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島A6M2-N“2”式水上戰鬥機

中島A6M2-N“2”式水上戰鬥機,於1941-1943年研製,該機以日本本州島的琵琶湖為基地,充作N1K1飛機的教練機,偶爾執行截擊任務。

概述

Nakajima 中島 A6M2-N
海軍“2”式水上戰鬥機
盟軍編號名:Rufe 盧夫

參數

代表型號 A6M2-N
製造商 Nakajima
研製年代 1941-1943年
用途 水上戰鬥機
乘員 1人
發動機 1*Nakajima NK1C Sakae12 14缸氣冷發動機940hp
航程 1150/1784KM
最大速度 435KM/H
升限 10000M
最大起飛重量 2880KG
外形尺寸 翼展12.00M 機長:10.10M 機高:4.30M
武備 2*7.7mm"97"機槍(機身)+2*20mm"99"機炮(雙翼)
2*60KG炸彈

簡介:

1940年秋天,日本海軍預計近期將在太平洋地區和美軍進行戰鬥。在一些沒有陸上基地的區域,需要有一種單座水上戰鬥機為日軍提供一定的空中支援和掩護。為此,以“15”試水上戰鬥機的編號提出設計說明書。
川西飛機公司以N1K1計畫參加設計競爭。這個計畫雄心勃勃,顯然不可能在短時間完成。日本海軍決定先採用一種過渡性的飛機,即將當時主要裝備的A6M2戰鬥機改型為水上戰鬥機,並指定中島公司為承包商。三竹忍工程師負責設計。
1941年2月開始設計,主要是對A6M2進行如下改造:
1、取消起落架裝置,在機身下裝置一個主桴體。為減少阻力,只用桴體前一根帶整流罩的傾斜支桿和後面的“V”型支桿和機身聯接。
2、在機翼兩端設輔助桴體,以保證飛機在水面的平衡。
3、由於主桴體的安裝,飛機飛行的方向安定特性有所變化。所以加大垂直安定面的面積和在機腹尾部增加勒一個狹長的腹鰭。
1941年12月7日試飛,命名為A6M2-N、海軍“2”式水上戰鬥機。
1942年4月開始向軍方交付,在所羅門島戰役時首次在前線出現,以圖拉吉島為基地,準備迎擊美軍在瓜達康納爾島的登入。雖然初期對美國第11轟炸群的B-17轟炸機造成一定威脅,但很快就被美軍戰鬥機壓制。
該機也被用於阿留申群島戰役。儘管桴體使飛機速度和機動性下降許多,但仍然有一定戰鬥力,尤其是在低速纏鬥時。曾有擊落P-38的記錄。
隨著太平洋戰爭的進行,該機的蹤跡幾乎遍及整個戰區。盟軍的新型戰鬥機的出現,使該機相形見絀、屢遭敗績。戰爭後期,該機仍然以日本本州島的琵琶湖為基地,充作N1K1飛機的教練機,偶爾也執行截擊任務。1941.12-1943.9共製造327架。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