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介
國別 中國名稱 62式輕型坦克
Type 62 Light Tank
中國62式坦克 |
研製單位 中國北方工業(集團)總公司
China North Industries Group
生產單位 中國北方工業(集團)總公司
China North Industries Group
現狀 停產
裝備情況 裝備中國部隊和用於外貿
概述
該坦克於1958年研製,1962年設計定型,1963年投產並裝備使用,是中國自行設計研製的第一代輕型坦克。它主要用於南方丘陵山地的裝甲師團,遂行偵察、迂迴、同敵方輕型裝甲車輛作戰等主要主要任務,具有良好的機動性能、一定的火力和防護能力。該坦克的改進型為62-1式輕型坦克,變型車有79式輕型坦克搶救車和82式軍用快速推土機,均已生產和裝備使用。結構特點
該坦克的主動輪後置,車體用鋼板焊接,炮塔為鑄造件。駕駛員位於車前左側,頂部有1個可升降和水平轉動的鑄造駕駛艙蓋,駕駛艙有2個觀察鏡,配有紅外夜視儀。車長、炮手位於戰鬥艙火炮左側,裝填手位於右側。車長指揮塔上安裝4個觀察鏡和1個指揮潛望鏡。該坦克安裝1門85mm加農炮,俯仰範圍-5°~+20°,右側有1挺7.62mm口徑的並列機槍,隨火炮轉動。此外,在裝填手出入窗座上安裝1挺12.7mm高射機槍,駕駛員右側安裝1挺7.62mm航向機槍。
火炮有立式滑動炮閂,駐退復進機置於其上,發射定裝式榴彈、穿甲彈、微旋破甲彈和碎甲彈。
該坦克的動力裝置位於車體後部。1台12150L-3水冷發動機橫置,標定功率為316kW,標定轉速為1800r/min。傳動裝置有速比為0.7的增速箱、多片式離合器、定軸式變速箱、5個前進檔和1個倒檔,在變速箱左面兩側各安裝1個多片式轉向離合器和側減速器,減速比為5.1。
行動部分每側為5個負重輪,獨立扭桿式懸掛,在第一、五負重輪位置安裝液壓減振器,依靠車前1對球面蝸輪桿調整誘導輪位置來實現履帶鬆緊度的調整。裝甲車體前上甲板與水平面成30°夾角,厚度35mm,炮塔的正前方厚度為45mm。
該坦克裝有半自動滅火裝置和煙幕彈發射器。
在改進型62-1坦克上裝有雷射測距儀,炮塔外部裝有圍柵,車體兩側安裝裙板。
性能數據
型號62式
乘員4人
戰鬥全重21000kg
單位功率15kW/t
單位壓力67.69kPa
車長
炮向前8.016m
炮向後7.265m
車體長 6.231m
車寬2.850m
車高
帶高射機槍2.742m
至指揮塔頂2.263m
車底距地高 0.450m
履帶著地長 3.435m
履頻寬 430mm
履帶中心距 2.390m
公路最大速度60km/h
燃料儲備724L
公路最大行程450km
涉水深 1.3m
爬坡度 70%
側傾坡度58%
攀垂直牆高 0.7m
越壕寬 2.5m
發動機
生產公司 北方工業(集團)總公司
型號 12150L-3
類型 4衝程12V水冷直噴式柴油機
功率/轉速 316kW/1800r/min
傳動裝置
生產公司 北方工業(集團)總公司
類型 機械固定軸式
前進檔/倒檔數 5/1機械式(多片摩擦離合器)
轉向裝置類型機械式(多片摩擦離合器)
懸掛裝置類型扭桿
主要武器口徑/型號/類型 85mm/62-85Tc/坦克炮
並列武器口徑/類型/數量 7.62mm/機槍/2挺
防空武器口徑/型號/類型/數量 12.7mm/59式/機槍/1挺
彈藥基數
主炮彈47發
並列機槍彈2000發
高射機槍彈500發
炮塔驅動方式電動和手動
炮塔旋轉範圍360°
火炮俯仰範圍-5°~+20°
火炮最大俯仰速度10°/s
炮塔最大迴轉速度10°/s
滅火系統半自動
電氣系統電壓24V
發動機電壓/功率/型號24V/3kW/ZFC3000
蓄電池數量/電壓/容量/型號4個/24V/280Ah/65式
電台型號/數量A-220A/1台
車內通話器型號 A-221A
研發過程
以中型坦克為主
20世紀50年代末,中國軍隊裝甲兵部隊主要裝備的是前蘇聯的T-34中型坦克等裝甲戰鬥車輛,並形成了以中型坦克為主的裝備體系和格局。由於T-34坦克戰鬥全重達34噸(後來裝備部隊的國產59式中型坦克戰鬥全重也達36噸),因而機動時對道路和橋樑的通行能力要求較高。由於建國初期中國南方高等級的道路較少、橋樑的通行能力較低,加之南方水網稻田密布,因此,中型坦克在南方作戰受到較大限制。為適應南方水網稻田地區作戰需要,解放軍總部機關提出了研製適合於中國南方地區作戰的輕型坦克的構想。1958年6月,中國第一代輕型坦克的研製任務正式下達。此後,科研人員便開始緊張地投入到輕型坦克樣車的研製之中。由於缺乏輕型坦克的研製經驗,樣車的設計幾經波折、幾易方案。
