。公元前554年鄭國卿後,實行一系列政治改革,承認私田的合法性,向土地私有者徵收軍賦;鑄刑書於鼎,為我國最早的成文法律。他主張保留“鄉校”、聽取“國人”意見,善於因才任使,採用“寬孟相濟”的治國方略,將鄭國治理得秩序井然。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