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里一千墩漢墓群

九里一千墩漢墓群

九里一千墩漢墓群,位於寶應縣東邊的射陽湖鎮,從射陽湖鎮趙家村起,一直延伸到天平鄉的天平莊附近,東西長約4.5公里,在此範圍內,墓墩數以千計,若懸盂覆釜。史書上說項伯和建安七子陳琳墓在此。這裡 曾出土“漢銅虎”、“千斤鐙”、“雙魚銅洗”等漢代以來的銅器、陶器、玉器、鐵器珍貴文物數百件。清代這裡發現了孔子見老子石門畫像石,後因日寇侵占,畫 像石下落不明,其拓片魯迅先生曾收藏過,現在南京博物院珍藏。“九里一千墩”漢墓群遺址被定為省級文物保護單位。人們稱它是“史籍的記載,文明的象徵”。

簡介

九里一千墩漢墓群九里一千墩漢墓群

九里一千墩漢墓群,寶應縣東邊的射陽湖鎮原是漢代射陽縣的治所,在其西南約16平方公里的範圍內,星羅棋 布地分列著許多高高矮矮、大大小小的土墩子,這就是歷史上所稱的“射陽墩”。因土墩數 量很多,後來人們俗稱為“九里一千墩”漢墓群。這些較為集中的土墓為我們了解漢代射 陽縣的政治、經濟、文化、歷史提供了內涵豐富的實物資料。 

來歷

曹丕、華佗都曾在揚留下足跡。曹丕、華佗都曾在揚留下足跡。

東漢建安五年(200年),廣陵太守陳登對邗溝古道進行改浚。他興修水利發展農 業經濟,使射陽很快繁榮興旺起來。從吳王夫差開邗溝(前486年)到南朝劉宋末年( 479年)射陽縣廢,在這長 達一千年的時間裡,射陽一直為邗溝古道上的交通樞紐、項伯的封國、廣陵郡的治所、百姓 的墾殖地。從地理位置上看,緊鄰射陽古城的東北部為煙波浩渺的射陽湖,惟有西南一片相 對高亢的田地為世代射陽人的安息之地。

《萬曆寶應志略》記載:“射陽墩在射陽湖之西,墩以數千 計,若懸盂覆釜,大小夾持 間,有徑如列埏隧”。明代進 士、九江知府朱曰藩在描寫 射陽墩的壯觀時,曾有“沙墩 排萬馬,煙海失群鳧”的詩 句。後人根據土墩的形狀、用 途、歷史傳說分別冠以形象 而有趣的名字,如狗牙墩、烏 龜墩、虎墩、金牛墩、鴨蛋墩、 旗桿墩、夏家墩、戴墩、八角墩等等。傳說漢代臧洪、陳容 為抵禦敵寇侵襲,在此操練兵馬,修築土墩,便有前走馬墩、後走馬墩和飲馬池、馬槽等墩 名和地名。金牛墩是因此墩形狀像一頭臥息的牛,傳說墩內有金銀財寶故叫金牛墩。目前保 存最好的三個標 志墩之一的竹墩,因墩上長滿茂密的翠竹而得名。

射陽古今究竟有多少土墩?明代吳敏道詩云:“三千射陽墩,錯落射陽路。”民諺亦云:“ 射 陽三千六百墩,不知誰是楚王墳。”清代以來一直稱為“九里一千墩”。1960年調查統計尚 有大小墩阜八百餘座,1998年經過考古調查土墩僅剩七十餘座。

如此眾多且規模較大的土墩是怎樣形成的?通過歷次的考古調查以及部分墓葬的發掘, 發現每一個墓墩中都隱藏著漢代的墓穴,有的土墩中有數穴乃至數十穴。因射陽地區地下水 位較高,這裡墓葬都為淺穴起封或平地起封,多為木槨墓和磚室墓。這些墓都建於平地上, 然後擔土覆墳墩。起初只是一個個排列有序、相對獨立的家庭或家族為主的聚棺叢葬地,隨 著時間的推移,逐漸形成具有一定規模的墳場。天長日久,這些墳墩坍了又堆,堆了又坍, 加上後代不斷有人雜埋於內,便逐漸形成了一個個土墩。