科研人員首先推出的是131型方案。1958年7月開始輕型坦克總體方案設計後,有關科研單位提交了三種初步設計草案。在吸收各種設計草案優長的基礎上,科研單位拿出了代號為“131型”輕型坦克的方案。但是,在隨後的研製過程中,由於自行設計的12V135型柴油機在試製中技術不過關,研製工作難以為繼,1959年5月不得不放棄這個方案。
在“131型”輕型坦克設計方案的基礎上,科研單位於1959年6月又推出一個新的“版本”——“132型”輕型坦克設計方案。新方案改用了12150L型柴油機,並將發動機功率由520馬力下調到420馬力(定型後的62式輕型坦克發動機為12150L-3型柴油機,功率為430馬力)。12150L型柴油機
,就是當時59式中型坦克使用的發動機。兩種發動機尺寸和體積完全相同,甚至連固定的螺栓都一模一樣,弄不好就搞錯了。還真有此類“搞笑”事件發生。筆者曾聽到過這么一則趣聞:某部一輛62式輕型坦克送工廠大修時,工廠錯將一台59式坦克的大馬力發動機裝在了這輛輕型坦克上。部隊接車後,感覺這個車哪都修得挺好,就是跑得太快。坦克連進行行軍訓練時,這輛車正好是位於先頭的連長車。連長車駕駛員輕輕一踩油門,就把別的車遠遠甩在後面,其他車就是“把油門踏到油箱裡”也攆不上它。經驗豐富的老坦克兵們為慎重起見,還是把工廠的師傅們請來,為這輛有不算什麼“毛病”的“毛病”坦克“把脈”。一檢查原來是裝錯了發動機。可不是,平白無故地多了近100馬力,大馬拉小車能跑得不快嗎。後來這輛坦克又送回工廠換了發動機,以免整車“過早疲勞”。接車後這輛車的駕駛員長吁短嘆:再也找不到賓士如飛的感覺了。
“132型”輕—型坦克
“132型”輕型坦克的設計方案,選用了口徑為76.2毫米的火炮,並配有自動裝彈機、自動測距儀,乘員為3人。1959年9月底,科研單位試製出第一輛樣車,並在哈爾濱進行了樣車的行駛試驗,行駛里程達504千米。試驗重點是車輛底盤部分,重點考核車輛的傳動裝置和行走系統。1959年11月,“132型”樣車送到北京進行表演,受到解放軍總部機關和有關部門的好評,並被定為參加國慶閱兵的裝備。為迎接國慶閱兵,科研人員在哈爾濱又對樣車進行了6000千米的行駛試驗,進一步考核樣車的傳動裝置和行走系統,取得了較滿意的效果。1960年某工廠按圖紙試生產了28輛輕型坦克,並將這批車作為某坦克乘員訓練基地的駕駛教練車使用。由於自動裝彈機沒著落,射擊試驗難以進行,“132型”輕—型坦克實際上成了“半成品”,研製工作也無法繼續進行。
為儘快拿出裝備來,科研人員根據有關指示精神,決定在“132型”輕型坦克設計方案的基礎上進行簡化設計。1960年10月,科研人員又推出了代號為“132A型”輕型坦克的方案。該方案的坦克乘員由3人增加到4人,取消了自動測距儀,改用中國自行設計的觀察瞄準雙用鏡。後來,由於存在76.2毫米口徑火炮不過關、觀察瞄準雙用鏡不落實、戰鬥空間狹小等問題,因此,“132A型”輕型坦克的方案也不理想。
1961年4月,專家組在哈爾濱召開了輕型坦克科研定案會議。會上研究決定,在“132型”樣車底盤基礎上,選用已經進行了471發實彈射擊試驗後鑑定合格的85毫米坦克炮,並加長車體、加大座圈、增大戰鬥室,取消觀察瞄準雙用鏡,改用85毫米坦克炮瞄準鏡。新方案的代號改為“132B型”。1961年8月,科研單位完成了“132B型”輕型坦克的全部設計工作;1962年3月,完成了3輛樣車試製任務,並正式移交給當時的裝甲兵科研院進行設計定型試驗。在定型試驗中,3輛定型試驗樣車共行駛了8839千米,發射炮彈96發,取得了較為滿意的試驗結果。1962年6月,科研人員又對變速箱齒輪強度和負重輪膠帶的可靠性做了補充試驗,共行駛里程775千米,基本達到了設計指標。1962年12月,軍工產品定型委員會正式批准該型坦克設計定型,並命名為“1962年式輕型坦克”,簡稱62式輕型坦克,產品代號定為“WZ131”。根據定型檔案的要求,1963年7月到9月,有關部門又在中國南方的三界和蘇州地區,對62式輕型坦克進行了適應性試驗,重點考驗車輛的高溫連續行駛適應能力和水網稻田及田埂的通過能力,行駛里程共842千米,試驗結果良好。此後,62式輕型坦克開始裝備南方部隊,正式進入中國軍隊裝甲兵部隊的裝備序列,成為南方裝甲兵部隊的主戰裝備;部分坦克援助給了第三世界國家。
《坦克世界》中的62式
生命值880坦克世界中的62式
發動機功率(馬力)430
最大速度(公里/小時)60
車體裝甲(前/側/後,毫米)35/20/20
炮塔裝甲(前/側/後,毫米)45/35/20
標準炮彈的殺傷力135-225
標準彈藥穿透力109-181
射速(發/分鐘)10.53
坦克世界中的62式
炮塔旋轉速度(度/秒)48
觀察範圍(米)390
通訊距離(米)6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