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轉型:改革與可持續發展之道

《中國轉型改革與可持續發展之道》是2012年北京大學出版社出版的圖書,作者是胡祖六。

基本信息

內容簡介

中國改革開放三十餘年後面臨轉變經濟發展方式,結構轉型與可持續增長的尖銳挑戰。國家"十二五"發展規劃實施之際,本書從廣闊的巨觀與國際視野對於中國經濟發展進程中的重大結構問題與挑戰做了清晰地論述,探討,並結合現代經濟前沿理論與國際經驗,提出了一系列獨到與深刻的政策建議,對於政府客觀決策、企業與金融機構經營具有重要參考價值。

章節目錄

一、把握巨觀大趨勢
中國的五大變遷:機會與挑戰
中國會因為全球危機而終止改革嗎?
中國的非凡開放之路
中國對於世界作出了什麼貢獻?
全球金融危機與中國的應對策略
中國能否成為全球金融危機後的大贏家?
做一個聰明的“老二”
跨越“中等收入陷阱”
入世十年回顧與前瞻
保增長不能犧牲體制改革
中國經濟成長潛力尚未充分釋放
提高生產率是防止中國經濟減速的關鍵
中國的全球影響與領導力來自哪裡?
二、轉變政府職能
政府的主要作用是提供公共品
政府介入市場應循“大拇指”法則
均貧富不如均機會
新一輪財政改革須提上議事日程
富人移民潮說明了什麼?
中國需要什麼樣的市場經濟?
三、制度改革:以鄰為鏡
不可等閒視印
尤科斯事件衝擊波
“兩房”教訓
什麼是全球金融危機的真正起因?
歐巴馬與美國夢
千秋功罪自有評說――保爾森《峭壁邊緣》與全球金融危機的
處置化解
全球金融體系:危機、現狀與未來
美國信用降級意味著什麼?
德國奇蹟
西方經濟日本化
條條道路通羅馬
四、深化金融改革
一石雙鳥――中國養老金制度改革與資本市場發展
中國銀行業改革――刻不容緩的任務
全球危機中的中國金融體系:機遇與挑戰
資本賬戶開放應成為中國下一輪金融改革的重心
人民幣在世界經濟中的角色
金融在落實“十二五”規劃中的關鍵作用
金融機構最佳運營之道
如何解決“太大而不能倒”?――全球銀行改革面臨的最大考驗
唱衰美元幾時休?
為資本賬戶改革鼓與呼
重塑金融監管框架
中元崛起
五、應對能源與環境危機
能源、環境與經濟可持續發展
有效應對能源與環境對中國經濟成長的挑戰
中國新型城市化戰略探討
六、智慧財產權與創新
智慧財產權和中國經濟的未來
新經濟依然充滿生機
如何實現從“中國製造”到“中國創造”的飛躍?
利用資本市場推動創新和經濟轉型
七、培育有競爭力的世界級企業
中國企業如何迎接全球競爭?
中國來了
“公司中國”的崛起
企業卓越之路
如何處置中國概念股“集體信譽”危機?
中國可以複製賈伯斯嗎?
企業家――中國經濟可持續增長的動力

作者簡介

胡祖六,湖南汨羅人。哈佛大學博士。著名經濟學家和國際金融專家。曾任職於國際貨幣基金組織、清華大學與高盛集團 。現兼任香港中文大學與北京大學教授。

書評

本書匯集了胡祖六博士近年來發表於國內外各種刊物有關中國經濟改革和可持續發展的部分研
究評論。書中各篇文章都不長,但涉獵廣泛,從2008年的全球金融危機,到國內巨觀經濟成長和社會發展、體制改革、金融運行,乃至企業管理、技術創新,都有作者的潛心思考和分析見解。
――周小川 中國人民銀行行長
如果你想更好地了解影響中國與世界未來發展的重大經濟改革議題,你就應當閱讀此書。胡祖
六博士是傑出學者與成功實踐家的罕見結合,兼具深厚的理論功底與豐富的實際經驗。能與這位才華橫溢的專業人士長期共事合作,我深感榮幸和愉快。
――亨利・保爾森 (Henry M. Paulson, Jr.),
芝加哥大學保爾森研究所主任,美國第七十四任財政部長
中國如何在全球金融危機遷延反覆的局勢下解決自身面對的種種矛盾,是目前全民關心的重大
問題。由於中國已經融入世界經濟體系並且成為全球第二大經濟體,為了弄清這些矛盾的由來和找到解決問題的途徑,就必須從更長的時間跨度和更寬廣的全球視角對這些問題作出深度的分析。多年來胡祖六博士正是這樣做的。他運用自己的優勢和特長,對中國面臨的問題進行分析,對堅持“改革和轉型“這一解決問題的正確方向作出有說服力的論證。現在他把這些論文匯集成書。我相信這本書的出版肯定會給當前的討論添加助力。
――吳敬璉,國際經濟學會(IEA)榮譽主席,
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研究員,中歐國際工商學院(CEIBS)寶鋼經濟學講席教授
多年來我一直高度重視並得益於胡祖六關於經濟與金融問題的真知灼見。他是最早呼籲改革中
國經濟成長模式的學者之一。本書是關於中國應該如何應對挑戰實現成功轉型的最佳嚮導。
――羅伯特・佐利克 (Robert B. Zoellick),
哈佛大學甘迺迪政府學院高級研究員,世界銀行第十一任行長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