特點

射陽墩出土的文物非常豐富,據史料記載,僅清代出土的文物就數以千計,其中漢雙魚 銅洗、漢銅虎等極為珍貴。清乾隆48年(1883年),寶應舉人朱彬在射陽平家莊雙墩發現 了射陽石門畫像,它是我國出土最早、影響較大的漢畫像石刻之一。特別是一幅內容屬“聖 賢”畫像“孔子見老子”圖,則更為引人注目,許多金石學家相繼著文,將它編纂在有關著 錄中。魯迅先生不但藏有此畫像石的拓片,而且還專門研究過。解放以後,因農田改造、水 利建設等破壞,射陽墩又先後出土過數千件文物,特別是陶器,不但數量多,且造型和紋飾 都較為豐富。這些漢代陶器雖然沒有先秦青銅器那么精美,也沒有後代瓷器那樣華麗,但它 卻有獨特的粗獷豪放的風格,雄渾奔放而深沉宏大的精神。 1981年在前走馬墩出土的一件 彩繪鳳紋杯盤套盒,設計巧妙獨特,製作工藝精湛,漆色艷麗如新,充分展示了漢代漆器工 藝的成就。1982年八角墩出土的夔紋青玉璧和1998年戴墩出土的龍鳳紋白玉佩,玉質瑩 潤,紋飾華美,雕琢技藝精湛,堪稱漢代玉器工藝的傑作。出土的“淮陵璽印”一批漢代官 、私印,為研究漢代的印信制度提供了有價值的實物資料。

為了切實加強對古射陽漢文化資源的開發利用,當地政府正著手規劃,擬建設射陽漢文 化旅遊區。射陽的“九里一千墩”漢墓群以及其它漢代遺蹟,正以它獨特的魅力和古樸的風 姿顯示著中國漢文化的燦爛,迎候著越來越多的中外遊客。

相關信息

九里一千墩漢墓群九里一千墩漢墓群
曹操謀士陳琳或葬寶應“九里一千墩”漢墓群

揚州文化研究所所長韋明鏵說,當時曹操手下有著名的“建安七子”,其中較為年長的陳琳,就是廣陵射陽(現為寶應)人。他在詩、文、賦上皆有建樹,詩歌代表作為《飲馬長城窟行》,描寫了繁重的勞役給廣大人民帶來的苦難,頗具現實意義。他的散文文風雄放,筆力強勁。但他在那個動亂的年代,三易其主,先後侍奉何進袁紹、曹操,熱衷功名,最終染病身亡。寶應縣射陽湖鎮原是漢代射陽縣的治所。在其西南約16平方公里的範圍內,星羅棋布地分列著許多高高矮矮、大大小小的土墩子,這就是歷史上所稱的“射陽墩”。因土墩數量很多,後來人們俗稱為“九里一千墩”漢墓群。相傳陳琳就葬在其中,但是並沒有明確的考古證明。揚州中醫祖師是華佗弟子。

三國時期,還有哪些人物和揚州有關?韋明鏵說,當時揚州處於魏、吳兩方政權的中間地段,一會兒屬魏,一會兒屬吳,有時候還是雙方都不管的“真空”地段。據韋明鏵介紹,曹操一生並沒有踏足揚州,但他的兒子曹丕來過揚州,還對著滾滾長江,發出長嘆:“這真是一道天然的屏障啊!”為曹操醫治過頭疼病的名醫華佗,也長期在揚州活動過;他收下的唯一弟子吳普,就是揚州人。一直以來,揚州中醫都奉吳普為祖師爺。解放前,揚州地區還有過吳普廟。
此外,揚州還有一位學士叫做張紘,到了東吳當謀士,和張昭一起合稱“二張”。他和陳琳雖然身處兩個不同的陣營,但是關係不錯,常有書信往來。有次陳琳寫信給張紘,誇讚他文學水平高;張紘回信寫道,自己在陳琳面前只是“小巫見大巫”。這也就是成語“小巫見大巫”的由來。

