么索村

么索村

該行政村隸屬 紅河縣 石頭寨鄉 ,地處鄉東邊,距鄉政府所在地42 公里,到鄉道路為土 路,交通不方便,距縣87公里。東鄰元陽縣馬街鄉 ,南鄰本縣阿扎河鄉過者村委會 ,西鄰本縣阿扎河鄉的洛孟村委會 ,北鄰元陽馬街鄉木梳甲。轄 9個村民小組。現有農戶 710戶,有鄉村人口3387人,其中農業人口 3387人,勞動力1810人,其中從事第一產業人數 1495人。全村國土面積 13.99 平方公里,海拔 1750 米,年平均氣溫 17 ℃,年降水量 1240.2 毫米,適合種植 糧食作物 等農作物。全村耕地面積 1891 畝,人均耕地0.63 畝,林地 9500 畝。2010年全村經濟總收入10001972萬元,農民人均純收入1852元。農民收入主要以農業為主。

基本信息

村情概況

全景全景
該行政村隸屬紅河縣石頭寨鄉,地處鄉東邊,距鄉政府所在地42公里,到鄉道路為土路,交通不方便,距縣87公里。東鄰元陽縣馬街鄉,南鄰本縣阿扎河鄉過者村委會,西鄰本縣阿扎河鄉的洛孟村委會,北鄰元陽馬街鄉木梳甲。轄9個村民小組。現有農戶710戶,有鄉村人口3387人,其中農業人口3387人,勞動力1810人,其中從事第一產業人數1495人。
全村國土面積13.99平方公里,海拔1750米,年平均氣溫17℃,年降水量1240.2毫米,適合種植糧食作物等農作物。全村耕地面積1891畝,人均耕地0.63畝,林地9500畝。2010年全村經濟總收入10001972萬元,農民人均純收入1852元。農民收入主要以農業為主。

自然資源

全村有耕地總面積1891畝(其中:田1223畝,地668畝),人均耕地0.63畝,主要種植水稻、包穀、黃豆等農作物;擁有林地9500畝,其中荒山荒地8600畝,其他面積998.5畝。

基礎設施

截止2010年底,該村已實現通電、通電話(使用當地無線電話)。全村有710戶飲用井水,有710戶還存在飲水困難或水質未達標(占農戶總數的100%)。有710戶通電,擁有電視機農戶460戶,安裝固定電話或擁有行動電話的農戶數332戶,其中擁有行動電話農戶數310戶。
該村到鄉道路為土路無通車;進村道路為土路路面;村內主幹道均為未硬化的路面;距離最近的車站42公里,距離集貿市場5公里。
到2010年底,全村有9個自然村已通電;有9個自然村已通電話;有9個自然村還存在飲水困難或水質未達標。該村農戶住房以土木結構住房為主,其中有87戶居住磚混結構住房;有317戶居住磚木結構住房;有263戶居住於土木結構住房,還有43戶居住於其他結構的住房。

農村經濟

村莊村莊
該村2010年農村經濟總收入1000萬元,其中:種植業收入575萬元,占總收入的58%;畜牧業收入200萬元,占總收入的20%(其中,年內出欄肉豬3640頭,肉牛172頭,肉羊196頭;雞、鴨7400隻);漁業收入50萬元,占總收入的5.5%;林業收入120萬元,占總收入的12%;工資性收入55萬元。農民人均純收入1852元,農民收入以農業為主。全村外出務工收入55萬元,其中,常年外出務工人數230人(占勞動力的13%),在省內務工228人。省外2人。

特色產業

該村的主要產業為種植業,主要銷售往縣內。2010年主產業全村銷售總收入144萬元,占農村經濟總收入14%。

人口衛生

該村現有農戶710戶,共鄉村人口3387人,其中男性1769人,女性1618人。其中農業人口3387人,勞動力1810人從事第一產業1495人,。該村以哈尼族族為主,其中族哈尼族3387人,到2010年底,全村參加農村合作醫療1433人,參合率42%;享受低保342人。五保戶20人。村民的醫療主要依靠村衛生所和鄉衛生院,衛生所面積為20平方米,有鄉村醫生2人,該村距離鄉衛生院42公里。人畜混居的農戶597戶,占農戶總數的90%。

文化教育

該村建有國小4所,校舍建築面積1600平方米,擁有教師6人,在校學生334人,距離鄉中學42公里。目前整個行政村農村義務教育在校學生540人,其中小學生304人,中學生236人。

村務公開

該村到2010年底,該村已簽定農業承包契約567份,農村土地承包面積1891畝。已建立了農村公益事業建設“一事一議”制度,一事一議籌勞0元。農村財務管理實行自行管理,開展村務公開,主要會議方式公開。

基層組織

該村建有黨支部5個,下設5個黨支部,共有黨員83人,少數民族黨員83人,其中男黨員78人、女黨員5人。
村委會由支書、主任、副主任等組成,下設9個村民小組。

人文地理

么索村委民居以土石木結構為主,么索哈尼族節日較多,主要節日有“十月年”、“六月年”即:“苦扎扎”節,間為娛樂及五穀豐登、六畜興旺之。六月是稻穀花香,各種作物快要成熟季節,也是各種害蟲危害莊稼的季節,所以過“六月年”來除蟲災害,以保豐收。

發展重點

存在主要問題和困難:主要體現在:一是人地矛盾突出,人均耕地面積不足1畝,嚴重製約了農業產業化發展;二是農業產業結構矛盾突出,規模效益不明顯,山區農業綜合開發缺乏一定的科學性和長期的規劃,缺乏投入資金我,農民增收仍十分困難;三是二三產業基礎薄弱,產值低,在全村CDP比值不到1/5;四是基礎設施滯後。特別是交通、水利、電力、教育、衛生等基礎設施仍十分落後。五是勞動者素質和科技意低下,商品意識淡薄,直接阻礙該村經濟社會的發展進程。六是該村貧困面大,貧困程度深。全村還有800多人未解決溫飽人口,有120戶人均收入不足640元,處於絕對貧困之中,扶貧攻堅任務十分艱巨。七是基礎調入建設滯後,主要突出的問題是交通、水利、電力、文化教育、醫療衛生等方面存在的困難和問題。
發展思路及發展產業:特色產業,種植面積畝;發展養殖業,發展豬2600多頭、牛850頭、山羊700隻;發展勞務經濟,每年轉移勞動力165人。到“十二五”期末,力爭使農民人均純收入由2010年的1972元,增到2100元。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