丹江口鱤魚

丹江口鱤魚

丹江口鱤魚,指生產於湖北省丹江口市丹江口水庫獨立水生態區域中的鱤魚品種,該魚具有生長快、抗病能力強、營養價值高、肉質細嫩、味道鮮美、無泥腥味等特點。2011年獲中國國家地理標誌產品保護

品質特點

經權威部門檢測,丹江口鱤魚與其它地方的鱤魚檢測數據

圖2 丹江口鱤魚外觀特點圖2 丹江口鱤魚外觀特點
相比:含蛋白質實測19.0%,高出2個百分點;維生素A實測 13.2mg/kg,高出1.8個百分點;維生素C實測14.0mg/kg,高出2.5個百分點;17種胺基酸總和實測18.7mg/kg,高出1.5個百分點;鈣、磷、鐵等營養成份和無機鹽類均高於其它地方的鱤魚。丹江口鱤魚與長江流域其它地方的鱤魚相比,形態結構有差異且品質更佳,具有四大特點:
一是體背泛青、腹膜銀白、體表光澤度好,腹鰭和尾鰭下部呈黃色。
二是生長速度快、個體大。經華中農業大學水產學院多次對丹江口鱤魚繁育實踐證明,丹江口鱤魚初次性成熟年齡比其它地方的鱤魚晚1齡,卵無粘性,丹江口水庫潔淨豐富的餌料資源,為丹江口鱤魚生長提供了充足的食源,使其膘肥體壯,因此,生長速度也明顯快於同源的長江流域其他地方的鱤魚,性成熟以後還有良好的生長優勢,最大個體長達2米多,重可達60公斤。
三是肌肉品質好、蛋白質含量高。丹江口鱤魚主要以攔庫養殖、大庫自然增殖
圖3 丹江口鱤魚養殖基地圖3 丹江口鱤魚養殖基地
、網箱養殖為主,以小魚小蝦為食,處於食物鏈的頂端。丹江口水庫豐富的餌料資源,為丹江口鱤魚提供了充足的營養。經權威部門檢測,丹江口鱤魚與其它地方的鱤魚檢測數據相比:含蛋白質實測19.0%,高出2個百分點;維生素A實測13.2mg/kg,高出1.8個百分點;維生素C實測14.0mg/kg,高出2.5個百分點;17種胺基酸總和實測18.7mg/kg,高出1.5個百分點;鈣、磷、鐵等營養成份和無機鹽類均高於其它地方的鱤魚。
四是沒有泥腥味,商品性好。丹江口鱤魚肉質呈淡橘黃色,肌肉結實,出肉率高達54%。熟肉呈絲條狀,味道鮮美細嫩,沒有泥腥味,魚刺較為粗大稀少,深受消費者的歡迎。

歷史淵源

鱤魚,屬廣布性魚類,歷史悠久。丹江口鱤魚是長期生長在丹江口水庫的獨立水生態區域中形成的,其形態結構和品質特色與其它江河、湖泊的鱤魚有差異,形成了自身的特點,當地百姓俗稱——丹江口鱤魚。
丹江口鱤魚源遠流長,1722年—1735年清雍正年間多有記載,“均地逼近中州物產多興,鱗則鱅鰱、鱤、細鱗,膚極白,口旁有骨,菱溪蓮塘多蓄之,是皆略異凡儔者”。丹江口水庫的建成,為鱤魚的養殖提供了相對封閉的生態環境體系。2007年6月,丹江口鱤魚人工孵化成功,2009年食性馴化成功並獲省科技進步三等獎。

生產情況

丹江口鱤魚主要以攔庫養殖、大庫自然增殖、網箱養殖為主,以小魚小蝦為食,處於食物鏈的頂端。丹江口水庫豐富的餌料資源,為丹江口鱤魚提供了充足的營養。到2011年年底,丹江口市鱤魚規模化養殖達1萬畝,產量400萬公斤,產值逾2億元,養殖戶人均可實現增收5000元。丹江口鱤魚現已形成鮮活魚、冰鮮魚、風乾分割品、風味方便食品四大系列10多個品種。2010年,鱤魚產量達2100噸,銷售額1.2億元,深加工銷售額5600萬元,遠銷北京、上海、武漢、廣州、哈爾濱等大中城市,出口香港、澳門,有較高的市場聲譽,成為丹江口市一張響亮的名片。

地理標誌

根據《地理標誌產品保護規定》,國家質檢總局組織專家對丹江口鱤魚地理標誌產品保護申請進行審查。經審查合格,批准丹江口鱤魚為地理標誌保護產品,自2011年11月30日起實施保護。

產地範圍

丹江口鱤魚產地範圍為湖北省丹江口市武當山特區、六里坪鎮均縣鎮習家店鎮蒿坪鎮石鼓鎮涼水河鎮浪河鎮丁家營鎮土台鄉土關埡鎮、牛河林業開發管理區、三官殿街道辦事處、大壩街道辦事處、均州路街道辦事處、新港經濟開發管理處、丹趙路街道辦事處17個鄉鎮辦(處、區)所轄行政區域。

專用標誌使用

丹江口鱤魚產地範圍內的生產者,可向湖北省丹江口市質量技術監督局提出使用“地理標誌產品專用標誌”的申請,經湖北省質量技術監督局審核,報國家質檢總局核准後予以公告。丹江口鱤魚的法定檢測機構由湖北省質量技術監督局負責指定。

質量技術要求

(一)

圖4 “丹江口鱤魚”地理標誌評審圖4 “丹江口鱤魚”地理標誌評審
種源。
鱤魚(Elopichtys bambusa)。
(二)環境條件。
水質清新,無污染,符合國家漁業水質標準規定的要求,水溫6℃至32℃,平均水深35m,流速0.1m/s至0.5m/s,土壤pH值7.5至8.0,透明度≥80cm,溶解氧≥7.0mg/L。
(三)養殖技術。
1.養殖方式:網箱養殖。
2.苗種來源: 苗種來源於丹江口庫區野生、人工捕撈馴化繁育,或丹江口市境內具有苗種生產許可證的專業場家培育的。
3.放養:放養時間1月份至2月份;放養規格250g/尾至500g/尾;放養密度1尾/m2至1.5尾/m2。
4.投餵:餌料為活魚或冰鮮野雜魚。
5.環境、安全要求:飼養環境、疫情疫病的防治與控制,必須執行國家相關的規定,不得污染環境。
(四)捕撈。
起捕規格≥2500g/尾。
(五)質量特色。
1.感官特色:
(1)活魚:背部呈青色,腹部純白色,體色光亮,肉質細嫩鮮美。
(2)冰鮮魚:鮮魚加冰塊包裝,保鮮貯運,不改變鮮魚形態,保持鮮魚色澤和肉質風味。
2. 理化指標:
(1)等級:
項目/等級 優級 一級
體重/(g/尾) ﹥5000 2500~5000
 (2)營養成分:蛋白質≥18%,脂肪≤4%。
3.安全及其他質量技術要求:產品安全及其他質量技術要求必須符合國家相關規定。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