葬在揚州的“帝王將相”

帝:隋煬帝楊廣

地點:槐泗鎮

發現時間:清朝

揚州在歷史上沒做過國都,所以埋葬在揚州的國君並不多見,只有隋煬帝楊廣。他在江都被殺害後,就被埋葬在這裡。隋煬帝陵的發現,和清代大學士阮元分不開。正是阮元,在揚州為隋煬帝立碑建石,並請揚州知府伊秉綬修建了隋煬帝陵。

隋煬帝是否安葬在隋煬帝陵里,現在還沒有進行考古發掘。但晏炳森認為:“不是所有的陵墓都要進行挖掘的,保留原樣,同樣是對歷史的保護。”

王:廣陵王劉胥

地點 漢陵苑

發現時間 1979年

廣陵王劉胥是漢武帝之子,獲封廣陵王。一開始,他的墳冢在高郵天山;1979年採石工人開山時,發現了山中古墓葬,後將墓冢整體搬移到蜀岡,成為現在的漢陵苑。晏炳森介紹說,因為漢朝推崇厚葬,所以當時考古開掘時,儘管該墓遭受過盜掘,仍出土了大量文物,約有千件之多。特別是規模宏大的“黃腸題湊”,是漢代諸侯專享的特殊墓葬制,皆由楠木製成,無論是體積還是質量,目前在國內都首屈一指。

將:李長樂

地點 西湖鎮

發現時間 民國年間

李長樂是一位晚清猛將,一生得了三個“巴圖魯”(即“勇士”)的稱號,這在清朝歷史上是罕有的。後來,他來到揚州買田置宅,安頓家小。他去世後,清光緒皇帝賜諭葬於揚州,謚封勤勇公,墓址為維揚區二道山趙莊東北,即現在維揚區西湖鎮經圩村趙莊。這種“奉聖旨諭葬”,是清朝對中興功臣亡故後最為隆重的葬禮制。在將軍中,還有明朝抗清將領史可法。在知道必定兵敗時,他就關照義子,自己犧牲後埋葬在梅花嶺。但後來清軍破城,史可法屍骨並未找到。現在史可法紀念館內的梅花嶺,是史可法的衣冠冢。

相:阮元

地點 槐泗鎮

發現地點 近年

阮元是清朝著名學士,官至太傅,管理刑部、兵部事務。他是乾隆、嘉慶、道光三朝重臣。阮元去世後,道光帝在祭文中稱他:“極三朝之寵遇,為一代之完人”。阮元歸葬雷塘祖墓,即現在的槐泗鎮永勝村。他下葬的地方為祖塋,除了阮元墓,還有阮家祖宗的一些墓冢。如今只有墓碑,並無其他明顯的建築。
寶應商周遺址參評“十大發現”為揚州唯一參評項目

屬於商周時期南北交流碰撞區域——

發現的雙琚商周文化遺址,已經參加“江蘇省第三次全國文物普查十大新發現”評選活動,這也是此次揚州唯一一個參評項目。2009年四、五月份,揚州文物考古研究所考古人員駐紮夏集鎮。寶應縣博物館負責人季壽山介紹,經過考古人員為期20天的調查,出土了一批陶、骨器等生產勞動工具,器型包括鼎、豆、罐、鬲、釜、缽等。

季壽山告訴記者,雙琚商周文化遺址位於雙琚村運河以東片,東北為興化,南為高郵,周邊多湖泊沼澤,遺址北有雙琚大河,通廣洋湖。遺址為鳳凰溝環繞,東西長240米,南北長260米。西北地勢較高,東南相對平緩。地表常可發現繩紋、席紋陶片。地下堆積較豐富,深度在1.7至2.8米之間。

據史料考證,商周時期這裡就有人類活動,其後歷史無從稽考,明代洪武趕散有蘇州徐氏遷至該處,遂名雙琚,上世紀50年代雙琚自高郵劃歸寶應。雙琚遺址屬於商周時期南北交流碰撞區域。中國社科院、南京博物院的考古專家均對該遺址的發現給予了較高評價。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