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村儺戲

巫儺是中國遠古先民的宗教儀式,有學者考證,它源生於新石器時期初葉,從許多歷史記載中可勾勒出巫儺的早期形態:巫師頭戴面具,身著“玄衣朱裳”“黃金四目”,執戈持盾,率百餘名小隸腳踏罡步,口作儺儺之聲以驅鬼逐疫,場面宏闊森嚴。遠古鴻蒙,世襲傳承,儺事活動幾乎遍布我國各大區域,眾多民族。隨著社會進步、演變,有些地方已經失傳,有的地方至今仍有儺戲活躍在山野鄉間。

巫儺

巫儺是中國遠古先民的宗教儀式,有學者考證,它源生於新石器時期初葉,從許多歷史記載中可勾勒出巫儺的早期形態:巫師頭戴面具,身著“玄衣朱裳”“黃金四目”,執戈持盾,率百餘名小隸腳踏罡步,口作儺儺之聲以驅鬼逐疫,場面宏闊森嚴。遠古鴻蒙,世襲傳承,儺事活動幾乎遍布我國各大區域,眾多民族。隨著社會進步、演變,有些地方已經失傳,有的地方至今仍有儺戲活躍在山野鄉間。
寧都縣黃石鎮中村,就有這種被稱之為“活化石”的儺戲流傳。最早發現這一歷史遺存的是寧都採茶劇團離休幹部鄧文欽先生。為此,他撰寫了《寧都一處特殊的廟會習俗》一文,刊於香港大學勞格文博士主編的《贛南地區的廟會與宗族》一書中。書中詳細介紹了中村儺戲的由來歷史、演出特點、演出劇目、演出時間、演出路線及生存觀念。
中村坐落在距黃石鎮西南5公里處的一個坑壟中間,這裡四面環山,山清水秀,風光明媚,民情純樸。據《汾陽璜村郭氏十修族譜》載:郭應桐於明代洪武年間(1368—1398)從營上遷此建村。至今已有600多年歷史,全村共有231戶、人丁1115人。村中有個福主廟,祀奉的主神為華光菩薩,村民尊稱為福主老爺。

歷史

相傳400多年前,村人余頂萬據儺戲唱本學成儺戲,後組成儺戲班,年年祭祀時演唱。
中村的儺戲表演有一定的程式,其特點有些類似道教的“踏罡”、“踩靈”等步伐,表演動作較簡單原始,但粗獷、熱烈、火爆,雖無行當之分但有男女之別,不論演什麼角色,都要戴面具,面具由木頭雕鑿。演員用不同身段動作去區別男女角色。音樂也很簡單,主要以鑼鼓伴奏,人聲幫和,曲牌有“一字鑼”、“三錘鑼”、“反彈鑼”、“小波浪”、“小元宵”等。服裝現在只有兩種,一種紅色,代表男性,一種綠色,代表女性,服裝前後有特殊圖案和道教符錄等標誌,頭上用一塊一面紅、一面黑的頭巾包紮。道具也簡單,大都用木製劍和木製令箭或根據劇情需要製做的其他道具。
中村儺戲與廟會禳神緊密相關,這裡的禳神或出神就是把廟中的華光福主抬到各村去游,其他菩薩用籮擔著同行。每到一村便將菩薩擺到大廳堂或屋場坪里,讓該村人裝香燃燭供奉,同時儺戲也隨之起演。
中村儺戲有一個與別處儺戲不同特點,當演出《太公釣魚》一戲時,中途廟會頭首會將演出道具、紙剪的魚向觀者出售,而許多婦女則會爭先恐後拿錢去買。她們將紙魚買回家後,先在灶頭上放一下,然後拿去拌豬食和雞食,據說這樣可保雞、豬不會發瘟,六畜平安。演《抱冬易》一戲時,中途會有許多婦女手提白線爭著掛到演員手中。每個婦女手上的線都有一定的數,今年12個月就拿12根線,如果有閏月就得拿13根線,每根線長33厘米以上,線頭上要扎一個紅包,紅包里裝有錢幣(多少由掛線人自定),人們稱之為掛線,據說可保大人小孩長命百歲。
中村儺戲每年有兩次演出活動。第一次由農曆正月初二到十六日止,演出活動範圍達兩縣(寧都、瑞金)四鄉(黃石鄉、對坊鄉、蔡江鄉、丁陂鄉)22個村委會100多個自然村。一路上神旌引路,嗩吶鑼鼓、銃炮喧天、聲勢浩大,觀者數以萬計。第二次從每年的農曆九月十一開始至十七日結束,歷時7天,6個點,7個自然村,全在黃石鄉境內。每次禳神出神,都要抬菩薩游村,村民以香燭敬神後即演儺戲《打保全》。然後戴著鍾馗面具的儺到各個廳堂走一圈,也有民眾請他們去走,以幫助驅邪逐疫。
中村儺戲歷史悠久,積累了豐富的劇目,由余頂萬成立儺戲班傳承今日,共有32位傳人,各種儺面具達108個。劇目有《開天闢地》、《后羿射日》、《判官醉酒》、《劉海戲金蟾》等數十個。可惜古老的中村儺戲也在逐年減少,傳至今日,只剩下郭家習、郭天春兩位老人能演出儺戲了,而且只能演出《賴公射月》、《打王卯》、《抱冬易》、《判官點書》、《太公釣魚》、《鍾馗斬鬼》、《打保全》7個獨角戲和對子戲。而面具也只保存下34個。黃石中村的儺戲面臨著斷代的危機。
寧都是早期客家搖籃之一,有著豐富的文化歷史底蘊,而黃石中村的儺戲是贛南地區至今惟一發現的儺戲。古老神奇的中村儺戲是客家文化的瑰麗寶藏,是研究了解客家先民的生活習俗、生存環境、宗教信仰的“活化石”。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