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大美景
簡介
相傳,鳳凰山八大美景的聞名,始於晉代,遊人登臨覽勝形成名山,修築廟宇,成為焚燒香火之地,是興盛於明清時代文人墨客大石崖上題詞鐫刻,使鳳凰山融自然美與人工美於一爐,成為世人矚目的十大美景。鳳凰山融泰山之雄偉;華山之險峻;峨眉山之秀美。可謂引遊人觀賞入勝,遊人進山一游便展現“壑岩丹青千尺畫,海雲仙閣一溪詩”的勝境。石棚避暑
![石棚避暑](/img/7/979/nBnauM3X2gDM5MjN4YTN5MDO5MTM3cTN5ETNyQTNwAzMxAzL2UzLxYzLt92YucmbvRWdo5Cd0FmL0E2LvoDc0RHa.jpg)
天然石棚遮穹窿,廈外炎炎廈內風。
習爽涼意沁心扉,叮冬悅耳溪流聲。
澗水飛濤
![澗水飛濤](/img/5/625/nBnauM3X4EzM2MTNycTN5MDO5MTM3cTN5ETNyQTNwAzMxAzL3UzLyIzLt92YucmbvRWdo5Cd0FmL0E2LvoDc0RHa.jpg)
鳳凰展翅扶白雲,澗水蟋龍戲鳳吟。
日照浪花濤飛雪,擁擁滾滾出山門。
斗母聖境
![斗母聖境](/img/a/f76/nBnauM3X0QDO3kDM1ITMxAzM4ITM5kjNyAzMwADMwAzMxAzLyEzLwIzLt92YucmbvRWdo5Cd0FmLxE2LvoDc0RHa.jpg)
山雲鋪海
![山雲鋪海](/img/1/c70/nBnauM3X2ITO4cjN3cTN5MDO5MTM3cTN5ETNyQTNwAzMxAzL3UzLxgzLt92YucmbvRWdo5Cd0FmLzE2LvoDc0RHa.jpg)
霏雨初晴陽光柔,茫茫雲海漫山流。
煙霧飄靄古剎里,登峰踏進玉皇樓。
蒼松佇月
![蒼松佇月](/img/e/546/nBnauM3XwczN2MDOxgTN5MDO5MTM3cTN5ETNyQTNwAzMxAzL4UzLwUzLt92YucmbvRWdo5Cd0FmLzE2LvoDc0RHa.jpg)
崖邊巨石扶老松,直插青雲戲晚風。
明月冉冉瀉銀影,恰似古剎掛山中。
怪石凌空
![怪石凌空](/img/4/f72/nBnauM3X3IDN1QDOzgTN5MDO5MTM3cTN5ETNyQTNwAzMxAzL4UzLzYzLt92YucmbvRWdo5Cd0FmLwE2LvoDc0RHa.jpg)
山光絢麗景物奇,峻峰崢嶸雲霧裡。
凝似猛虎欲騰勢,凌空眈視萬仞低。
松徑尋秋
![松徑尋秋](/img/7/04f/nBnauM3X0ITN3QjM5gTN5MDO5MTM3cTN5ETNyQTNwAzMxAzL4UzLxIzLt92YucmbvRWdo5Cd0FmLyE2LvoDc0RHa.jpg)
天池在望
從烽火台到箭眼峰,山路曲折受高低山峰所限,很難廣開眼界,只有登上“神馬峰”,“天下絕”,才能極目遠瞠,使人心曠神怡。天高雲淡,晴空萬里,腳下群山綿亘,蜿蜒起伏,重巒疊翠,可謂“山外青山樓外樓”,由南望去可見“黃海”猶如一條白帶,天水相連猶如水晶宮。大小鹿島依晰可見,故日:“天池在望”。曾有遊人對此景吟詩:秋高氣爽夕陽沉,攀岩牽藤上天門。
天海碧波極目處,心隨帆影盡消魂。
壘障留雲
![壘障留雲](/img/a/e8b/nBnauM3XyEzM2ITMykTN5MDO5MTM3cTN5ETNyQTNwAzMxAzL5UzL0UzLt92YucmbvRWdo5Cd0FmL0E2LvoDc0RHa.jpg)
東地瀛洲
