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醫入門與常見病治療

《中醫入門與常見病治療》用現代的語言詮釋古老、深奧的中醫學,內容涉及中醫基本理論中的陰陽五行,臟腑經絡,病因病機,辨證論治,理法方藥,以及針灸、刮痧、按摩、拔罐的操作技術和內科、兒科、婦科及傷科常見病、多發病的調治方法。

基本信息

圖書信息

封面

書 名: 中醫入門與常見病治療

作 者:沈元良

出版社金盾出版社

出版時間: 2009年09月

ISBN: 9787508259147

開本: 16開

定價: 22.00 元

內容簡介

《中醫入門與常見病治療》用現代的語言詮釋古老、深奧的中醫學,內容涉及中醫基本理論中的陰陽五行,臟腑經絡,病因病機,辨證論治,理法方藥,以及針灸、刮痧、按摩、拔罐的操作技術和內科、兒科、婦科及傷科常見病、多發病的調治方法。其內容豐富,通俗易懂,方便實用,可供廣大中醫愛好者和基層醫務人員閱讀參考。

編輯推薦

《中醫入門與常見病治療》:中醫學是我國重要的民族文化遺產

中醫學是一條不斷發展的歷史長河

這本書會使您……

了解中醫學基礎理論知識

認識常見病中醫辨證原理

掌握常見病中醫防治方法

作者簡介

沈元良

1955年生,浙江紹興人。浙江中醫藥大學兼職教授,紹興市中醫院主任中醫師,擅長中西醫結合診治腎病及內科疑難雜症的治療,在省級以上刊物發表論文50餘篇,出版《腎病四季療法》等專著。現為中華中醫學會會員、浙江省中西醫結合學會會員、浙江省中醫藥學會腎病專業委員會委員、浙江省中西醫結合急救醫學專業委員會委員、浙江省中西醫結合保健與康復醫學專業委員會委員,民革浙江省紹興市委委員,政協紹興市第六屆委員。

圖書目錄

第一章 中醫學基本特點

一、整體觀念

二、辨證論治

第二章 陰陽五行學說

一、陰陽學說

(一)陰陽的基本概念

(二)陰陽學說的基本內容

(三)陰陽學說在中醫學中的套用

二、五行學說

(一)五行的基本概念

(二)五行學說的基本內容

(三)五行學說在中醫學中的套用

第三章 藏象學說

一、臟腑

(一)五臟

(二)六腑

(三)奇恆之腑

二、氣、血、津液

(一)氣

(二)血

(三)津液

(四)氣、血、津液之間的相互關係

第四章 經絡

一、經絡的概念、組成及生理功能

(一)經絡的概念

(二)經絡系統的組成

(三)經絡的生理功能

二、十二經脈

(一)十二經脈在體表的分布規律

(二)十二經脈的走向和交接規律

(三)十二經脈的表里絡屬規律

三、奇經八脈

第五章 病因病機

一、病因

二、病機

(一)正邪相爭

(二)陰陽失調

(三)氣機失常

第六章 中醫基本診斷方法

一、望診

(一)望神

(二)望色

(三)望舌

(四)望形態

二、聞診

(一)聽聲音

(二)嗅氣味

三、問診

(一)主訴與主症

(二)症狀與體徵

四、切診

(一)脈診

(二)按診

第七章 辨證

一、八綱辨證

(一)陰陽

(二)表里

(三)寒熱

(四)虛實

二、臟腑辨證

(一)心與小腸病辨證

(二)肺與大腸病辨證

(三)脾與胃病辨證

(四)肝與膽病辨證

(五)腎與膀胱病辨證

三、氣、血、津液辨證

(一)氣病辨證

(二)血病辨證

(三)津液辨證

四、衛氣營血辨證

(一)衛分證

(二)氣分證

(三)營分證

(四)血分證

第八章 中藥

一、中藥基本知識

(一)中藥的性能

(二)中藥的歸經

二、中藥用法

(一)配伍

(二)禁忌

(三)劑量

三、中藥分類及常用中藥

(一)解表藥

(二)清熱藥

(三)化痰止咳平喘藥

(四)芳香化濕藥

(五)消食藥

(六)理氣藥

(七)止血藥

(八)活血祛瘀藥

(九)瀉下藥

(十)驅蟲藥

(十一)開竅藥

(十二)溫里藥

(十三)平肝熄風藥

(十四)安神藥

(十五)利水滲濕藥

(十六)祛風濕藥

(十七)補虛藥

(十八)收澀藥

(十九)外用及其他藥

第九章 預防與治則

第十章 常見疾病的中醫治療

第十一章 適宜技術套用

……

序言

中醫學是我國重要的民族文化遺產,是歷代人民在長期醫療實踐中逐漸發展起來的具有獨特理論風格和診療特點的醫學體系。中醫理論的探索方法與解釋依據的獨特性,也蘊蓄了它的特色。中醫學的理論學說和醫療技術,直到現在還有效地指導臨床實踐。中醫學是一條不斷發展的歷史長河,是歷史的延續性與創新性的辯證統一。

中醫學在歷史上為保障中國人民的健康作出了重要貢獻,如今在世界許多國家也越來越受到重視。隨著中醫養身保健的推廣,人們對這門古老的學問產生了興趣,但由於中醫理論形成的年代久遠,而且醫典浩繁,古文深奧,令許多人望而卻步。本書從普及中醫學知識的角度出發,用樸素直白的語言闡釋中醫學的基本理論知識,如陰陽五行、臟腑經絡、病因病機、辨證施治、理法方藥等。並注重治未病思想,從未病先防、既病防變、疾病調護,到順應自然,怡情養性,飲食有節,起居有時,勞逸適當,鍛鍊有序,適時進補等作了較為深入全面的敘述。

文摘

辨證,就是將四診(望、聞、問、切)所收集的資料,通過分析、綜合、辨清疾病的原因、性質、部位,以及邪正之間的關係,概括、判斷為某種性質的證。論治,又稱施治,是根據辨證的結果,確定相應的治療方法。

辨證是決定治療的前提和依據,論治是治療疾病的手段和方法。通過辨證論治的效果可以檢驗辨證論治的正確與否。辨證論治的過程,就是認識疾病和解決疾病的過程。辨證和論治,是診治疾病過程中相互聯繫不可分割的兩個方面,是理論和實踐相結合的體現,是理法方藥在臨床上的具體運用,是指導中醫臨床工作的基本原則。

中醫認識和治療疾病,既辨病又辨證,但主要不是著眼於“病”的異同,而是將重點放在“證”的區別上,通過辨證而進一步認識疾病。例如,感冒是一種疾病,臨床可見惡寒、發熱、頭身疼痛等症狀,但由於引發疾病的原因和機體反應性有所不同,又表現為風寒感冒、風熱感冒、暑濕感冒等不同的證型。只有辨清了感冒屬於何種證型,才能正確選擇不同的治療原則,分別採用辛溫解表、辛涼解表或清暑祛濕解表等治療方法給予適當的治療。辨證與那種對於頭痛給予止痛藥,發熱給予退熱藥,僅針對某一症狀採取具體對策的對症治療完全不同,也不同於用同樣的方藥治療所有患同一疾病患者的單純辨病治療。

在同病異治和異病同治方面,中醫學認為,同一疾病在不同的發展階段,可以出現不同的證型;而不同的疾病在其發展過程中又可能出現同樣的證型。因此,在治療疾病時就可以分別採取“同病異治”或“異病同治”的原則。

同病異治,即對同一疾病由於因人、因時、因地的不同,或由於病情的發展、病機的變化,以及用藥過程、正邪消長等差異所出現的不同證候,採用不同的治法。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