項目區總面積53.3平方公里,治理規模20.1平方公里。項目建設按照“宜林則林,宜果則果,宜草則草,宜糧則糧”的原則,對項目建設進行規劃布局。具體目標是造林27811畝坡改梯2327畝,新建谷坊78座,蓄水池80口,排灌溝渠30公里。項目實施後,植被覆蓋率由現在的18.8%提高到50.6%,年保土總量可達9.91萬噸,年蓄水總量可達94.14萬立方米,保肥能力大大提高,為南水北調提供優質水源;年實現增產增收的直接經濟效益302.46萬元。
相關詞條
-
丹江口水電站
丹江口水電站是五十年代開工建設的、規模巨大的水利樞紐工程,位於湖北省丹江口市漢江與其支流丹江匯合口下游800m處,具有防洪、發電、灌溉、航運及水產養殖等...
基本資料 工程概況 樞紐布置 泄洪設施 問題解決 -
丹江口水力發電廠
丹江口水力發電廠坐落在湖北省十堰丹江口市,雄踞於長江最大支流三千里漢江中游,是丹江口水利樞紐工程與丹江口大壩的核心組成部分。電廠設計裝機6台,總容量90...
電廠簡介 地位作用 大事記 發電量 -
湖北丹江口
丹江口,位於 湖北省西北部、 漢江中上游,有“中國水都”之稱,是國家旅遊名片、中國優秀旅遊城市。 丹江口市由國務院批准設立,湖北省十堰市 代管下轄 。全...
歷史沿革 行政區劃 地理環境 旅遊景點 名優特產 -
丹江口二橋
丹江口二橋,位於丹江口大壩上游7.3公里處,2003年1月正式動工,2005年8月12日建成通車。
丹江口二橋簡介 相關報導 丹江口二橋設計要點 -
丹江口水庫
丹江口水庫,位於漢江中上游,分布於湖北省丹江口市和河南省南陽市淅川縣,水域橫跨鄂、豫兩省。丹江口水庫,是亞洲第一大人工淡水湖、國家南水北調中線工程水源地...
地理環境 發展歷程 總體規劃 設計方案 主要優勢 -
丹江口鱤魚
丹江口鱤魚,指生產於湖北省丹江口市丹江口水庫獨立水生態區域中的鱤魚品種,該魚具有生長快、抗病能力強、營養價值高、肉質細嫩、味道鮮美、無泥腥味等特點。20...
品質特點 歷史淵源 生產情況 地理標誌 -
丹江口農產品交易中心
丹江口農產品中心集農產品展示、交易、零售、貯藏、加工、分選、包裝、配送、電子商務等多功能為一體的新型農產品交易平台。位於丹江口市新港大道與紅花路十字路(...
-
丹江口庫區旅遊中心港
旅遊港遊客中心封頂2012年2月7日,丹江口庫區旅遊中心港遊客中心封頂,主體工程全部完工。 丹江口庫區旅遊中心港總投資6億元,其中遊客中心及旅遊購物街區...
丹江口旅遊中心港簡介 丹江口旅遊中心港進展 -
丹江口翹嘴鮊
丹江口翹嘴鮊,湖北省丹江口市特產,中國國家地理標誌產品。 丹江口翹嘴鮊體背青,腹部白而有光澤;體長而側扁,體背略呈青色,背鰭、尾藍青;頭背面平直,頭背部...
產品特點 產地環境 歷史淵源 生產情況 產品榮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