一提到“瀛洲”人們便會油然而生地聯想到古人所稱道的“三仙”之一的神仙造化之地,故而令人神往。鳳凰山上的“瀛洲”雖非“三仙”中的瀛洲,但也確有“瀛洲”流傳之佳境,這就是古人之所贊的“東地瀛洲”。從雄獅嘯澗的古城牆,石筍峰,經杜鵑坡到小石林,立之遠眺另有一小天地顯出灕江石林,黃山之險峻景色,果有傳說中的“瀛洲”之境。匯峰口北坡,多生“天女木蘭”稱“木蘭峪”,西坡多生杜鵑化,故稱“杜鵑坡”,每置春季,杜鵑滿山紅爛漫時,山霧瀰漫中,石筍類似仙島,時隱時露,凌空飛舞的彩練,五光十色,令人眼花舞。這時,東地瀛洲的景致更加多嬌如畫,分外壯觀而迷人!簡介
鳳凰山位於遼寧省鳳城市,由東山和西山兩大景區組成,最高峰“攢雲峰”海拔836米,面積216平方公里,被譽為“國門名山”、“萬里長城第一山”、“中國曆險第一名山”。唐貞觀年間唐太宗李世民御駕東巡,遊覽此山時,有“鳳凰拜祖”的傳說,遂賜此山名為“鳳凰山”。後“平遼王”薛仁貴為了威懾各附屬國,使其永不背叛大唐,在距鳳凰山四十里處的發箭嶺,開震天弓,搭穿雲箭,對準鳳凰山方向震臂一射,神箭穿鳳凰山而過,落入鴨綠江中,自此便有“神弓射箭眼,一箭定遼東”之說,迄今已有一千三百多年的歷史。
鳳凰山由東山和西山兩大景區組成,以秀美的自然山嶽風光稱絕,以獨特的宗教人文景觀為特色。
鳳凰山以“絕”驚世,“天下絕”、“老牛背”、“百步緊”挺拔險峻,異美無比。“金蟾望月”、“石壁鶴影”、“龜猴朝聖”形神兼備,惟妙惟肖。
鳳凰山聚“仙”顯名,“仙人座”、“聚仙台”翠疊丹崖,蔥鬱流麗;“佛池”、“丹泉”飛瀑流化,灑脫飄逸;“金龜求凰”、“羅漢臉”氤氳飄渺,渾然天成。
鳳凰山得“道”彌彰,明弘治初年以來,紫陽觀等道教建築,依山水走向,方圓數里,道風濃郁,道境昭然,玄謎隱奧。
朝陽寺等廟宇古剎,依山傍水。氣勢恢宏,三層殿內供奉著世界唯一一尊正法明如來佛,每日晨鐘暮鼓,禪聲悠悠。吸引著無數善男信女頂禮膜拜,千年香火不斷。
鳳凰山景色宜人,是人們休閒旅遊、品味自然、尋幽探險的最佳選擇。
特產食品
板栗
板栗已有二、三千年的栽培歷史,遼寧省栽培栗樹始於明末清初。板栗果稱栗子,可生食、糖炒、烘食,還可制罐頭,磨粉制糕,調羹烹菜。板栗含有糖、蛋白質、脂肪和多種維生素,營養和經濟價值很高。果實個大,色澤白,口感好,不裂瓣,易加工,綜合價值高,其果肉含水量為40%左右,含蛋白質5.7%~10.7%,脂肪%~7.4%,澱粉50%左右,並含有維生素A、維生素B1、維生素B2、維生素C和磷、鉀、鎂、鐵、鋅、硼等多種礦物質。林蛙
據2005年《中國藥典》,林蛙大致分8種,中國林蛙、黑龍江林蛙、桓仁林蛙、阿爾泰林蛙、昭覺林蛙、中亞林蛙、日本林蛙、崑崙林蛙。其中中國林蛙的主要出產地在吉林、四川、西藏、陝西、甘肅等地,其出產的蛤蟆油藥材具有藥用功效。出產在遼寧東部山區的黑龍江林蛙、桓仁林蛙,其藥用價值雖未見記載,但普遍認為有很好的滋補作用。林蛙是純野生動物,是集藥用、食補、美容功能於一體的珍稀兩棲類動物。其與蛤蟆和田雞完全是不同原動物,唯中國僅有,被列為瀕危物種。林蛙以其特有的藥用價值與營養價值日益被人們所重視,成為蛙類,又以鳳城林蛙以其體格大、產油率高、體制健壯、繁殖率高而成為林蛙中的極品。林蛙富含4種激素、9種維生素、13種微量元素和18種胺基酸,在藥用、滋補和美容方面具有很高的利用價值。旅遊攻略
景點簡介
