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容簡介
本書是我國第一部研究中國數千年簫笛史與簫笛藝術的重要學術著作。全書從中國簫笛發展史、簫笛製作史和簫笛演奏法三大部分進行全面論述,並著重揭示了其文化精神與美學內涵。本書為上海文化發展基金重點資助項目。本書作者是我國簫笛大家、藝術系教授。本書研究撰寫長達數十年,其間得到國學大師饒宗頤,竹笛大師趙松庭及台灣名流馬英九、宋楚瑜等人的關心和支持。本書可供中國音樂史研究人員和廣大簫笛愛好者閱讀使用。
作者簡介
林克仁,簫笛理論家、教育家、演奏家,南京師範大學音樂學院教授。江蘇省文史研究館館員、中國音樂家協會民族管樂研究會常務理事、中國民族管弦樂學會會員、東南大學兼職教授、金陵國樂社社長。生於1939年11月。曾發表論文、著作數十篇(部),專著《中國簫笛》在國內外引起較大反響,並獲優秀著作獎。曾培養數以百計的中國學生和十多個國家的外國留學生,其中多名學生在全國和省、市一級的比賽中獲獎,有的學生在國外獲得博士學位。曾登台演奏百餘場。1998年10月在江蘇省政府禮堂舉辦的“林克仁師生民族管樂演奏會”、2001年7月舉辦的“林克仁教授簫笛嗩吶教學演奏會”,與各地笛友、弟子同台齊奏,在簫笛界引起較大關注。與閔季騫教授等共同創建了“南師大民樂講演音樂會”,不計報酬地堅持數年之久,並經常到大中學校宣傳民樂,1999年10月被南師大授予“五個一工程獎”。1990年起,應邀赴日本、韓國訪問,發表論文多篇,並與多國代表登台演奏,受到高度評價。1996年、1997年、1999年,多次應邀赴香港講學並參加國際藝術節,受到熱烈歡迎,被譽為藝術節上深受歡迎的一台節目。2001年後,在赴加拿大、美國探親訪友期間,猶不忘大力弘揚中華傳統文化,多次在華僑社團組織的音樂會上演奏民樂,取得良好效果。
圖書目錄
緒論
上編 中國簫笛發展史
第一章 中國簫笛的起源
第一節 遠古時期骨笛的創造
第二節 戰國時期竹笛的萌生
第二章 漢魏六朝時期長笛的沿革
第一節 兩漢時期長笛的沿革
第二節 魏晉時期泰始笛的創製
第三節 南北朝橫笛和篪
第三章 隋唐以來簫笛的繁衍與普及
第一節 隋唐時期笛和尺八的繁衍
第二節 宋元時期膜笛的定型
第三節 明清時期簫笛的普及
第四章 現代簫笛藝術的發展
第一節 從笛的分類看笛藝發展
第二節 北方笛派
第三節 南方笛派
第四節 新一代代表性笛家
第五節 簫笛演奏家群體
第六節 不可不提的笛界元老
第七節 江蘇笛界精英
第八節 簫笛教育家
第九節 洞簫名家
第十節 港澳台及海外笛壇
第五章 簫笛研究成果與活動
第一節簫笛論著
第二節 簫笛研究名家
第三節 簫笛有關機構
第四節 簫笛有關活動
第六章 簫笛與中國文化
第一節 簫笛與詩詞
第二節 簫笛與書畫
第三節 簫笛與崑曲
第四節 簫笛之美
中編 中國簫笛製作史
第一章 簫笛的構造和功能
第一節 竹笛的構造和功能
第二節 簫的構造和功能
第三節 半個世紀來簫笛構造和功能的變遷
第二章 簫笛的製作
第一節 簫笛竹材選取法
第二節 簫笛製作工藝流程
第三節 簫笛製作名家
第四節 簫笛製作新材料探索
第三章 簫笛的挑選、保養和維修
第一節 簫笛的挑選和購置
第二節 簫笛的保養和維修
第四章 簫笛的音色和音準
第一節 簫笛的音色
第二節 簫笛的音準
下編 中國簫笛演奏法
第一章 簫笛演奏基本風格
第一節 20世紀以來簫笛演奏風格變化特點
第二節 20世紀以來簫笛名家的演奏風格
第二章 簫笛演奏基本功法
第一節 氣功(基本功法訓練之一)
第二節 指功(基本功法訓練之二)
第三節 舌功(基本功法訓練之三)
第四節 唇功和耳功(基本功法訓練之四)
第三章 簫笛演奏表現手段
第一節 力度與速度(音樂表現手段之一)
第二節 句法與語氣(音樂表現手段之二)
第三節 抑揚頓挫(音樂表現手段之三)
第四節 平衡對稱(音樂表現手段之四)
第五節 音樂表情功能
第四章 簫笛演奏口內功訓練法
第一節 口腔擴張與變化(口內功訓練法之一)
第二節 循環呼吸(口內功訓練法之二)
第三節 雙聲(口內功訓練法之三)
第四節 吹奏精粹的探索
第五章 簫笛演奏餘論
第一節 橫笛指法
第二節 笛子吹奏中的“微調”現象
第三節 簫笛演奏中技巧與韻味的關係
第四節 簫笛演奏中氣質與美學關係
第五節 氣定神閒——笛樂中的境界
第六節 簫笛名曲詳解
第七節 竹笛流派縱橫談
第八節 中國竹笛的韻味
第九節 笛藝問答
附錄
與簫王陳重聊簫經
對弈趙松庭
今思如堵——憶恩師吳造峨先生
域外笛聲與笛友
我和《姑蘇行》
中國簫笛史中的幾個問題
簫聲中的思索
從“且聽龍吟”說起
笛中三昧
弟子贊
塤的介紹
巴烏使用說明
口笛指法說明
六孔笛指法表
八孔簫指法表
韓國的簫
關於簫笛未來走向的思考
談談竹笛比賽評分標準
喜讀民族樂器的獨門著作《中國簫笛》
參考文獻
後記