鳳凰山的氣溫一般比瀋陽高5~8度,險要的地段就是有個叫老牛背的地段,一側是鐵索,不知道改了沒有,就這個地方危險,別的地方沒什麼太險的。鳳凰山集雄、險、幽、奇、秀於一體,險峻尤為突出,故有“中國曆險名山”之美譽。遊覽鳳凰山,可謂步步高、步步險、步步緊、步步難,幾步一層天。著名險景“老牛背”、“天下絕”、“百步緊”、“崢嶸岩”等使人望而生畏,走而怯步,過而叫絕,想而後怕。“鳳凰洞”、“一品洞”、“通玄洞”、“教堂洞”等古洞引人入勝;“山雲鋪海”、“澗水飛濤”、“松徑尋秋”、“斗母聖鏡”等景觀似入幻境;“聖源”、“丹泉”、“鳳淚泉”、“智慧泉”等山泉沁人心脾;“金龜求凰”、“碧海飛舟”、“金蟾望月”、“石壁鶴影”等怪石形神兼備。鳳凰山分為西山、東山、廟溝和古城四大景區。西山景區中的“老牛背”、“天下絕”“箭眼”等奇觀世所罕見。斗母宮俗稱“八隻手”,建在觀音洞前的觀勝台上,始建於明代,清康熙、嘉慶年間和近代多次重修。觀音閣建於紫陽觀西南的百米高崖上,始建於明朝萬曆年間,後代多次重修。藥王廟建在斗母宮右側石崖下,有殿三楹,內奉藥王孫思邈像。鳳凰山樹木繁多,有奇花異草以及各種珍貴藥材800多種,是一座天然植物園。每年農曆四月廿六日至廿八日的鳳凰山山會遠近聞名。山會期間舉辦各類民間文藝活動。
一九九五年,在鳳凰山西山景區的懸崖峭壁上發現了“神筆天書”新景觀,有大自然饋贈的道教始祖老子聖像,慈航道人觀音聖像,南極仙翁壽星聖像及眾多神仙的大小聖像。它們形神兼備,美妙絕倫。迷人的景致,自古招引僧人道士雲遊至此修觀建寺;李世民、忽必烈等帝王巡遊至此賜名建塔。鳳凰山滑道,是東北地區第一條大型地面遊樂項目,全長五百米,像一條綠色的長龍盤踞在林蔭之中。乘上滑車,沿滑道蜿蜒而下,車速由自己控制,可快可慢老少皆宜,樂趣無邊,即驚險刺激,又舒適安全,使人悠悠自在,無比逍遣。丹東鳳凰山導遊攻略。
旅遊攻略
1、想去登山的朋友們要做好以下準備。首先要準備好裝備。必備一雙登山鞋,最好是一雙軍用黃膠鞋。切記不要穿皮鞋。其次是一身運動裝。以純棉深色為佳,切記穿日常服裝,有高處攀爬裹腿,不得施展。最後是一個雙肩背包。裡面備足上山所需的食物,切記不要在山上買食物。因為山上食物都是貨主從山下背上來的,所以很貴,一瓶礦泉水要5元,一個茶葉蛋要2元,一瓶桃罐頭要10元等。食物以水為主,但是礦泉水不要多帶,爬山主要消耗體力,帶一些含葡萄糖的水以補充體力之用。最好帶一塊朱古力。主食儘量不要帶,帶點香腸就可。就要就是帶一些補充體力和熱量的食物為主。切不可多帶。爬山需要力氣,有的地方包過大也影響通過。
其次是住宿。在鳳凰城車站附近有許多家小的旅館,一夜大概要10左右。要想住好一點的有賓館。賓館什麼樣的房間都有。價格在70至400之間,也可議價。
2、吃在鳳凰城也有好多選擇的。要想省錢就要去步行街,那裡有一條街的小吃大排檔。都是一些燒烤,麻辣燙之類的小吃。想吃好的可以去大飯店。
3、再者就是上山要坐的車。上山可以做旅遊車,就在車站廣場等車,每人8元,可直坐到山門處,買票上山。也可打車到山門廣場。打車10元就可。也有按人收費的,每人五元,可講價。一車給10元就可。打表走也是10元(從車站出發)。上山門票是60元,還有2元保險。也可在山門廣場找黑導遊帶路,從側面上山,不過路很難走,要有一定的體力。計程車帶去時候說給找人上山每人給黑導遊30元。可不用他給找,坐車直到山下廣場就可。廣場有許多黑導遊。可以講價。一般20就能帶路。也有兩人花30元的。導遊一般給送到“烽火台”到那就沒人查門票了,可以安全上山,但是必須得在7點30分之前到烽火台。要不7點30分山上工作人員就要上班了。
膽子小的朋友就好上到老牛背的石牌處就不要往上上了,以免上去後是上也不敢上下也不敢下了。下山共有三條路,第一條在烽火台處可直接下山。第二條是過了羅漢峰走碧霞宮的路就可下山。第三條路在老牛背石牌處可下山。前兩條路不知險否,但第三條路挺險的。有大半的路很陡。
上山有索道。往返票是50。但建議不要買往返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